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4篇)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4篇)

时间:2022-11-20 11:35:04 来源:网友投稿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4篇)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4篇),供大家参考。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4篇)

篇一: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为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事故隐患分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工整改,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治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而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公司、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公司、项目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对生产运行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生产安全部负责各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管理。

  第五条各分公司、项目部要鼓励、发动全体员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

  第六条各分公司、项目部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治理情况进行记录、汇总,对存在比较突出的事故隐患可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第七条各分公司、项目部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或自己不能治理的事故隐患,应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安全有关部门及领导。对于涉及技术性比较强的特殊工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还需同时上报技术质量部。

  第八条各分公司、项目部根据内部承包协议书强化管理,积极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公司每月组织不少于一次排查,项目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排查,项目部安全员每日对施工现场巡查。

  第九条各分公司、项目部对查处的事故隐患建立台账,做好记录。对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下达“环境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并做到“三定、一验收”。

  第三章奖惩第十条各级责任人未认真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未建立事故隐患台账,给予单位负责人300——500元罚款;

  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未做到“三定、一验收”的,给予单位负责人500——1000元罚款。

  第十二条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给予单位负责人100——300元处罚,由此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将视情节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或整改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人处100——300元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视情节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将根据情况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管理制度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和管理,加强事故的预警预防预控工作,实现本质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本制度。

  一、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检测1、各分公司、项目部根据《安全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对分公司生活办公区域、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把评价出的“重大安全因素”列为重大危险源。

  2、分公司对项目部上报的“安全因素调查表”、“重大安全因素清单”进行审查,并要有审查记录。

  3、每年年底,各分公司把本公司范围内(包括分公司和项目部)的重大安全因素汇总、调整,报集团公司生产安全部。

  4、生产安全部根据各分公司上报的“重大安全因素清单”,进行分析汇总,确定集团公司范围内的“重大安全因素清单”。

  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1、集团公司生产安全部根据集团公司范围内的“重大安全因素清单”,编写年度集团公司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2、分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年度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结合分公司范围内的“重大安全因素清单”,编写本公司年度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3、项目部根据本工程特点,根据分公司审批的本工程“重大安全因素清单”,结合分公司年度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编写本工程环境安全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分公司审批。

  4、分公司、项目部负责组织和实施应急预案演练。集团公司生产安全部、分公司负责督促、检查项目部对员工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培训教育的情况。

  5、项目部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完善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的管理体系,明确具体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6、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部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预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内容。

  7、凡属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中规定的危险性较大工程,项目部应组织专家组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论证。

  8、对存在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项目部按专项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人员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应按方案实施,凡涉及验收的项目,方案编制人员应参加验收,并及时形成验收记录。

  9、项目部对从事重大危险部位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掌握作业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在作业活动中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和分析存在的不安全行为。

  10、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对分部分项、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物体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辨识,登记、汇总重大危险源明细,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进行环节控制,并公示控制的项目、部位、环节及内容等,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对危险源采取的防护设施情况及防护设施的状态,责任落实到人。

  11、项目部应将重大危险源作为每天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安全交底内容,提高作业人员防范能力,规范安全行为。

  12、安全管理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重大危险部位作业进行旁站管理。对在旁站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开具“环境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问题严重的,有权停止施工。对整改不力或拒绝整改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13、分公司要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单独列支,保证专款专用。

  项目部要保证用于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及时划拨。

  14、分公司每月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组织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参加检查人员应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护制度一、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1、安全设施搭设完毕后,先由搭设班组自检。自检合格后,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搭设负责人、使用负责人等组织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

  2、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班组每天班前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在班前安全教育会上强调使用注意事项。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项目部管理人员反映,对于存在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须经项目部组织整改好后方可继续使用。

  3、项目安全员每天对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恶劣天气等组织专项检查。

  4、因作业需要临时变动安全设施时,作业班组必须申报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同意并会同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采取临时措施后,方可变动安全设施。作业完毕后,安全设施须及时恢复。

  二、设备的管理、检修和维护1、设备的大、中、小修,由各分公司每年年底制定大修计划和中小修计划,报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部审批,然后按计划组织实施。

  2、分公司根据审批的大中小修计划,每月下达设备中小修计划给维修车间,维修车间根据维修计划落实好检修任务并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3、对于老化、报废的低值易耗设备,班组上报车间,由车间统一报到分公司,分公司设备管理部门鉴定同意报废后,由分管经理批准方能更换。

  4、对于老化、报废的固定资产设备,由分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进行鉴定,每年年底经分公司经理、集团公司进行鉴定后方能报废。

  6、每个检修项目都应落实到专人负责,每个参加检修人员都要明确检修任务、内容。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在安全基础上完成检修任务。

  7、每次检修完毕后,维修人员、维修班长都要在设备检修合格证上签字确认。维修班长要定期召开设备检修总结会,总结经验和教训。

  8、设备操作工按规定对润滑点及润滑部位进行加油检查。主要检查易松动部件及部位和安全防护及操作系统。

  9、随时观察和掌握设备转运状况,保持设备清洁良好的工作状况,保证设备在工作中不发生故障。

  10、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外部及工作场地,整理清点。如工器具和附件,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11、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可靠,清扫检查调正各润滑系统及润滑部位,按要求填加润滑油或润滑脂。

  12、设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安全设施恢复原状。13、检修地点,要有良好的照明,不允许在黑暗、光线不足的地方作业。14、停车检修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并在配电箱或柜处挂上“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警示牌。15、学徒工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工作,徒工出事故,师傅要负责。

篇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0目的为确保公司各部门能够及时排查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311号令修订),保障公司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0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相关事项,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3.0管理职责3.1公司总经理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3.2公司生产副总负责组织实施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3.3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公司级隐患排查工作,包括专业排查,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落实跟进,组织对重大安全隐患制定治理方案并跟进实施。负责组织、监督、指导各部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完善安全隐患台账。3.4各部门是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负主体责任。3.5财务部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产生费用的投入与保障。3.6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0概念和术语4.1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2)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相关制度未作明确规定,企业危害识别过程中识别出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等。4.2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检查计划并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事故隐患进行逐一排查的工作过程,隐患排查也称为安全检查。

  4.3隐患治理消除和控制事故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4.4隐患信息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对事故隐患建档管理。4.5隐患分类4.5.1事故隐患按照严重程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重大隐患包括以下情形。

  a)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b)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c)涉及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且长期滞留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场所,存在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d)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e)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f)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督职责的部门认定的。4.5.2按照山东省双重预防体系通则、细则,将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1)生产现场类隐患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及应急设施;——供配电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动力系统;——现场其他方面。2)基础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5.0隐患排查与治理

  隐患排查治理的建立和实施活动通常包括: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制定排查计划、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持续改进。

  图5-1为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

  编

  制

  制

  排

  定

  隐

  隐

  持

  查

  排

  患

  患

  续

  项

  查

  排

  治

  改

  目

  计

  查

  理

  进

  清

  划

  单

  图5-1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程序5.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5.1.1基本要求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5.1.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

  ——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

  ——排查方法。5.1.3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至少应包括:

  ——基础管理名称;——排查内容;——排查标准;——排查方法。5.2制定排查计划根据生产运行特点,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排查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排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

  5.3隐患排查内容

  排查类型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包含

  组织级别排查周期

  确定排查项目

  排查结果记录

  5.3.1排查类型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负责人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3)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主要是指:——对工艺、设备、电气、自控仪表、建筑结构、消防与公辅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排

  查;——根据行业特点对有限空间作业等所涉及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_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隐患排查。4)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各行业季节特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春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等为重点;——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超温超压、防台风、防洪、防暑降温等为重点;——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等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防中毒等为重点。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排查,特别对节日期间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及物资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排查;6)专家诊断性检查是指技术力量不足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欠缺的企业委托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7)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或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排查。8)夜间安全隐患排查主要是针对白天难以发现的而夜间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由夜间公司各级值班人员及当班生产调度进行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安全设施、夜间照明、劳动纪律、巡检情况、设备设施运转情况等5.3.2排查要求5.3.2.1以排查项目清单为排查主要内容,按照“谁管控谁负责”的原则开展排查,且上级负责排查的内容,下级同时负责排查。5.3.2.2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如无能力开展排查,或法规规定由专门机构实施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的,由责任部门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各类报警仪检测等。5.3.3组织级别根据排查类型结合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排查组织级别包括公司级、车间级、班组(岗位)级。——日常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班组级、岗位级;——综合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专业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按照专业类别及职责划分;——季节性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节假日隐患排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专家诊断性检查的组织级别为公司级,如:公司负责定期委托专家开展诊断性

  检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为公司级、车间级。

  5.3.4排查周期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日常、综合、专业或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具体包括:——日常隐患排查,设备开始前,操作人员或班组长对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劳保用品穿戴等进行班前、班中、班后检查;——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车间级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每月组织一次;——专业或专项隐患排查应由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技术人员或相关部门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可与综合性隐患排查结合进行;——季节性隐患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节假日隐患排查应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进行一次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根据企业安全管理需要,或根据县级及以上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开展专家诊断性检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同类型企业发生事故时,企业各组织级别及时进行事故类比隐患专项排查;——公司鼓励员工开展安全检查,并定期进行奖励。5.3.5确定排查项目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排查要求、组织级别及排查周期,在排查项目清单中确定具体排查项目,结合《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形成各种排查类型的隐患排查表,由各组织级别按照排查计划定期进行隐患排查。根据公司生产装置的特点,隐患排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安全基础管理;(2)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3)工艺;(4)设备;(5)电气系统;(6)仪表系统;(7)危险化学品管理;(8)公用工程;

  (9)消防系统。5.3.6实施隐患排查5.3.6.1班组/岗位级排查:根据岗位职责,按照隐患排查清单的内容进行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将排查出的隐患填入班组隐患排查治理汇总表,对排查出的隐患,本班内能够解决的必须解决。本班内难以解决的,及时上报车间。5.3.6.2车间级排查:各车间至少每月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根据分工按照隐患排查清单内容进行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排查,排查可登陆使用山东省“双重预防体系”信息系统。将排查出的隐患填入车间隐患排查治理汇总表,并按照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的原则进行隐患治理,到期组织复查,经复查人验收合格后签字形成闭环管理。5.3.6.3公司级排查:公司综合管理部至少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隐患排查,根据分工按照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可登陆使用山东省“双重预防体系”信息系统。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对排查出安全隐患进行汇总填入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汇总表,并按照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的原则进行隐患治理,到期组织复查,经复查人验收合格后签字形成闭环管理。

  5.3.7隐患治理

  5.3.7.1隐患治理要求隐患治理要求做到方案科学、资金到位、整改及时、责任到人。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订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各级组织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来源、定整改期限、定整改方案)要求,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进行监督,及时协调隐患整改中存在的资金、技术、物资等各方面问题。5.3.7.2事故隐患报告流程1)一般事故隐患报告流程:发现人→班组→车间→综合管理部2)重大事故隐患报告流程:发现人→班组→车间→综合管理部→公司总经理→当地安监部门。重大隐患报告的内容包括:隐患现状及产生原因、危险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隐患治理方案。

  3)公司除上报重大隐患外还应定期通过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安监信息化系统向当地安监部门上报隐患排查汇总情况。5.3.7.3隐患治理流程a)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b)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对于日常排查出的隐患,班组及岗位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整改通知内容应包含隐患描述、隐患等级、建议整改措施、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治理期限等内容;c)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d)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e)验收。按照“谁排查谁验收“的原则,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5.3.7.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1)隐患评估经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2)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由总经理组织制订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并及时将治理完成情况汇报当地安监部门和政府。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①治理任务目标②采取的方法措施③经费和物资保障④治理机构和人员

  ⑤治理时限要求⑥防止整改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安全措施3)治理实施

  按照隐患整改通知和治理方案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治理资金从安全费用支出,治理时,应当采取严密的防范、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或者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生产安全的,应当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5.3.8隐患治理验收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理,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公司办公室每月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复查,检查隐患是否重复发生,对于重复发生的问题,分析原因,制订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监局提报,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销号审批表》。6.0文件管理6.1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表及排查记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6.2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报告,治理方案、整改验收等应保留纸质记录,单独建档管理。7持续改进7.1评审公司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应保存评审记录。7.2更新公司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

  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7.3沟通公司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公司主动识别内部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培训需求,并纳入企业培训计划,组织相关培训。企业应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熟悉、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类隐患,有效控制岗位风险,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当企业发生变更或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更新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应及时更新8.0考核和奖励对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有贡献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检查及整改不及时等,按照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考核奖惩制度及公司其他相关规定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奖励和考核。9.0附则9.1本制度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9.2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

  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编类号型

  风

  作业步骤

  危险源

  名称

  险点等

  责任单位

  (检查项目)序号名称

  或潜在事件(标

  级

  准)

  管控措施

  工程技术

  作

  管理

  业

  措施

  活动

  1

  培训教育

  或

  设

  个体

  备

  防护

  设

  应急

  施

  处置

  2

  …

  …

  ……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交接班

  巡检

  …

  设备

  电气

  排查周期排查周期

  排查周期排查周期

  /

  /

  …

  /

  /

  组织级别组织级别

  组织级别组织级别

  综合性检查…车间级公司级…

  ……

  …

  …

  排查周期排查周期

  排查周期排查周期

  …

  /

  /

  …

  /

  /

  组织级别组织级别

  组织级别组织级别

  附件2:

  序号

  排查项目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

  设备

  电气

  …

  车间级公司级

  …

  ……

  ……

  …

  排查内容与排查

  标准

  排查周期排查周期

  排查周期排查周期

  排查周期排查周期

  /

  /

  …

  /

  /

  …

  /

  /

  …

  组织级别组织级别

  组织级别组织级别

  组织级别组织级别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附件3:

  序号隐患地点

  隐患描述

  1

  2

  3

  4

  检查人员签字:

  XXX、XXX、XXX

  部门签收人签字:XXX

  隐患整改通知单/验收单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要求整改期限复查时间复查结果复查人员签字

  签发部门(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签收日期:年月日

  附件4:

  排查排查排查序号类型时间人员

  隐患地点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隐患/问题描述

  隐患等级

  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

  整改要求

  责任单位

  责任整改验收

  验收

  验收人

  人期限时间

  情况

  附件5:

  责任单位隐患名称治理期限隐患概况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销号审批表

  主要责任人存在位置整改完成时间

  主要治理方案

  治理情况所在单位厂(部)意见排查单位验收意见公司分管领导(总监)意见

  公司主要负责人意见

  备注

篇三: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目的本规定明确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基本原则、事故隐患分类、发现与报告,技

  术与投资、治理与评估以及考核等管理要求。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3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4职责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5管理程序5.1事故隐患治理基本原则

  1)事故隐患治理遵循“谁管理、谁负责;谁设计、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

  2)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动态管理;3)事故隐患在未治理或消项前,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监控。对事故隐患实行

  部门级监控;5.2事故隐患发现与报告

  5.2.1员工有发现事故隐患的义务。岗位员工应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逐级评估上报。

  5.2.2各级事故隐患治理部门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积极组织治理。对当时不能治理的和本级无能力治理的事故隐患,应立即逐级上报,同时告之岗位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5.2.3对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决定停工治理。

  5.2.4各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1)设备设施的缺陷及严重程度;2)事故隐患状态及可能变化情况;3)事故隐患影响范围内人员暴露的频率和密度;4)事故隐患影响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损失;5)事故隐患监控措施的可行性。5.2.5各部门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应立即向主管安全负责人和主管领导汇报,组织制定落实安全措施,包括如下内容:1)保证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的条件;2)对生产装置、设施监测检查的要求;3)潜在的危害及影响,以及防范控制措施;4)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并进行演练;5)明确控制程序,责任分工,落实监控人员。5.2.6本单位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安全隐患排查。查出的隐患登记建档。5.2.7每季度末、每年底主管领导签字将查出的重大隐患及整改进展情况报主要负责人。特别重要情况随时上报。5.3事故隐患分级管理和监控5.3.1一般事故隐患由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指定隐患整改责任人,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的隐患,由责任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整改验收。验收合格后,经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核备案。5.3.2经安全生产委员会评估认定的重大事故隐患,由相关部门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整改内容、资金、参与整改的人数、整改作业范围,并组织实施。整改结束后按照标准认真自检。安全领导小组监督检查。5.4事故隐患技术管理对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专项隐患治理项目,实施部门要通过考察、论证和比选,选择适用、安全、可靠、稳定、成熟的技术。

  5.5事故隐患投资管理5.5.1除特殊的事故隐患应急项目可直接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外,其他事故隐

  患治理项目要编制治理方案。

  5.5.2事故隐患专项治理项目要严格控制投资,要做到专款专用。5.5.3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申报审批权限执行政府有关规定。5.5.4所有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安全和消防管理应按规定执行。5.6事故隐患治理与评估5.6.1对需要立项投资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组织评估,成立事故隐患评估小组。评估小组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在分管安全负责人牵头,主管部门组织,和事故隐患所在部门及有关业务人员参加。5.6.2对事故隐患评估,应形成书面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事故隐患类别;2)事故隐患等级;3)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4)隐患治理的目标或效果要求;5)事故隐患治理建议;6)治理资金估算及来源。5.6.3事故隐患治理项目完成后,项目部门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申请审查验收。5.6.4事故隐患治理实行防范措施、责任、人员、资金和时间“五落实”。5.6.5安全领导小组对隐患治理项目实施监督,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1)事故隐患监控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2)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落实情况;3)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治理进度;4)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情况。5.7事故隐患治理项目考核5.7.1主管部门对事故隐患治理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报送信息。确保事故隐患治理项目按期完成。5.7.2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进度和工程质量纳入业绩考核指标进行考核。5.7.3事故隐患治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和实施结束后,由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监督、审计和验收等工作。5.8奖励与处罚5.8.1对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或在隐患治理工作中成绩突出,避免重大事故

  发生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5.8.2对存在的事故隐患,主管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责成事故隐患所

  在部门及时组织评估和处置。并督促组织治理。5.8.3严格按照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要求,实行事故

  隐患治理项目管理。5.8.4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5.8.5对存在的事故隐患隐瞒不报者,未采取防范措施或监控、治理不认真

  的,导致事故发生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追究有关领导和部门责任人的责任。

篇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目录

  1目的......................................................................12适用范围..................................................................13引用文件..................................................................14责任分工..................................................................25管理内容..................................................................2

  5.1术语和定义..........................................................25.2排查频次............................................................35.3组织实施............................................................35.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46重大隐患判定标准..........................................................57事故隐患治理程序和要求....................................................57.1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67.2一般隐患治理........................................................67.3重大隐患治理........................................................67.4隐患治理及验收......................................................78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89文件管理..................................................................810隐患排查的效果...........................................................811目标责任考核.............................................................912持续改进.................................................................912.1评审...............................................................912.2更新...............................................................912.3沟通..............................................................10

  1目的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缺陷等进行辨识,以确定隐患、危险有害因素或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和危险有害因素。

  目的是规范隐患排查治理行为,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降低安全生产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加油站各级安全隐患(检)排查、整改治理、建档监控、资金保障专项使用及隐患举报奖励的管理。

  3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13号)(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4)《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6号)(5)《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2012〕1号)(6)《关于明确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规定》(青发〔2013〕20号)(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隐患排查治理数据规范(修订)>等4项规范规则的通知》(安监总厅规划〔2014〕97号)(8)《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9)《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

  1

  意见》(安委办〔2016〕11号)(10)《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示范试点地区建设

  方案的通知》(安委办函〔2016〕22号)

  4责任分工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管理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落实。

  加油站成立由站长和有关职能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组织,负责加油站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治理,以及隐患排查的建档和监控。

  组长:副组长:成员:组长对加油站隐患排查工作全面负责。副组长全面协助组长工作,根据组长要求,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组员在组长和副组长的指挥下开展隐患排查各项工作。

  5管理内容

  5.1术语和定义

  (1)事故隐患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2)隐患分级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

  (3)隐患排查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4)隐患治理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5)隐患信息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5.2排查频次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同时进行。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频次为每季度一次,专业(电气、消防、主要设备)排查为每月一次。

  5.3组织实施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

  5.3.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和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隐患排查与一般的日常安全检查或安全巡视二者互为补充,隐患排查必须做到有组织体系、有排查标准、有排查记录、有排查整改方案、有整改效果验证等“五有”要求。

  (1)综合性检查是指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

  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专业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2)专业检查主要包括:安全设备设施检查、电气安全检查、防火防爆安全检查、

  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站区及建筑设施检查、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检查。(3)季节性检查是指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隐患检查,主要包括:①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泄漏、防解冻坍塌为重点;②夏季以防雷暴、防设备容器高温超压、防台风、防暑降温为重点;③秋季以防雷暴、防火、防静电、防凝保温为重点;④冬季以防火、防爆、防雪、防冻防凝、防滑、防静电为重点。(4)日常检查是指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

  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性检查。日常隐患排查要加强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关键环节、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和巡查。

  (5)节假日检查主要是指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装置生产是否存在异常状况和隐患、备用设备状态、备品备件、生产及应急物资储备、保运力量安排、保卫、应急工作等进行的检查,特别是要对节日期间干部带班值班、机电仪保运及紧急抢修力量安排、备件及各类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进行重点检查。

  5.3.2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5.3.3治理建议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含:(1)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2)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3)依据隐患治理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

  5.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

  4

  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能立即

  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加油站根据经营特点,以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为基础,制定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内容、要求,并编制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结果等内容。安全检查时应按照安全检查表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建立《安全检查台账》、《事故隐患整改台账》,并与安全目标责任考核挂钩。

  定期组织对安全检查表进行评审、修订和完善,并做好检查人员的培训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对安全检查表进行修订:(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2)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3)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5)周边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4)危害因素辨识结果有较大变动或识别出新的危害因素。

  6重大隐患判定标准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①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②涉及重大危险源的;③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④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⑤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⑥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

  7事故隐患治理程序和要求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

  5

  况反馈、验收等环节。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

  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7.1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加油站每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形式报送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

  (1)隐患排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发现事故隐患的,立即报告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

  (2)加油站安全管理人员活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处理。(3)加油站应建立隐患整改台帐,对事故隐患进行有效监控,落实责任人。台帐内容包括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实际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备注等项目内容,并在备注项目中注明发现隐患的个人或组织。(4)加油站应当定期对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季、每年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报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上述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发现日期、基本情况、类型等级、治理情况等内容,并妥善保存。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至少保存1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至少保存3年。

  7.2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7.3重大隐患治理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

  6

  估报告书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7.4隐患治理及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

  (1)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责任单位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及时拿出落实措施,落实整改措施。

  (2)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3)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有整改条件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做到“四定”。即定项目措施、定时间、定人员、定资金来源。隐患整改通知单要存档备查。(4)各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的隐患整改通知单由站长签署意见后传达给安全管理人员,不按期整改或由于不抓紧整改而酿成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5)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站长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6)各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7)对因物质、技术所限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必须在期限前2天将原因书面报安全领导小组,同时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加油站应将此纳入年度技措、安措、计划检修和大修计划内,限期解决或停产。确因非加油站因素而不具备整改能力的,上报政府有关部门。

  7

  (8)对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复查(验收),跟踪督促落实,形成闭环管理。(9)各项检查结果、隐患整改情况、验收结果应及时报安全部门,安全领导小组登记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台帐。

  8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1)在年度财务计划安排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列入财务预算,予以资金保障。

  (2)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的要求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从提取的费用中支付。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主要包括事故隐患治理的费用、宣传费用和专项奖励。

  (4)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由负责隐患治理的相关部门、下属单位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经安全领导小组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使用。

  (5)财务部门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单独建帐加强管理。

  9文件管理

  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单独建档管理。

  10隐患排查的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1)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2)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4)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5)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6)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7)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8

  (8)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11目标责任考核

  (1)加油站每一个岗位都有排查隐患、落实治理措施的责任。(2)鼓励本加油站广大员工人员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举报。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事故隐患举报的登记、汇总工作。(3)对接受的事故隐患举报,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核实。(4)给予事故隐患举报人的奖励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属重大事故隐患或影响较大的隐患;②在加油站组织安全检查或隐患排查中未发现的隐患;③举报人留有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5)奖励方式为直接发给一定数额奖金或在对从业人员月度、年度考核中予以奖励。(6)隐患排查治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应按规定的频次和项目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并按要求上报,每项不符合,扣部门或相关人员50元。(7)对上级下达的隐患整改项目,落实“五定”责任制(定人员、定时间、定岗位、定职责、定绩效),按计划完成治理,每项不符合,扣部门或相关人员50元。(8)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隐患,制定可靠的监控措施和应急方案,每处不符合,扣部门或相关人员100元。

  12持续改进

  12.1评审

  为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本加油站每年进行一次评审,并保存评审记录。

  12.2更新

  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

  (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2)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9

  (3)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4)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5)自身提出更高要求;(6)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7)其他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12.3沟通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主动识别内部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培训需求,并纳入培训计划,组织相关培训。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熟悉、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类隐患,有效控制岗位风险,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10

推荐访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 排查 治理 事故隐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