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腐败问题(2022年)

腐败问题(2022年)

时间:2022-08-03 17: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腐败问题(2022年),供大家参考。

腐败问题(2022年)

 

 《七个“怎么看” ——理论热点面对面· 2 0 1 0 》 连载之七 风正好扬帆 ——怎么看腐败现象 一棵参天大树, 若任蛀虫繁衍啃咬, 最终必定逐渐枯萎; 一个国家或政党, 若任腐败毒瘤蔓延, 最终也难免趋于衰亡。

 只有坚决反对腐败, 才能保持党和国家肌体的健康,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近年来, 随着一桩桩大案要案被查处, 一个个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 广大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在提升; 但在现实生活中, 腐败仍然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那么, 究竟应当怎么看当前腐败现象? 如何认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形势?

  ● 为何说反腐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反腐败像雷阵雨, 雷声大, 雨点小, 刮一阵风就拉倒。

 ”这是在实际生活中, 有的人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一个比喻, 认为反腐败斗争“光说不练”, 实际成效不明显。

 那么, 反腐败真的是“雷声大雨点小”吗? 其实, 这种看法并不符合事实。

  从一定意义上讲, “雷声大”体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决心大和声势大。

 这些年来, 党中央每年都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国务院每年召开廉政工作会议, 制定了一个个专门文件, 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但用“雨点小”来形容反腐败成效却并不符合实际。

 事实上, 我们党不但高度重视反腐败, 而且是雷厉风行、 坚决打击, 不但是“雷声大”, 而且“雨点也大”。

  一是“真打”, 对腐败分子动真格。

 反腐败没有停留在口头上, 而是落实到行动中。

 2009 年,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 134504 件, 结案 132808 件,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38708 人, 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5366 人, 还对 7036 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

 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共查办商业贿赂案件 15548 件, 涉案金额 39.1 亿元。

 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立案 3517 件,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521 人。

  二是“狠打”, 严查深挖抓“老虎”。

 不论职务多高, 只要搞腐败, 就一查到底, 绝不姑息。

 2009年查处了王益、 皮黔生、 黄松有、 陈绍基、 王华元等一批大案要案, 正在立案侦查的还有许宗衡、李堂堂、 黄瑶、 宋勇、 康日新、 张春江等。

 “经济有特区, 反腐无特区”, 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被抓时一位网友的留言, 正说明了这一事实。

  三是“善打”, 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从实际出发, 认真总结经验, 不断推进工作创新, 推动反腐败工作从着力治标、 侧重遏制, 到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逐步加大治本力度, 再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转变, 努力把改革的推动力、 教育的说服力、 制度的约束力、 监督的制衡力、 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 形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合力, 增强了反腐倡廉工作的科学性。

 ● 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

  如果说, “雷声大雨点小”是对反腐败动真格产生质疑的话, 那么, “腐败越反越多”的说法则是

 对反腐败前景表示悲观。

 腐败真的是越反越多吗?

  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观察, 我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在呈现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态势。

 这一点有大量事实可以证明。

  从量化分析来看,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全国每年受党纪处分人数约占党员总数的比例总的趋势是下降的。

 2003 年以来, 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数量以年均 5%左右的速度下降。

  从民意调查数据来看, 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的调查显示, 2003—2009 年, 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 从 51.9%提高到 69.2%, 群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 68.1%上升到 82.6%。

 这说明反腐败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从国际社会评价来看, 这几年不少国际人士对我国反腐败成效给予了积极评价。

 一位国际反腐专家曾说, 中国反腐败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 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这些情况从不同侧面, 反映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绩。

 当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当前腐败消极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腐败活动向一些关键领域、 社会领域扩散, 高中级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严重, 一些腐败分子集政治蜕变、 经济腐败、 生活腐化于一身, 案件类型多样化, 作案手段日趋复杂, 呈现隐蔽化、 智能化的特点。

 但是, 这绝不是所谓反腐败不力造成的结果, 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是由多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过程中。

 历史经验表明, 在这一时期, 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主要是因为:

  利益诱惑。

 转型过程中, 在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 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会使用各种手段来腐蚀干部。

 同时, 社会和其他个人财富增长, 对于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领导干部,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于是想用权捞钱。

 这种内外因素构成的利益诱惑, 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

  体制漏洞。

 转型过程中, 旧体制已经打破, 新体制尚未健全, 留下许多漏洞, 给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留下了很多空间。

 实践已经证明, 凡是双轨制并存的地方, 腐败现象就相对严重。

 当前, 因为争取投资、 项目、 资源、 优惠政策等而发生的贿赂, 正是体制不完善的结果。

  监督不力。

 转型过程中, 权力监控制约机制旧的可能失效了, 但新的还未及时建立健全起来。权力监控的缺位和弱化, 为权力的滥用、 腐败的滋生留下空隙。

  道德因素。

 转型过程中, 在窗户打开、 新鲜空气进来的同时, 苍蝇蚊子也一并进来, 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 封建主义的家长制、 裙带风、 帮派风, 或乘虚而入, 或死灰复燃。

 一些干部不顾廉耻, 不讲人格, 随心所欲, 从而跌入腐败的深渊。

  因而, 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现状, 要坚持用全面、 客观的眼光来分析, 既要看到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 又要对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保持清醒的认识。

  观点声音

 腐败是人民的大敌, 是党的大敌, 也是国家的大敌。

  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 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

 只有从制度上构建遏制腐败蔓延的堤防, 才能有效防治腐败。

  腐败是祸事前因, 幸福是勤廉后果。

  阳光下的权力, 是腐败的克星; 暗箱中的权力, 是犯罪的温床。

 ●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中国有句古话: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比喻作恶的人最终逃脱不了国法的惩治。

 当前依然严峻的反腐败形势, 要求我们必须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的反腐败“天网”, 逐步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让腐败行为难逃惩罚。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其发生和发展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改革开放以后, 针对一度来势很猛的腐败现象, 我们党出重拳出快拳, 严厉打击腐败分子。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发展, 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如果只抓惩治腐败, 可能是一时见效,但往往查不胜查, 纠而复生。

 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必须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 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 要坚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并印发《建立健全教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8—2012 年工作规划》, 勾画了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天网”的蓝图及阶段性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是党中央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 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个体系是一张宽广的“天网”, 它既包括从严惩治的措施, 又包括着力治本的内容,涵盖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要任务; 这个体系是一张严密的“天网”, 它把教育、 制度、监督、 改革、 纠风、 惩治统一起来, 打出“组合拳”, 使“不想贪、 不能贪、 不敢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 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关键, 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在思想教育、 法律法规、 权力监控、 源头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进一步形成了全党动手抓反腐倡廉建设的局面。

 当前, 加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 必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着力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建立起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完善教育制度。

 要把近年来经过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形成工作常态。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 以领导干部教育为重点, 完善示范教育、 警示教育、 岗位廉政教育以及基层党员轮训等制度, 使党员干部筑牢廉洁从政、 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完善监督制度。

 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决策权、 执行权、 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保证权力依法运行。

 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 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完善党内决策监督机制, 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 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 提高监督权威性和有效性。

 完善预防制度。

 从重点领域、 重点部门、 重点环节入手, 深入查找容易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 构筑起制度防线。

 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形成信息共享和腐败预警机制,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有效排查和化解廉政风险。

  完善惩治制度。

 遏制腐败, 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要分析案件查处中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制度缺陷, 建立健全腐败案件及时揭露、 发现、 查处机制。

 加强反腐败立法, 修订完善惩治腐败的法律法规, 建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领域调查分析和专项治理制度, 健全查处案件协调机制, 完善案件线索通报移送机制,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知识点

 党的十七大以来出台的部分党内法规文件

 1.《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8—2012 年工作规划》

  2.《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3.《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

  5.《关于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的若干意见》

  6.《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7.《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8.《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

  9.《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

  10.《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

 ● 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0 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 中央很多部门相继在各自网站公布了今年部门预算。

 中央部门“晒”预算之举, 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能否有效预防腐败, 关键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般认为, 腐败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的行为, 通俗地讲就是“以权谋私”。因而, 有人把腐败形容为权力的“影子”, 认为哪里有权力, 哪里就有腐败的可能性。

 政治学研究告诉我们, 只有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才能防止权力滥用和有效遏制腐败。

 而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前提是公开透明。

 要确保权力的合理运行, 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 就要让权力“晒”在阳光之下。

 正

 如人们常说的“腐败是腐蚀剂, 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网友提问

 网友:

 有人说西方多党制是解决腐败的“灵丹妙药”, 对此应怎么看?

  答:

 其实, 回顾西方政治发展, 多党制自建立起就有腐败相伴而行。

 20 世纪以来, 虽然在制度、道德等层面作了规定, 但并没有杜绝政党与当政者以权谋私行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西方多数国家主流政党都曾陷入腐败丑闻。

 如 1992 年意大利“米兰贿赂丑闻”涉及 2000 多名政要, 2006 年美国“游说门事件”牵扯国会议员达 296 名。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多党制后, 腐败现象不仅没有得到解决, 有的甚至更为严重。

 在有关国际组织提出的 2008 年世界上最腐败的 10 个国家与地区中, 9 个实行多党制。

 事实表明, 西方多党制本身并没有, 也难以解决腐败问题, 不是也不可能是防治和有效解决腐败问题的“灵丹妙药”。

  当前,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必须坚持权力配置科学、 界限明确、 行使依法、 运行公开, 把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 逐步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核心是推进权力运行公开。

 2008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的颁布, 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 对于预防腐败起到了积极作用。

 应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加强对权力行使的规范和限制, 为权力运行设置“边界”, 确保权力既高效运转又正确行使。

 按照“公开是制度, 保密是例外”的要求, 深化党务公开、 政务公开, 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 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

  重点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督。

 领导干部手中权力大、 遇到的诱惑多, 如果腐败, 造成的危害也更严重。

 应切实加强对领导干...

推荐访问: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