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19篇

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19篇

时间:2022-11-09 19:20:05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19篇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浅谈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的美育渗  透  摘要:当学生步入校园的时候,首先出现在学生眼前的就是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19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19篇

篇一: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浅谈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的美育渗

  透

  摘要:当学生步入校园的时候,首先出现在学生眼前的就是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将美育渗透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感受校园的魅力。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相关文件明确指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打造成特殊的育人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设施、每一处景色,让校园中的一花一木都体现出美育熏陶。”因此,小学学校相关领导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且将美育渗透到建设中,让学生时时刻刻处于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中。

  关键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美育渗透

  前言:小学校园文化对学生未来发展、道德思想、学习成绩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要重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将美育渗透其中,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美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美育的影响下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一、美化校园环境,培养审美意识

  小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学生进行的初步德育教育的场地。但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对小学生的美育培养受到了广泛重视,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领导将美育渗透到校园中,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美育。美育与校园的文化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校园文化主要有精神、物质两个方面构成。所以,要想美育有效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美化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可以在校园中塑造自然景观,挖掘建筑物中具有的文化底蕴,对校园中的建筑物配备图片、说明,同时详细介绍校园中的绿色植物,运用文字、图片等,将校园中的物质与文化融合;其次,要完善视觉文化工作设计,充分利用好

  校园中的资源、设施,如宣传栏、墙面等,在这些设施中张贴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图片、名人介绍等,并且要定期更换内容,让校园具有丰富的文化色彩。同时,要改变校徽中的色彩,每个颜色都具有不同的意义,以此强化校徽的文化色彩,让学生在佩戴校徽时能够明白校徽的真正含义,进而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最后,校园可以运用民间的一些手工制品,如“手工艺术品、绘画、玩具”等,将生活物品中的艺术气息发挥出来,为校园添上更美的一笔,从而促进校园环境美化的目标实现,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美的气息。

  二、增强课程融入,发挥育人功能

  要想有效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就要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在课程的引导下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基于此,学校中的教师要担任起宣传校园文化的责任,时刻关注自身的仪表、形态,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在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特点,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感受校园文化。如,在教学与景色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景色与校园景色融合,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校园,进而发现校园中的美。同时,可以借助美术、音乐等具有文化气息的课程,提升学生鉴赏能力,让学生逐渐发现校园中的美,逐步提高提升的文化素养。

  此外,学校和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综合能力情况。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理解能力较差,无法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针对这个情况,可以为学生展示具体化的事物。如可以明确告知学生,校园中的贴画、建筑、手工艺术品等,都具有明显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强化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观察和体会,以此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的育人作用,进而实现美育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

  三、开展文化活动,强化审美实践

  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途径就是校园文化活动,也是丰富学生课余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所以,学校中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参考高校社团模式,在学校中

  建立书法小组、文化团、舞蹈团、绘画小组等,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自己喜欢的小组中,并且主动参与各项文化活动中,以此丰富校园文化。此外,可以将多种文化活动整合到一起,定期举办文化节、社团文艺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促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好社团组织工作,以及社团纪律工作,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热情,让校园文化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的熏陶下,逐渐接受自我教育,使美育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有效渗透。

  结语:综上所述,将美育渗透到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显著成效,能让学生逐渐进步,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鉴赏能力、发现美、创作美具有促进作用,利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感知。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采用有效措施,将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中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陆梅.如何让“课眼”闪光——把“美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J].文理导航(下旬),2021(01):23-24.

  [2]颜燕滨.巧抓契机渗透美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7):98.

  [3]郭芳丽.在美育视角下构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新课程(中),2019(03):51.

篇二: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与实践

  品德的内隐性和小学生学习的生活化决定了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性原则,即小学德育工作应该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其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符合德育的教学原则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是学校内涵式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学校文化即学校内的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假设等,这是学校文化的深层次的结构,也是学校文化的精髓,而关于学校的故事、传说、典礼、仪式、人们做事的方式或方法则表征了学校文化外在的浅层的结构。校园文化应该是校园场域中的文化,它是在校园中显现或隐含的一种力量;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校内成员由于共同生活和历史积淀在行为方式和思考中共享特定的精神理念;校园文化有外显的形式,这些形式虽体现了校园的文化精神,但并不是校园文化的全部内涵和深层次结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校园中人的价值、尊重校园内的精神力量、注重校园文化外在表现的建构以及内外兼修的构建路径,是校园文化内涵的本质要求。

  一、由外而内:物质文化中的德育指引

  学校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是指校园中可见、可感的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美好人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也是教育学生的隐性资源。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学校地理环境、学校规划布局、学校建筑设计、校园绿化美化、学校人文景观、学校文化传播设施等。渗透德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需要教育者考虑在学校规划布局、人文景观设计、设施设备填充等活动中有意图地渗透德育元素,让德育内涵在环境中得以体现。例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学校可以将校训刻在一座具有艺术感的雕塑上,合理地布置在校园园林环境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校训,为逐步深入体会校训内涵打下基础。在学校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等方面,也可以渗透关联学校办学理念和历史传统的德育内容。

  另外,校园物质环境的布置不只是学校规划者或者教师的事情,学生的参与也至关重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德育。学校的墙面设计、走廊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校徽设计等都可以征集学生的创意,对入围作品进行奖励,全校师生一起投票决定使用方案。班级环境创设更需要学

  生的参与,包括主题内容的选择、班级装饰、各种墙面栏目的设计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设积极向上、轻松活泼的班级环境,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

  二、向内扎根:校园氛围中的德育渗透校园氛围的营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以及在合理的制度、理念引领下的师生校园生活状态。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正常运行,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主要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各种标准、组织机构及其功能职责等。学校制度文化从外部约束学校师生的行为,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制度保障。穿校服、说普通话、升旗仪式等都是学校制度文化的体现。学校制度本身具有德育功能,师生需要遵守学校的制度参与活动或日常的教育,家校活动也要在制度的指导下进行。师生需要遵守学校制度,逐渐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制度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师生的坚持和长期的积累,它将师生的行为与学校的文化联系起来,反映了学校制度对师生行为的影响。因此,在校园环境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要求。将道德品质的塑造融入制度文化建设中,有助于隐性德育元素发挥效用,有助于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具有方向引领、动力聚生、活力激发、品质塑造等教育价值,蕴含无限的、内在的道德因素,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学校

  精神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积极的学校理念引导,尤其是领导者的整体设计和有力管理。德育内容与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是相互交叉和互相渗透的。因此,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不需要刻意渗透德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即渗透德育的过程。但是,为了强调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价值,学校可以从优良的历史和办学理念中提炼富含德育的精神内核,并将其通过外显和内隐的方式进行传播,内化于学生的内心,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学校可以将自律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来建设,并逐渐上升为学校的精神内核。自律精神的培养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习惯养成、榜样示范、读书交流等教育形式,渗透到师生的日常,形成自律的文化氛围。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自律的力量以及它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

  三、丰富文化活动:以生为本的活动支持道德是隐性的,德育的隐性特征是指教育者将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意图隐藏在各类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接受道德熏陶,教育者也能达到德育的目的。“隐性德育”采取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来开展各类德育活動,从校内、校外入手,全方位、多层次挖掘德育资源。从德育的隐性特征来理解德育的本质,有利于教师在文化活动中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道德教育,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渗透德育,将德育融入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校园环境中,符合德育的本质属性,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无

  形和有形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德育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实现,让学

  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有益的发展。人是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对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顺应人的自然天性,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天性,以自然之力促使自我提升。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支撑,在活动中蕴含道德教育的力量,促使良好品德的养成。因此,教育者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道德教育。例如,在学校办学理念指引下的传统文化仪式活动、科技节活动、班级互动交友活动、社团展览活动等,都需要学校在制度、物质保障、人员安排、精神鼓励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活动的核心,渗透德育内容,保证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让学生受到美好道德品质的洗礼。例如,在传统经典共同诵读活动中,渗透“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在诵读中受到传统文化精髓的熏陶。

篇三: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的源泉。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是建设一个可以引导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个大的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充分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尤其是新生,学生们从一个学校进入到一个新的学校,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管理方式,让同学们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班级内部不够团结,班级凝聚力较差。课堂纪律较差,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等等。这时候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可以很好的引导新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存在这样的问题:

  1、对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够重视。

  2、作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也十分重要,这部

  分教育还不够。

  3、组织的活动,德育教育不够深入。

  三、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议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活动为引领,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

  1、对学生进行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的介绍,增强学生

  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尤其是新生,新生初来乍到,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校园文化都不是很了解。

  很容易由于冲动而犯错误并对学校的管理产生不认同的逆反心理,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让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校

  园文化十分重要。

  2、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首先就要注重每个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却不容乐观。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等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应该在我们和我们的学生身上继续传承。

  我们学校把德育的重心放低,从学生们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比如:如何走路、如何吃饭、见到老师要如何做等等抓起,效果比较显著。我们从一年级新生一入学就加大对他们的德育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比如:我们学校的每面墙都贴有警示、激励的话语和一些规章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熏陶和教育,刻提醒学生们。在我校的学期德育计划中,每月都有不同的德育教育主题,学生们根据学校德育主题,对班级墙报进行布置设计。

  包括:德育园地、优秀作业、班级活动、主题墙报等内容。工作

  有布置,有检查,每月由学生会组织对班级墙报进行评比,并公示。我们还会时常举行一些知识竞赛、和各种活动活化这些知识。

  当然,在这些背后还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和管理,比如,学生们在宿舍的表现和在教室的表现每一项都是和学生自己的考核、班主任、任课教师、宿管教师的工资挂钩的,这样对学生和老师也是一种督促。

  我们学校注重全员育人,就连门卫、保洁员在遇到学生出现不良

  行为后都会及时制止,不留给学生一点松懈的机会,实现对学

  生先由他律再到自律的一种转变。

  我们要

  3、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始终以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提高的,而是在我们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循循善诱、逐渐渗透的。从点滴做起,从每一日的坚持中积累。

  比如说,我们始终贯彻学校抓问题点的思路,严抓学生出勤,使

  学生平均出勤率达到98.5%。我们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一角公示

  学生出勤情况并与班级考核挂钩。其实,这一点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细致入微的,我们时刻以企业人的标准要求学生,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不迟到!我们不仅要培育出优秀的技能人才,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还有我们在车间和机房,也始终以企业“6S'管理来严格要

  求学生们。比如:车间里的工具从哪拿的放回哪里去,机房里下课自觉摆放好鼠标键盘等等。从这一点一滴的教育我们始终坚信可以滴水石穿。现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学校受到人保局领导的肯定,我们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4、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班级是学生们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所以班级环境建设非常重要。从每天的值日工作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卫生好习惯。给大家一个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班级每个月根据学校的德育计划设计班级板报、德育园地、学习园地。选取写字、画画较好的同学成立了板报小

  组,每月精心设计为班级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

  5、营造课堂文化

  老师们上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文化,也是营造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好动、叛逆心理强,所以上课之前我们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寻找他们喜欢、能接受的授课方式,尽量减少单纯讲授理论,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练结合让学生们多动手,来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手能力逐步加强。

  上课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老师应该及

  时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比如: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有时会交头接耳、趴桌睡觉等等,这些是中职生最常见的问题,老师简单批评效果不会好,还会经常出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其实在冷静下来之后她们也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也很后悔,就是老改不了,或者改了也不能持久我的做法是:用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去逐渐代替以前的不好的习惯。其实这句话说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则很难。首先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每件事的不同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事情让学生坚

  持去做;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反复,老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再则你要沟通各方面的关系配合实施。这种做法

  的效果一

  旦出现,能长期有效,学生也会终生受益。

  6、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四: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作用

  "【论文关键词】校园文化;德育;渗透作用【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展现和提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教书育人过程中。1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1.1校园的管理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管理的各种制度,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学生对教育者所灌输的思想、行为方式的接受过程是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学校的德育要求、内容、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不管学生愿否都必须接受,因而容易被学生看成是一种非意愿的外界制约力,从而出现一种压抑感。学校在制订规则、规范时,要考虑不同年龄层次提出要求,要认真研究其内容和形式是否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内在需要。大、中(小)学生守则、大、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的法规条文,其中充分体现了它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在学校管理中各大专院校都有一套较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其中对学生的行为要求,也要体现这个原则。此外,优化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敬业爱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促进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作用。1.3课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改善课堂文化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启发引导,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方法,近年又推广“乐学”经验,归根到底是要求教育者要同教育对象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主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改善课堂气氛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老师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和国内外的有益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要勇于改革创新,适应时代要求。

  1

  2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作用学校的校园文化表现在学校校风与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风包含学校管理、校园园林规划、师生精神状态、行为作风、生活方式和健康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等等。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也是德育的手段。学生每天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刻受着学校各种纪律制度的约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环境制约的作用。这是因为校园与环境在德育中同时具有潜在性、渗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展现和提升。学校以文化以感性的形势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文化情感化,艺术化地融合到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美的,愉悦的身心体验中实现人格修养的提升。注意管理学生的仪表、环境卫生。扎实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活动。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以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形成新颖多样,龙蛇混杂,学校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内容和形式,充实发展校园文化,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文化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组织大学生艺术团、军乐队,定期组织演唱会和音乐欣赏、歌咏比赛在团委指导下建立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普法协会并积极开展活动。鼓励学生文艺创作,投稿院学报,写诗歌、散文和社会调查报告,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既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给予学生健康的熏陶。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有助于培养朝气蓬勃精神,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丑恶现象的侵蚀。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3建设校园文化要注意形成学校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妇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一流的校园文化哺育出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生,未来学校的竟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竟争。树立“文化立校”大旗。将对提高学校竟争能力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校园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在于德育渗透。对于学校要从整体美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安排设置各种活动场室,完善各

  2

  种制度,提高校舍和场地的利用率十分重要。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更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总体协调,富有特色,兼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适合各类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上创特色,但要注重德育效果。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过滥的编排布局。过于注重标语口号,墙壁上到处是校训、名言警句。其二,缺乏整体协调。高档次建筑,低品位艺术,内容形式呆板,投入大,效果小。三是管理不善,周期性长,过时的板报随处可见。还有是严肃性不够,不使用规范字,一些人物塑像不注意保洁等等。需要改进和创新。

  <!--

  3

篇五: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精选文档

  浅谈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在德育浸透中的作用

  作者:未知时间:2007-11-2317:20:00

  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讲堂文化为主要内容。校园的管理文化主假如指学校管理的各样制度,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学生对教育者所灌注的思想、行为方式的接受过程是经过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化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过程。学校的德育要求、内容、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不行选择的,不论学生愿意否都一定接受,因此简单被学生当作是一种非意向的外界限制力,进而出现一种压迫感。学校在制定规则、规范时,要考虑不一样年级层次提

  出要求,要仔细研究其内容和形式能否被学生接受,并转变为内在需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是国家拟订的法例条则,此中充足表现了它

  在学生中的可接受性。我们在德育检查中看到,各校都有一套较完好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此中相关对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大概也表现了这个原则。

  别的,优化集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中建立优秀的师德形象,敬业爱生,增强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增进相互认识,成立新式的师生关系,对促使学生对学校的认可感和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培育主人翁精神也拥有十分重要作用。课外文化是指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如第二讲堂活动、课间活动等等。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商品经济促使了市场文化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拥有显然的商业的特点。千姿百态,复杂纷纷的社会文化对学生产生着宽泛而复杂的影响。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汲取社会文化信息中踊跃有利的要素,充分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给校园文化注入时代色彩和活力。在学生身上反应出的林林总总的问题,学校德育只好因势利导,教会他们正确辨析社会文化的“香花”和“毒草”。近来几年来,各级学校举办的“三百活动”,学校的第二讲堂活动和双休日的兴趣班,对增强学生鉴别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培育学生宽泛兴趣、喜好,提升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认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珏饱頒呂瘿垭睐鏇辫镳養隉貺辮諼。

  讲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部分。教师在学科教课中要擅长挖掘德育要素,培育学生勇于探究,做学习的主人。要达到这个目标,重点在于改良讲堂文化的氛围。

  场齡纈讴媪怂鲫燉怅愜贸萨雾锕娆。

  在讲堂教课中,我们经常提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启迪指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课方法,近来几年又推行“乐学”经验,归根究竟是要讨教育者鳜噥獄騸辞攜廁臏鞏见擲諸張腦脱。

  1

  精选文档

  要同教育对象成立一种和睦的亲近的友善合作关系。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使学生在讲堂中减少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主人,培育优秀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镳陨诸饲鵓缧苹践鈸嘍钍沥鵒鄭桠。

  改良讲堂氛围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老师在继承和借鉴传统的和国内外的有利的教课理论的基础上,要勇于改革创新,适应时代要求。此中,中老年迈师惯于坚持传统观点,接受新事物也比较缓慢,同学生的代沟比较深。在社会观点、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的评论和取向方面存在必定差距,因此付出的气力要大一点。

  優鱭怜骀懒谗餘窍鰣诰椭顏淒繽钩。

  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浸透作用

  学校的校园文化表此刻学校校风与课外文化活动等方面。成立和完美校园文化环境,创建校园德育氛围对促使学生优秀质量的养成,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风包括学校管理、师生精神状态、行为作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等等。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结果,也是德育的手段。学生每日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生活在校园里,他们时辰受着学校各样纪律制度的拘束,师生的言行,校园的一草一木,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和环境限制的作用。

  这是由于校园与环境在德育中同时拥有潜伏性、浸透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闡碼勵鄰荭鰣骄粮鈁摑镛辐個莹盏。

  近来的德育工作检查中发现,各校都十分注意德育的经费投入,优化育人环境。我区规模最小的渔业小学,用于美化、绿化环境,建筑宣传栏等主面就用

  了6000多元。各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美化、环境绿化,并依据上司要求,做到学校1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机室,无小摊贩摆卖零食。注意管理学生的仪表、环境卫生。扎实展开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活动。

  话蘇娱庞鐘爾层僑輦枢籬复断蟯熗。

  学生的课外活动是讲堂之外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商品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形成新奇多样,龙蛇混淆,对青少年小孩适合与不适合问题,学校要经过自己的文化活动培育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并引入健康的合适少年小孩特点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展校园文化,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课外文化环境,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蛻剧韻報缯驕橼舻诂鲲齊郑欏巯眾。

  黄岐中学组织歌唱队、管弦乐队,按期组织演唱会和音乐赏识会活动。许多学校鼓舞学生文艺创作,投稿《黄岐文艺》,写影评、社会检查报告,经过第二讲堂活动,既充分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赐予学生健康的熏陶。全区培育了一批小歌唱家、小画家、小书法家。1996年市艺术花会的各项文艺竞赛,所有夺得了金奖。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校正少年小孩的吸引力、凝集力,有助于培育活力蓬勃精神,增强了学生对社会文化的辨析力和自控力,自觉抵制社会各样丑陋现象的侵害。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社会中健康地成长。

  齜兴骒坛过滄柽鍔诂数騷鲂豎鹏鹊。

  建设校园文化要注意形成学校特点校园文化是校园实行德育的重要门路,它的作用在于德育浸透。

  2

  精选文档

  关于校舍不足、场所窄小的学校,从整体美的角度出发,有计划地安排设置各样活动场室,完美各样制度,提升校舍和场所的利用率十分重要。各办学单位在近几年的教育投入中,大大改良了办学条件,有四所学校已顺利经过市一级学校的查收,这是值得快乐的事。在办学条件已上等级的学校,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更要注意布局的合理,整体协调,富裕特点,兼适用性与艺术性;中学、小学、少儿园的校园文化建设,要合适各种学校学生的年纪特点。

  赂烛记觴莧赇鲔鉦阋櫺縹賠韻纭頦。

  当前,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过滥的编排布局。过于着重口号口号,墙壁上各处是校训、名言警语。令人不由回忆起“文革”当年的“红大海”。其二,缺少整体协调。高品位建筑,低品位艺术,内容形式古板,投入大,成效小。某些学校花数万元搞个雕塑作品,还要两个小朋友举着个原子构造模型,五十年来一个面貌。三是管理不善,周期性长,过时的板报随地可见。还有是严肃性不够,不使用规范字,一些人物雕像不注意保洁等等。

  饿软詿儻恶讥踌专燉钿鸕龀齐彈鴿。

  我们倡导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创特点,但要着重德育成效。

  3

篇六: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瑰宝嗦啰觡教学学校组建了师生艺术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灯教学学生在向安海民间花灯艺人学习中产生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铜管乐课程从一至六年级组团开设铜管乐教学灯谜课程全校三至六年级全面铺开灯谜校本课程2016年5月我校被评为全国灯谜教学示范校劳动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了制作纸浆画包书皮的学问等一系列课程专题先后被确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全国课题优秀实验学校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工作站等实践课程加大晋江经济报小记者站彩虹桥小主播的社会实践培养力度学校连续八年被评为晋江市十佳小记者站晋江市十佳小主播站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达成共识的价值体系,对全体师生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如果能够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校园文化,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深远的影响。

  一、挖掘学科内涵,渗透校园文化元素

  把校园文化化整为零式地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当中,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意义和魅力。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校园文化中的各种道德因素,举例性地教,持之以恒地教,学生在感到亲切、自然的同时,还会把个人道德的内需,逐步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校拥有文化长廊、大师作品展览厅、师生书画展示厅等,如果能够有机地把这些素材引入课堂教学中,就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扎实、严格、系统的校园文化教育,给人生注入坚实、长足的成长基础和动力。例如,学校文化长廊的相关名言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箴言警句,具有极大的教育和启迪意义。在教学习作“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时,就可以把这些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加深对名句的理解,从而让名言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让学生的作文更加言之有物。又如,上介绍一件艺术品的作文课时,很多学生对艺术品的印象十分模糊,大师作品展览厅就成了很好的资源,这些作品或是名人塑像,或是富有地域风情的艺术品,让这些资源进入课堂,一是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向名人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二是能有效降低习作的难度,使学生对艺术品有形象认识。另外,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时,要有长远目标,把一至六年级的所有古诗词内容,编排成校本诵读系列,让学生在诵读、感悟、赏析中体验中华经典的美,感受校园文化的亲切,从而化有形文字为无形的教育力量,真正让语文与生活、语文与校园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让语文走向生活,也让生活走进语文。

  又如音乐学科在歌曲《桃李竞香百花艳》一课教学时,教师挖掘校园文化资源,结合闽南歌曲的特点,突出腰鼓节奏,把陶瓷文化的介绍与歌曲的演唱注入音乐课教学中。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歌曲,又感受了地方音乐风格,还了解了当地音乐文化,把民乐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

  各学科教师犹如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能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校园文化产生无可比拟的影响,要深入把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灵活精准地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校园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依托校本资源,把校园文化整合成符合学生需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资源,挖掘出各种教育方式和渠道,以多种形式呈现于课堂,多方位地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真正体现校园文化元素的无所不在。

  二、整合学科内容,渗透校园文化价值

  1.开发校园俱乐部课程。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我们把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作为学生成长的前提,每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开展丰富多彩的俱乐部活动。俱乐部课程涵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艺术类有:泥塑、国画、合唱、舞蹈、古筝、吉他、葫芦丝、腰(号)鼓、书法(硬笔、软笔)和追梦小乐队;活动类:花样跳绳、田径、篮(排、乒乓)球,象(围)棋等十七个俱乐部。还有学校规定的趣味数学、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作文(一、二年级口语交际)等必选俱乐部菜单。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最切合的俱乐部申报一至三项。学校再按照学生自选与年段、学校调剂相结合的原则,将部分学生重组,配备有专长的学校、年段俱乐部辅导教师,实现“俱乐部活动”的长效机制。

  2.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结合原有“一条绳,一支笔”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从习惯(八好习惯,成就人生)、能力(思维力,创造力,沟通力,协作力)、健康(健体,健心)等几个方面拓展国家课程的外延,丰富校本课程的结构。例如,根据政策、时间、事件、节日等因素,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将城市文化和学校文化相互交融,开展以“致真文化”为主题,以“经纬”为构造的常规性活動。经线逐级而上开展“年度性活动”,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礼”,四年级“十岁成长礼”,六年级“毕业感恩礼”,等等;纬线则贯穿全学年,四季花开,活动缤纷,开展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两条线系统性构筑学生活动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学校在原有的评价基础上,结合致真课程文化与活动文化,创设“致真成长手册”系统性评价机制。这本手册从学生入学陪伴到其毕业,内容除了包括原有的基础学科成绩之外,还增设致真校本课程及日常活动的评价内容,跳出原有的单一性评价机制,设立“行善之星”“阅读之星”“运动之星”“书法之星”“跳绳之王”等激励机制,让学生获得更多被认同的机会,以此激励他们健康成长。

  三、开辟教研新模式,渗透校园文化情操

  我校是片区管理的龙头校,长期坚持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小学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校际教研、支教、跟班教学、同校同课、同课异构等活动,积极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拼搏精神。

  我们紧紧围绕“学科教学中渗透致真文化的研究”课题倡导的教学模式,以“致真”理念为导向,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致真文化的研究”文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新模式,重视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与探讨;利用教研沙龙、集体备课、校际教研等形式,引领更多的教师共同参与其中,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惑。同时,在“研究—培训—实施”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让参与教师不但能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也能提升个人品德品质,增强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态度,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对事业执著的优秀品质。

  1.组建学习共同体,带动专业成长。以“团队协作,共同成长”为宗旨,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设立“致真名师9+1成长共同体”,通过“学校大讲坛”“教师品牌日”“名师模仿秀”“团队展示周”等载体,倡导探究学习,建构高效课堂;通过组织教师教材分析、跟踪听课、课堂教学比赛、建立专项“真课程”等培训档案,促进教师对“真”的深入探索。

  2.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学科教师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中,结合学科的特性和培育学生成长的角度,挖掘学科资源、丰富校本课程建设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小学责任编辑:林彦刘贞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七: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

  教育中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渗透到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题材。在小学德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给予小学生精神力量,让小学生有前进的方向,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可以丰富小学生知识,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目前,国民越来越关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无数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是中华化儿女的精神财富。因此,小学德育理应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藏,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唤起孩子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从而起到滋养品德情操的作用。

  1.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素材

  1.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懂礼、习礼、守礼、重礼是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古代,“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

  1.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与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表现了古人对国家的统一、安宁、稳定、发展的期待和向往。“天下为公”是《礼记》中的《礼运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表现出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足见古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南宋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是清代顾炎武的名句,这些名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刻骨铭心,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情怀。

  1.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与天、与地、与逆境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逆境中奋进,在困境中崛起。

  1.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团结和谐的人际交往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思想对“和”的思想进行了阐释,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人际交往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和为贵”,要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在人与自然中主张“天人合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则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1.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多方位渗透

  1.宏观上,要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小学教科书是教学重要的资源,教科书具有承载教育价值与德育知识的双重任务。教科书选的合适对优秀文化的传播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德育教材上增加一些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教科书的融

  合。例如,在内容上加上一些关于爱国主义、勤劳勇敢、文明礼仪等相关传统优秀文化;在形式上,由于传统文化很多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很难去理解,所以要注重将这些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插入更多的图片、故事、实践活动等,避免以成人的思维去编写,只有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相吻合,才能真正确保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上的塑造和熏陶。

  1.微观上,要多途径多措施加强具体实践

  小学德育不是仅仅依靠说教就可以完成的,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小学德育中要注重开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主管部门要制定常规性的经典诵读活动安排,挑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等经典作品,落实每日、每周、每月的诵读计划。据了解,有的小学的诵读活动从每天的晨读开始师生共诵,书声朗朗。每周开展诵读比赛,每个班级选代表参加学校的诵读比赛,欣赏美文,感受经典之美。根据每周的诵读比赛,每月开展一次“阅读之星”评选,表彰与激励更多的孩子走进经典阅读的世界

  2.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在小学成立绘画社、舞蹈团、合唱团、武术社等社团组织,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社团组织,并组织团员参与社团活动。比如开展“孝道”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以“爱国”为主题的合唱比赛等,让参加比赛的学生7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的文化气氛,给校园中的更多同学带来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发现美德,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开展节庆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相关主题的节庆活动。比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开展扫墓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抗日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了解先烈事迹,学习广大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气概。利用端午节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学习屈原胸怀大志、宁死不屈、立志报国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利用9月10日的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感念恩师,感念学校。利用校庆日开展校史学习活动,唤起学生爱校、爱家的情感。

  4.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包含着深厚的德育价值。古典文学一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小学德育中要定期给学生推送经典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比如,在小学低年级可以给学生推荐有关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的读物,这些读物中包含了古人对神秘的天与地的探索,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态,歌颂先人征服自己、征服宇宙的探索精神。在小学高年级可以给学生推荐《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名著的部分篇章或者简易读本。

  多年来,关于小学德育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多有争议,有人认为要在量上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部分人却走向了极端,主张全盘复古;有的人认为要减少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立足于现代文明的教育方式,但部分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小学德育要走出这两个误区,促进二者的适度融合,兼容并蓄,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施建平.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2]李宁,刘晓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教书育人,2016(1).

篇八: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中学德育如何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基础。我们的学校教学应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活动拓展等形式全面展开传统文化,进一步渲染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有效渗透道德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教师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

  【关键词】中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优秀的育人美德,如果我们继承其中的积极因素,在中学教育中把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吸收传统美德中的价值观念,充实和丰富我们的德育教学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教给学生,在德育教学中采取“讲传统,树典范”的方法,重视经典国学的诵读,把传统文化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故事化,使德育活动课更加充实、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有效的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把教学内容情景化,形象化,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学内容要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德育观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文化往往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教师要积极寻找传统文化和德育教学的切入点,用传统优秀文化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财富,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名篇佳句,教学时教师要仔细讲解这些古诗佳句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古人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奋斗。陆游的“王师北定

  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自始至终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作者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老师要让学科教学成为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善于引领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学校可举办“爱我中华”,“名著朗诵”等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语文教学渗透国主义情感教育案例:

  1.在讲解中渗透

  教学《示儿》时,教师可采取小组齐读、深情朗读的形式仔细体会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句的内涵所在,从而理解诗人至死念念不忘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激情,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强烈的透国主义情感,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深刻道理。

  2.在歌声中渗透

  在《示儿》这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我播放音乐视频《我的中国心》,让学生全体起立齐唱。让学生记住过去的耻辱,记住历史,展望未来,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于先辈们的艰苦奋斗,作为中学生应该发奋学习,献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让。

  二、运用传统文化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友情教育。

  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友情教育是传统优秀文化道德教育的精髓所在。《弟子规》、《朱子家训》、唐诗宋词等经典作品中的许多内容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修身养性,孝敬父母等观点,在今天的德育教学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以教育孩子养成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道

  出了对天地万物的感恩,教师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培养他们养成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与亲人、朋友、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亲情网。学生通过诵读讲述这些词、句、故事,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课程为依托,以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体验传统经典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而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

  古诗词中的亲情教育、友情教育案例分析:

  1.古诗词中的亲情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亲情教育。孟郊的《游子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感恩亲人对自己的关怀,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是自己身边的亲情更加和谐。

  1.古诗词中的友情教育。

  中学生渴望广泛的人际交往,在交往中希望得同学、朋友的认可。古人一向重视朋友之间的友情,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水潭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真诚、纯朴的友情。王维七律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诗句中浓厚的诗情画意,深挚的惜别之情,进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的感染学生。

  三、成立传统文化兴趣学习小组,用传统节日活动激励人生。

  教师要结合儒家教育思想的“仁”和“礼”以及“恭、宽、信、敏、惠”等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渗透德育教学,我们可利用春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综合实践体验活动,凸显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让道德教育渗透到传统节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知,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教育底蕴,而且对于他们良好品行的培养,情感态度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的促进作用,所以传统节日中的德育教学十分重要。学校可成立多个兴趣学习小组,开展独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教师精心组织,学生课外积极参与,在技能竞赛中展现自我文明风采,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德识共进。

  鲁山一中中秋节主题活动案例设计:

  1.中秋节与家人一起赏月。节日期间,学生与父母一起赏月、吃月饼,包水饺、外出旅游、参观红色景点等,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爱是人与人心与心的关怀,爱是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传递。

  2.开展“迎中秋”班会课。在10月25日的班会课上,各班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庆中秋活动。办中秋板报,唱中秋歌谣、举办中秋联欢会等丰富的活动,寄予传统中秋节更多的内涵。

  3.组织开展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中秋节的诗歌、民谣、风俗习惯等,学生自我介绍中秋节的节日民俗,挖掘其独特的节日文化内涵,在赏明月、思团圆的氛围中,时刻体会传统文化节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赵松林.强调个人品德完善道德建设[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杨伯峻译:《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第108页.

  [3]张东甍.浅析儒家思想对当前中学德育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2.作者简介:康宏伟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中小学高级教师,平顶山市石龙区教体局。

  【基金项目】: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德育中的有效渗透研究—以平顶山市鲁山县、石龙区中小学为例》+JYKT2020063。

篇九: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一一上墙旁边配有梅兰竹菊四幅图画不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并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具有梅兰竹菊的品格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第一篇: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之我见二支部党员田兴敏2014-11-18内容摘要: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及场所,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创建生动活泼的旅校环境氛围和加强旅校师生精神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捷径。主题词:校园文化环境与人环境育人随着四川省旅游学校新的建设与发展时期的到来,做为学校一位在学校教育与培养成长起来的老教师,我在构建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工作中,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深化校园文化环境的理解环境一词,《元史.余阙传》:“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在“十二.五”时期,四川省旅游学校迎来了在新一轮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机遇,加强四川省旅游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有助于推动四川旅游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既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含有硬件的、环境建设的因素。校园文化环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独特群体共享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应该成为学校继教学改革工作中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二、创建浓郁旅校文化环境氛围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在全社会高度重视构建学校文化的今天,学校在已有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工作基础上,还要加大力度,大力创建生动活泼的旅校文化环境氛围: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旅游职业育人的文化环境氛围。

  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一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

  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例如,每当我们走近学校校门口,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国家旅游总局何光伟的题词:“科教兴旅人才为本”,进入校门后,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四川旅游职业岗位培训中心学术大楼,给人以良好第一印象,感觉到四川省旅游学校的文化环境气息浓厚,使全校师生共同明确自己步入四川省旅游学校的工作使命和学习目标。

  三、创建处处育人的旅校文化环境大力创建旅校处处育人的文化环境。在学校前操场,学校两个宣传栏书写了全校党员骨干教师的语丝、展出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旅游院校职业技能操作大赛的优异成绩,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与成果。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教学楼正面、后面从左到右设有学校办学各种宣传栏,意在让学生天天受到身在旅校,胸怀祖国,立志献身祖国旅游事业。学校有每周、每日的班风、学风评比栏,提醒每位同学重视“四川省旅游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日常饮食安全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学大楼里教室的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热爱祖国,勤奋好学”八个大字。在学校各教研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一一上墙,旁边配有梅兰竹菊四幅图画,不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并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具有梅兰竹菊的品格;校内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同时,学校上下操场栽种迎春树,开辟了一条绿化带,创设了两个园型的花坛,栽种塔柏树,真正做到了阳春葱笼滴翠,盛夏鲜花似锦、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置身其中,给人以秀丽清雅、生机勃勃、意起盎然、四季皆春之感。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四、注重构建师生精神文化环境四川省旅游学校“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核心理念,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学校师生运用学校的各种校内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到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饭店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教学大楼的走道墙上张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师生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艺术节,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具有突出旅游职业

  教育特征的旅游文化艺术节,提高旅游艺术体操比赛、旅游文艺汇演、模拟导游讲解、英语口语大赛、旅游饭店中式西式铺床、中西餐宴会摆台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学生阅览室,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每学期以旅游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才艺大比拼》,《放飞想象》,《遨游苍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

  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一股正气尉然成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教师们教研室中,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研时间,进行研讨。建立教师合唱队、体育代表队,通过这些活动,既能做到把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活动上来,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的精神建设。形成祥和宽松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

  五、旅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展望在深化旅游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大力突出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例如,建校园旅游文化长廊,让学生在校园内更多的了解中外旅游发展史等。校园是一块净土,在这里只有书声,只有快乐。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使教师在充满人情味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能够拓宽发展空间,胸怀远大理想,让师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使校园成为师生不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场所,使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知识殿堂的神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第二篇: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做了多种尝试,其中抓德育、重实践是一项重要措施,学校把良好的道德建设,作为治校的根本,贯穿于整个学校管理过程,使思想道德建设付诸成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及其整体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下面就其有关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与感受。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我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新建设三口功能室投入使用,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其二,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从教室到院子清洁区坚持责任到班,实行每天打

  扫三次,每天检查通报,每周发放流动红旗,并将卫生工作纳入文明班集体评选条件之一。因而全体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逐步养成,无论是教室还是办公室甚至整个院子都是美观干净的;

  其三,加强师生个人卫生检查,要求师生不留长发,坚持勤换衣服、勤洗澡、勤剪指甲等。把卫生大面积治理和小面积治理结合起来,杜绝了病源,保证了师生的健康生活,保证了师生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为了提高学校文化教育内涵,巩固“两基”成果,实现更高的办学目标。我校在抓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强化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体现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带动文化建设大面积提高。一是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作为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学校建设有序,思想明确,目标一致,使全体师生时时处在发展变化、创新进取的动态校园文化氛围之中;二是把师生的行为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对教师的行为、语言、仪表、礼仪进行规范,组建了学科兴趣小组,使得师生综合素养快速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大大增强;三是营造了校园标语文化。在学校入园道路处设置有醒目的办学标语、办学宗旨等宣传标语牌,花坛里设置有惜花爱草的警示牌,教学楼道置有精美塑料方框,图文并茂的“弟子规”、“诚信”等名言哲理,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校园环境幽雅,布局整齐,绿草如茵,花树相间,产生了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的功效;四是坚持“校园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环境教育理念,使校园的墙壁、花坛、等处处都是无声的教育,处处都有无穷的启迪;五是实行“文明班集体”评选活动,并发放“流动红旗”。实行班级量化考核,落实日检查、日公布、周评比、月汇总,掀起全校性比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竞赛高潮,极大促进了校园文明行为;六是坚持升国旗制度,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热情,增强师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全体师生从中受到良好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我校为了把校园文化建设抓出成效,学校按照各职能部门,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平安校园建设制度》、《学生管理办法》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职责20余种,并组织了学习和张贴,减少了各类违纪事件的发生。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和引导师生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生守则》,弘扬正气,消除不正之风。坚持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管理环境,以保持各项工作的稳定性、持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同时,学

  校还与每个具体部门,每个教学人员、每个学生签订了目标责任合同书。做到人定岗、岗定责,一级向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帐。学校成立考评小组按照责任合同的履行情况,实行奖罚,评选先进,评职晋级。使学校工作趋于有章可循,违章必究的良性循环轨道,为强化学校管理机制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加强活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为此我校以广大学生爱好、兴趣为纽带,增设让全校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丰富第二课堂。一是建立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都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二是结合本校实际,通过校训、校服等形式,弘扬校风,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守纪、勤奋、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是积极开展主题化传统性教育活动。通过元旦、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使全体师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学校还多次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等公益性活动,做“环保小卫士”,学校建立了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明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典型做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用某一种固定的手段来完成,我校结合上级要求与本校实际开展了抓德育、重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校逐渐形成了一种文明、向上、和谐的文化氛围,但和其他兄弟学校相比,我们这只是刚起步,我们决心继续努力,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向新的高潮.第三篇: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1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特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活动中,加强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课改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课程改革科学有序健康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做为农村小学的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创建生命化的校园环境氛围1、校园文化环境的重建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上“孟

  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做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为此,我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花坛,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给人第一印象是良好,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书写了课改的语丝,向社会、家长宣传课改。教学楼从左到右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规范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再依次是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室的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热爱祖国,勤奋好学”八个大字,寓示着中华儿女应胸怀祖国,长大为祖国作贡献。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一一上墙,旁边配有梅兰竹菊四幅图画,不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并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具有梅兰竹菊的品格,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建设校园文化长廊等,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同时,学校上下操场栽种芒果树,开辟了一条绿化带,创设了两个园型的花坛,栽种塔柏树,真正做到了阳春葱笼滴翠,盛夏鲜花似锦、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置身其中,给人以秀丽清雅、生机勃勃、意起盎然、四季皆春之感。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2、师生精神文化的营造“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我们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为此,我校开展的作文、数学、美术、音乐、书法、舞蹈、乒乓球、象棋等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创作手抄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把学生的作品定期展示在学校开辟的二个栏目:《才艺大比拼》,《放飞想象》,《遨游苍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

  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一股正气尉然成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教师中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辟问题中心,充分利用一切闲暇时间,进行研讨。通过这些群众性组织的构建,既能做到把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活动上来,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再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队活动是主要育人载体,这种育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扩散和渗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能力,较易为学生接受。鉴于此,学校与集新的果林场进行定期挂钩,充分利用这个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果树栽培种植的技术,懂得管理果树,同时也受到劳动思想教育,不仅丰富了校园课余生活,而且对于稳定同学情绪,陶治情操,培养健康心理,开阔眼界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形成祥和宽松的校园氛围,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创设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和谐的心理氛围是指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通。师生间的心理融通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被理解、被关注、被接纳、被支持的宽松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感受到老师的爱,用爱心浇灌花朵。近几年来,我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师德师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以名人为表率,开展“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依法执教”等系列活动,并开展了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实施减负的大讨论,创造性地总结出本校的工作方法。特别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的教师应有了正确的育人观,学会了欣赏学生,懂得尊重学生,能够善待学困生,甚至要偏爱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我们的教师是采用“倾斜政策”的办法,即:“增加一点感情投资,优先一点学习指导,多给一点锻炼机会,放宽一点表扬奖励。”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鼓起了上进的勇气,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与压力,让他们同样享受到做为人的尊严与待遇,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三、形成规范的校园生活氛围规范的生活氛围指学生生活的规范化,包括文明得体的行为举止,合理的作息制度、良好的生活秩序。规范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律修养;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指导,制约行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规范的生活氛围来源于严格而科学的管理。我们制定了《集新小学生一日常规》、《集新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优秀中队评比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五有五无评比细则》、《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规章。有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规章就只是一纸空文,对学生缺乏规范作用。我们利用少先队值日员检查落实。每周一公布,还开展规范教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我们每学期规定开学初的第一个月为日常行为规范强化月。通过看、练、比的方法,

  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四、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21世纪的学校是开放的学校,它将不再是闭关自守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

  化背景下,它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例如请老协、关工委来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课,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共建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做好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及时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能与家长紧密联系,接受群众的监督,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好下一代的良策。许多家长能够为了改善学校办学环境,支持学校课改工作出力。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含有硬件的、环境建设的因素。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我们要力求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是一块净土,在这里只有书声,只有快乐。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使教师在充满人情味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能够拓宽发展空间,胸怀远大理想,让师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使校园成为师生不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场所。使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知识殿堂的神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环境育人之我见二支部党员田兴敏2014-11-18内容摘要: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及场所,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创建生动活泼的旅校环境氛围和加强旅校师生精神文化环境的营造,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条捷径。主题词:校园文化环境与人环境育人随着四川省旅游学校新的建设与发展时期的到来,做为学校一位在学校教育与培养成长起来的老教师,我在构建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工作中,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深化校园文化环境的理解环境一词,《元史.余阙传》“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在“十二.五”时期,四川省旅游学校迎来了在新一轮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机遇,加强四川省旅游学校校园

  文化环境建设,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这将无疑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有助于推动四川旅游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既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含有硬件的、环境建设的因素。校园文化环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独特群体共享的校园文化环境。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

  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应该成为学校继教学改革工作中又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二、创建浓郁旅校文化环境氛围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在全社会高度重视构建学校文化的今天,学校在已有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工作基础上,还要加大力度,大力创建生动活泼的旅校文化环境氛围: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范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旅游职业育人的文化环境氛围。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一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例如,每当我们走近学校校门口,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国家旅游总局何光伟的题词:“科教兴旅人才为本”,进入校门后,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四川旅游职业岗位培训中心学术大楼,给人以良好第一印象,感觉到四川省旅游学校的文化环境气息浓厚,使全校师生共同明确自己步入四川省旅游学校的工作使命和学习目标。三、创建处处育人的旅校文化环境大力创建旅校处处育人的文化环境。在学校前操场,学校两个宣传栏书写了全校党员骨干教师的语丝、展出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旅游院校职业技能操作大赛的优异成绩,向社会、家长宣传学校办学理念与成果。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教学楼正面、后面从左到右设有学校办学各种宣传栏,意在让学生天天受到身在旅校,胸怀祖国,立志献身祖国旅游事业。学校有每周、每日的班风、学风评比栏,提醒每位同学重视“四川省旅游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生日常饮食安全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学大楼里教室的黑板上方正中是国旗,国旗两旁写着“热爱祖国,勤奋好学”八个大字。在学校各教研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一一上墙,旁边配有梅兰竹菊四幅图、画,不仅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并要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具有梅兰竹菊的品格;校内黑板报内容定期更换,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

  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同时,学校上下操场栽种迎春树,开辟了一条绿化带,创设了两个园型的花坛,栽种塔柏树,真正做到了阳春葱笼滴翠,盛夏鲜花似锦、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置身其中,给人以秀丽清雅、生机勃勃、意起盎然、四季皆春之感。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四、注重构建师生精神文化环境四川省旅游学校“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核心理念,为全校师生营造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学校师生运用学校的各种校内外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到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饭店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教学大楼的走道墙上张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师生,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艺术节,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具有突出旅游职业教育特征的旅游文化艺术节,提高旅游艺术体操比赛、旅游文艺汇演、模拟导游讲解、英语口语大赛、旅游饭店中式西式铺床、中西餐宴会摆台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学生阅览室,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每学期以旅游文化艺术节为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才艺大比拼》《放飞想象》,《遨游苍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一股正气尉然成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教师们教研室中,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研时间,进行研讨。建立教师合唱队、体育代表队,通过这些活动,既能做到把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活动上来,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的精神建设。形成祥和宽松的校园文化精神氛围。五、旅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展望在深化旅游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大力突出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例如,建校园旅游文化长廊,让学生在校园内更多的了解中外旅游发展史等。校园是一块净土,在这里只有书声,只有快乐。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使教师在充满人情味校园文化中,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能够拓宽发展空间,胸怀远大理想,让师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自己的生命之光与被点燃的火种交相辉映,从而使校园成为师生不断学习、交流和提高的场所,使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知识殿堂的神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

  第四篇:关于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关于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应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透过多形式、多渠道沁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力争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学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环境,都无时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都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香化,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象。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通过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较为明确、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进取校园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我们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可利用制作学校系列标志来提炼和展现校园精神文化。如设臵学校校旗、校歌、校徽、校服,创办校报,制作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等。尤其通过坚持升校旗、唱校歌、佩校徽、穿校服等常规活动,激励-1师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三项教育”,以整体提升教师师德、社会公德水平。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德行政”教育,用自己的言行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以德育人”的教育,通过开展“园丁颂”演讲与征文比赛,德育案例分析与论文评比,座谈会、报告会、外出学习参观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以德修身”的教育,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自觉为人师表,作道德的表率。三、利用办学特色优势,健全民主规范校园制度文化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即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它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建立并实施班务公开制度,加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一是实施“班务公开”制度。我校在深化和创新“校务公开”工作地基础上,自行设计并坚持实施了“班务公开”制度,即在各班教室门口设臵“班务公开栏”。既方便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各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监督,同时也方便学校领导对班级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二是加大教室文化氛围营造,广泛开展特色班级创建。在各班级教室内设臵统一的小黄帽不锈钢挂钩、学习园地、黑板报、图书角、卫生角,统一悬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画像、名人警句和班风等。同时,按照“全员参与、自主参与”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特色班级的申报、创建、命名工作。

  四、开展多种育人活动,追求多彩的校园行为文化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既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加深和拓宽课堂知识、开发潜能及学生个性心理都大有裨益,同时也更能够促进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提升。要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共育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如结合传统教育的升降国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制度,举行“祖国在我心中”现场书画比赛,“迎国庆”电子小报绘画比赛,“颗颗童心心向党”演讲和歌咏赛。结合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组织“校园拒绝邪教”图片展览,让广大师生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总和,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制度文化建设是保障,形成高尚的行为文化是目的。它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特色发展。第五篇:关于提高教育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汇报[2]田坝中学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汇报各级领导:田坝中学是2014年新挂牌的初级中学。通过六年的拼搏奋斗,田坝中学已发展成为有17个教学班、72位教师,1626名学生(平均班额95.6人)的大型农村中学,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有理化生实验室各一个,有学生微机62台,教师微机39台,多媒体教室一间,图书室有图书26000册,教师办公环境好,校园场地硬化多,绿化好,已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异。从05年至09年,连续五年升入毕节一、二中的人数均在50人以上,08、09年两年连续荣获市委政府表彰先进学校,8次获市级单项表彰。呈现在田坝人民面前的

  是一所校园文化建设好,育人质量高的农村名牌中学。在此,特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情况向各级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办田坝人民满意的初中教育1、学校非常注重师德教育我们奉行的是只有思想好,愿干事,想干事的人,才有动力去干事,才能要求自己怎样去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教好书,育好人,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因此,学校从做好师德要求,乐于从教,奉献国家和人民,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人民谋更大的利益等方面组织教师学习相关要求和讨论,并从各方面关心爱护教师,使广大教师充分做到安心务教,乐于从教,关爱学生,高度敬业,为提高育人质量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做到用制度管理学校,为教师搭建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平台。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避免人管人的矛盾,避免行政领导的主观臆断,避免对教师评价不公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健全了如下的各类规章制度,即有《田坝中学教师考勤细则》、《田坝中学关1于对任课教师取得组合资格的规定》、《田坝中学关于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奖惩制度》、《田坝中学关于教职工工作情况综合评定后的奖惩制度》、《田坝中学业务检查方案》、《田坝中学财务后勤管理细则》、《田坝中学关于对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的通告》、《田坝中学学生奖励实施细则》、《田坝中学关于班主任津贴的发放办法》、《田坝中学关于实行目标生管理、注重培养拔尖人才的实施方案》等20个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充分做到了用制度管理学校。由于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各种事情怎样处理,各项工作干到什么程度能够得到怎样的肯定。老师们工作目标明确,干得好的得到奖励,干得差的受到相应的惩处,从而使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强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三)、狠抓教学业务检查,严格做好过程管理领导带头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做好每天一日六查(学生早到、教师出勤、课间操、眼保健操、卫生打扫、各班守纪情况)的常规检查,每周公示一次常规检查结果,每周随机抽取教师教案书写,作业批改情况,每月一次的教师业务检查(教案书写,作业批改――到班上随机抽取学生作业本,试卷评定等),并作好量分记载,做好每月一次月考,以及半期、学期考试后的质量分析,找出差距,弥补不足,鼓励、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对过程的检查,平时老师们怎样做,做得怎样,都得到了及时、合理的评价,再将此结果与每年学年统考的结果相结合,达到了对教师一年工作情况的全面、

  公平、合理的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对教师的评价较为公正公平合理,明显提高了

  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全方位肯定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田坝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邱吉尔说:“一个

  人你需要他有怎样,你就怎样从那个方面去表扬他”。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恰当肯定,学生更需要“肯定”这一营养元素。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肯定,从而使他们能健康成长,学校制定了对学生进行“星级”系列的奖励机制,这此表彰机制中,设有“学习之星”、“体育之星”、“文艺之星”、“电脑之星”、“进步之星”、“纪律之星”等,对学生

  进行全方位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特长,树立自信的空间,学校每期开展一次以上的由学生主持的大型校级活动,举办各种竞赛和讲座,每周国旗下至少一位学生讲话等。这些,都较好地激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整体推进学生从文明、和谐、积极、向上方面发展,较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注重校本教研,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全方位提升教师素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学校狠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搞好校本教研每期每位教师听课8节以上,每周进行一次以上的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说课、集体备课、用课件上课、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等形式的教研活动。活动前有布置、准备充分,活动中高效严谨,认真对待,活动后及时总结。研讨达到了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较好地指导教学工作,提升教师素质的作用。2、继续教育工作有序推进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学习,在规定所学科目中提升,每天用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自修,学校对教师每期自修的情况进行检查,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加强。3、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几年来,共请相关专家、学者到我校为教师上课6次、参与培训达到420人次,共送209人次参加外镇乡、市级、地级、省级、国家级培训,使学校教师及时接受了新知识、新理念、较好地提升教师的知识和技能。4、采用“老带新”的帮带形式,让新教师健康、快速成长。新教师健康、快速成长,为学校奠定后备力量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工作,每进入一位新教师,学校就指定一位老师帮带、指导,大大缩短了新教师成长的时间。(六)、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1、积极争取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关爱。2、与公安、司法、工商、医院、团委、妇联等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得校

  园周边环境好,多年来无冲击学校的事件发生。3、进行民主管理学校,广大教职工积极建言献策,都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

  学校关心爱护教师,帮助老师排忧解难,形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校园。4、各班建立与家长的联系簿,经常与家长沟通,交换意见,较好地管理好学

  生。创设了领导、社会、家长、学校四位一体的育人空间,从而构建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七)、树立品牌意识,创建名牌中学田坝中学通过多年的拼搏和奋斗,已初具农村名牌中学的规模。但我们也在教师中树立危机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求全体教师站在全市,全地区,乃至全省名牌的高度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考学生的成长,思考学校的发展,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有高定位、高起点,才能有大的发展,不但要创农村名牌,更要达到城市名牌,为此我们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二、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一)、提升学生知识修养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二)、田坝中学着重从制度文化、人文文化、墙体文化三个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1、制度文化:建立健全适合我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2、人人文化:对学生进行知识、历史、科技、乡土教育,营造全社会尊重老师,重视教育、舍得教育投入的尊师重教氛围。3、墙体文化:在大门入口处有学校简介。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布置黑板报,校园内有黑板专刊专栏,围墙雕刻名人名言、论语、诗歌等,让学生受到熏陶。校园内用石头雕刻了激励学生的语言等,充分达到了用校园文化来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二、思考及打算(一)班额过大是影响教育提高的原因之一。田坝中学新教学楼修好后,可用教室总数24个,平均班额为68人,按50人/班计,尚差8间以上。(二)学生宿舍食堂无相关配套设施,学生不能入住,对租住民房的学生不能实施有效管理,这些学生的学习受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学校整体质量的提高。(三)学生从小学毕业后全部升入初中,相当部分学生知识基础较差,老师们花了很多心血,这部分学生的素质也难以提高。(四)很多教学设施都急需添置和完善,需筹措大量资金,

  仅靠挤出的生均公用经费,缺口很大。(五)校园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和适时实施,但要出效果不是短时间内能达到的,文化底蕰的积淀需要坚持不懈,长期努力,才能感受到浓厚的氛围。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批正。毕节市田坝中学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篇十: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教育教学论文

  农村小学校长如何抓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

  作者:郑立强作者单位:埇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小学

  农村小学校长如何抓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

  摘要:构建校园文化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个“抓”字,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个“做”字,达到一个“育字,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一个“人”字。

  关键词:抓、做、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灵魂,是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文化氛围,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一是引领师生成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训校风等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它时刻影响着师生成长的道路和方向。二是规范师生行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护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激发师生活力。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师生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共同奋斗。一言以蔽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在快车道上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怎样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管理,在这单从软件建设层面讲,应突出四个字:一、抓;二、做;三、育;四、人。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个“抓”字1、要抓好常规

  常规应该是办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制度、行为规范、道德礼貌,人际关系,处人处事态度以及交往方式等。这些东西,在一所学校里,经了长期的工作实践,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获得人们认同,最后化为自觉行动。

  譬如升旗仪式,奏国歌,行注目礼,国旗下讲话。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国歌是祖国的声音,当我们看见自己的国旗冉冉升起,面对的就不是一块红布,而是喷涌的爱国激情。我们之所以要行注目礼,是因为尊重,是因为被崇高,被伟大感动。我们在校园推行四句礼貌用语“你好”“请”“谢谢”“对不起”。人每一天都要跟人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交流、说服、要求、摩擦、纠纷不可避免,这三句话能很好地调剂人际关系,增进相互的理解和友谊。还有像遵守规章制度,节日庆祝活动,名言名人画像张贴,行为规范的养成,这些都是常规。文化体现在细节里。校园文化建设要要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常规。

  2、要勇于创新,文化才有生命力时代在前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因校而异,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来影响学生。譬如说颁奖典礼,期中期末考试后许多学校都在做这件事,但绝大部分的做法是将全校学生召集起来,奖品发给学生,校领导鼓励几句,获奖者拿的奖品走下去,颁奖仪式完了。这种颁奖好象是主持人有急事要办,匆匆应付一下,巴望着快速结束,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也不可能做到文化育人。

  我想如果我们将这个过程创新来看看:获奖者必须立正敬礼,双手恭接奖品,致谢,颁奖者跟其握手鼓励,末了获奖者列队拍照,再将喜照贴到光荣榜上去。这样一变,育人的力量就会更强些。学校应该是保存礼仪的地方,通过仪式把礼仪充分地表现出来,在师生的共同演练培养中,使学生学会文明,变得更加有教养。一个平常的典礼在创新中就产生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去花样翻新,文化便能很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化人力量来。

  3、要环境宽松,让文化自由地发展教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特点是爱想问题,会把一件事翻过来倒过去的琢磨,思想必然导致行动的产生。我们倡导校园文化建设,要靠全校教师参与进来,拿出积极的行动,才可能做好。教师的行动不可能事事符合管理者的意图,允许探索,摸着石头过河,让老师们大胆去闯,去实验,少指责,多引导,不争论,别扼杀。成功了,就将经验拿来推广;失败了,让老师们自己去反思总结。归根到底,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是多元的汇集。“抓”就是要有人谋,有人管,有人来引导,有人出思路,带动大家干。这个“人”当然是学校的管理层。龙头动了,龙身才会动,龙尾才回摆起来,校园文化才会蓬勃发展。二、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一个“做”字1、要在学校管理中来做

  学校管理是一些非常具体的人、事、物管理,建设也必须融进这些人、事、物中才能取得效果。没有抽象的文化建设,只有具体的文化建设。例如说,年轻的新教师分到学校来了,在召开的欢迎座谈会上,组织他们面对国旗进行宣誓,集体诵读誓词,然后送给他们每人一部《论语》,或是其他教育名著;每逢教师的生日,老师们会收到校长签名的贺卡;迎新春的时候,教师家属会被请到学校来接受致谢,这些都是学校管理中培养人,关爱人的文化建设。

  在教师会上,教师可以针对学校的决策、制度、经济开支提出质询,建言献策。为了求到真理、正理,可以进行争辩,哪怕争得面红耳赤脖子粗也再所不惜、不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做到这些应该不难,但做到了就是民主和民主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

  2、要在班级管理中做我们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来回报社会。这种建设要通过班级管理这一中介才能实现。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书中的营养通过读的渠道注入学生的心间,滋润其精神发育。我设想可在教室里蓄书架,让学生课间去翻翻看看,先做完作业的学生也可以奖励他们去取架上的书来读,作为一种课堂充实和调剂,还设想有一间漂亮的图书室,还要经常带学生进图书室,领他们来教师的书房里参观,鼓励他们写借条借

  阅。经常举办阅读交流会,让班级充盈浓浓的书香味,培养起学生读书思考习惯,让文化每天影响学生,转化学生。

  其次是创设感染环境,如在黑板上书写诗歌、名言、逐日或逐周变换,布置学习园地或手工作品展览,用盆景艺术来装饰我们学习的地方。建立光荣榜,展示班上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人物事迹,上好音乐、美术、健康教育课。利用电教设备引导学生进行文艺欣赏。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还值得一提的是书法教育,那可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根须,当把学生培养了能写出一笔漂亮的硬笔软笔字时,文脉一定能充盈喷胀。

  最后要做好班风学风建设。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按照班规班约,订立自己的班训,采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对照检查,反思自省,然后达到自律,自己管住自己。结合思想品德课,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学生知是非,辨美丑,体验生活,丰富经历,做个有文化、有道德、有教养的人。

  3、要在教学中做文化这种东西讲究的是感染和熏陶,十年之工,水滴石穿。学生和教师相接触,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学活动中度过的。正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便要自觉地把校园文化建设渗透进去,譬如传授知识正确,讲解清楚,面向全体,关爱后进,一视同仁,对工作兢兢业业,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讲究教育艺术和教学机智,高尚的人格力量,使学生在你的课上如坐春风,渴望你、学习你、向往你、敬佩你。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谈吐文明,行为儒雅,待人谦恭有礼,衣着整洁,做事果断,作风民主,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些在学生面前更是一种文化表现和文化影响力。

  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出来的,只有在做中才能落到实处。学生也只有参与了具体活动,有了具体经历,才会生出内心的体验来,文化才有可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终有一天开出花朵来。

  三、达到一个“育”字在校园里,能持续对人发生影响的是它的文化。有一句名言:“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高科技一打就垮,没有自己的文化不打自垮。”用这句话来对照现实,不难发现这样的问题:学校有很好的教学环境,可办学时学校总也形不成自己的特色,产生不了让学生期待留恋的东西来。原因还在于我们现今的学校没有形成其真正的校园文化,没有用真正的文化来育人化人。育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久入芝兰之室闻其香。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成年累月,持之以恒,形成一种氛围,形成特殊的文化“香味”,使学生自自而然感觉到、感受到、认同、内化,将我们民族的道德准则、价值取向、文化成果,变成自己的精神血肉,然后带来校园里的一切今天与昨天不同,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到了这个时候,文化就成了我们师生的一部分,不论走遍天涯海角,不论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文化都会成为内心的擎天大柱。学校也会因了文化的融入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人文起来

  四、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一个“人”字。优化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主体、学生发展;赋予教师职业以新的内容,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这些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而且体现了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尊重人、关爱人、培育人、发展人。一要“眼中有人”。学校领导不是高高在上的“行政长官”,而是教师发展的忠实“服务者”;教师不是充满师道尊严的“教育者”,而是学生发展的辛勤“引路人”。二要“事中有人”。在处理学校事务时,要充分看到事中包含的人的因素。要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将人和事和谐统一起来,用事去感化人、激励人、促进人。总之,一个农村小学校长只要下功夫抓好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就能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学校的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是新时期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以及如何构建等几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校园文化和谐发展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潮流,作为文化积定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学校,理所当然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建立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快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一、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校园文化是学校灵魂,是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文化氛围,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一是引领师生成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训校风等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它时刻影响着师生成长的道路和方向。二是规范师生行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护着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是激发师生活力。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从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激发师生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共同奋斗。一言以蔽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校在快车道上健康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操作中,少数学校往往忽视校园文化的内涵价值,使校园文化在轰轰烈烈的表面下偏离了其真实的面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学生的教育忽视师生的共建。不少学校对校园文化内涵认识比较模糊,对校园文化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只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是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方法之一,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重要作用,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育人作用的发挥。2、注重物质的建设忽视精神的熏陶。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这是每所学校都应该共同追求的。但是,有的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环境的美化,一味强调校园环境和娱乐文化,忽视了精神熏陶这一最为本质的东西。3、重视刚性的制度忽视人文的关怀。一些学校着重强调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其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宿应该是使每一个生命个体尽可能实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这就要求学校应以人为本,关注每一环节,提供更多让师生互动和展示的平台。

  4、关注短期的行为忽视长久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可是,在实际中,仍有少数学校未考虑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以及发展趋势,没有能够统筹规划和系统安排,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三、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1、制定学校规划,加强文化重建。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是探索与启蒙还是宣传与灌输?是培养独特的有批判性格的个体还是整齐划一的听话的好学生?校长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成百上千师生的幸福。因此,加强学校文化的重建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当前可结合“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学校发展作贡献”这一主题,从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办学条件、办学目标、教师素质、学生教育等方面出谋划策,修改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拟订富有现代气息的制度文化,通过座谈、讨论形成共识,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明确办学思想,让所有教师都能“现代”起来。2、科学规划校园,注重文化品位。学校文化的创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最显性的内容,也最容易实施和改善。但并不是有了显性的物质、设施就有了文化,而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将学校隐性文化的价值标准、精神生活融入其中。在改建和新建校园时,要突出人文与科学、历史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之既有艺术景观的感受,又有育人的体现,既能反映学

  校历史,又具有时代特征,力争让每一方墙壁都能说话,让每一处景点都给人以启迪。当然,在建设学校物质文化时绝不能脱离实际标新立异,要本着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这一主旨精心布置,倾心打造诗韵校园,着力构建诗意人生。如我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在地面上画了许多方格,引导学生跳方格、扔沙袋,这就是“地面文化”,学生同样兴趣盎然。

  3、优化学校管理,突出以人为本。新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主体、学生发展;赋予教师职业以新的内容,关注教师专业发展。这些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而且体现了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那就是尊重人、关爱人、培育人、发展人。一要“眼中有人”。学校领导不是高高在上的“行政长官”,而是教师发展的忠实“服务者”;教师不是充满师道尊严的“教育者”,而是学生发展的辛勤“引路人”。二要“事中有人”。在处理学校事务时,要充分看到事中包含的人的因素。要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将人和事和谐统一起来,用事去感化人、激励人、促进人。我校每周一的政治学习都安排两项内容:一是艺术鉴赏、陶冶情操,让所有教师在古典的音乐声中走进会场;二是道德建设、弘扬先进,由年级组长宣传介绍本周工作先进个人,学校通过校长赠书的形式予以表彰。又如,我校要求教师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带着欣赏走进课堂。因为,我们始终认为只有干群和谐、师生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建立。

  4、建立学习机制,形成教研文化。“文化”的价值对于

  每个人而言就是促进精神的成长、心灵的释放、思维的创生。要建好校园文化不仅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更要立足校本,想法设法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在教师中宣传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采取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学历进修、读书读报活动等;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一人主讲、众人评议”的形式,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倡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个案,生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开设“教师沙龙”和网上互动活动,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化的组织。

  5、发挥资源优势,凸现学校特色。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赖于社会大系统中,所以社会文化自然会流向学校系统,传统的价值观念可能逐渐由统一向弹性、牢不可摧向复杂多变转变。因此要以开放的眼光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物质和人文资源,通过教学、组织各类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总之,校园文化是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大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小到学校的一草一木,是教师受教育与教育学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需要全方面的配合、需要我们以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的草根情怀来经营。

篇十一: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如何让学校文化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呈现出来

  尊重文化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在两项工程建设中,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充分发挥着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尊重文化渗透,让尊重文化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1.小组文化紧扣尊重主题。首先围绕学校“尊重教育”文化主题,各班集中集体智慧,确定班级特色文化,再根据班级文化主题及学生实情,拟定小组文化:组名、组徽、组歌、组训、口号等。如四(2)班-“龙”文化班级就构建了“龙腾虎跃组”、“生龙活虎组”、“龙吟虎啸组”、“龙马精神组”“龙骧虎步组”等,让班级文化与小组文化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形成垂直统一,个性鲜明,极富特色;其次,熟悉运用小组文化。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课堂学习、学校验收、全校展示等措施,让师生熟练掌握小组文化相关内容并内化在每一堂课堂教学中,让小组文化成为激励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乐成长的源动力。

  2.氛围营造体现尊重文化。“尊重文化”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做到师生互尊、师生互学,使学生在课堂中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学习的主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

  3.挖掘学科教学德育资源。一是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二是丰富课程形式。如班会课、活动课、社会实践课等,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

  4.教学评价体现尊重精神。一是将人文教育内容加入评课标准,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按照“有机渗透”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评价;二是把教学民主、教学细节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评课内容,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尊重爱护学生,是否符合课改要求。

  尊重文化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推器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将班级管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点来抓。

  1.学校尊重文化布局为班级文化提供了养分。校门外十多米长的

  “楚风楚韵”和“学校发展”文化长廊彰显了“尊重教育”文化一隅,

  校门口“尊重托起心灵”六个烫金大字更是彰显了学校尊重文化的核

  心;校内理念文化栏排列有序,绿树成荫、盆景争艳,假山、喷泉,

  优雅、清新。由红、绿、蓝、黄组成的教学楼,象征着作为炎黄子孙

  的楚才人,在五星红旗和红领巾的辉映下,畅游知识的海洋,永葆青

  少年的朝气。楼顶“求真、求善、求美、求乐”的校训高悬、醒目,

  给人警示;楼层主题文化展板、温馨提示和作品展示让人如沐春风;

  操场四周围童趣的壁画及多种游乐设施等,让校园处处弥漫着尊重的

  气息。

  2.其次班级

  找准切入点,创建一班一特色尊重文化。一是在尊重教育德育模式的

  统领下,各班确定特色文化的班名、班徽、班风、口号、公约、班主

  任寄语等系列师生认可班纪班规制度,并以显形的方式呈现在教室最

  醒目处,成为整个班级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二是各班特色文化

  阵地。教室内除了学校统一的文化布置(即教室前方,悬挂国旗、学

  风:愿学、会学、乐学、善学;右下侧为阅读吧;教室横梁悬挂教风:

  尊重、赏识、唤醒、激发;教室后墙悬挂:做最好的我;左侧为信息

  吧,右侧为工具吧)外,每个班级还有五块阵地版块(包括教室外墙

  阵地)为班级特色文化展示区,如**化班级,展示学生写、画、剪贴

  或收集的有关龙的作品等。内容是一月一更新,学校组织检查、评比、

  反馈,充分凸显“每一个学生能展示,每一面墙壁有灵性”育人功效,

  让优美、高雅的班级环境美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3.尊重之星学生成长手册。多年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尊重之星学生成长手册》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引导学生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环境四个纬度入手,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提出了明确的行动指南,根据目标细则,对照学生的一言一行坚持每月评比,评出班级尊重之星和学校尊重之星,并进行宣传奖励。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星级班级”、“文明餐桌”评比,要求学生“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队站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把学放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更重视师生的精神文化活动,结合教育教学主题创设多种教育活动,如特色活动“四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传统节假日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极大丰富师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尊重文化成为教师发展内动力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教师的发展,因此,我们把教师发展放在首位来抓。

  首先,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师发展目标。其次,针对教师发展目标,学校从教师岗位、师德、教育教学管理、教学业绩、突出贡献五方面不断完善楚才教师绩效考评细则。三是找准切入点,抓好师德管理文化:1.根据高效课堂实施管理中,学校自拟三个小课题,全校教师人人参与;2.形成培训学习机制,每周二下午为教师业务学习或政治学习;每月末周四下午为“我的看家本领”班主任论坛,促进教师学练相长,自我发展;3.每月一次“两项工程”专题集结,形成《尊重月刊》期刊。四是成立考核组织机构,有两项工程主管领导负责,依据考核细则采取有组织、有机制、公开、公正、公平的教育教学量化考核,采取自评与班子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五是根据教师绩效管理考核方案,落实好奖励、激励制度。

  我们的校园较小,唯有挖掘每寸土地、每块墙壁的教育功能,打造精品;我们的生源虽来自四面八方,但师生积极上进,精神富有。走进楚才小学能让每一个“当局者”真切感触到、体会到、领悟到来自校园每个角落尊重文化的芬芳。

篇十二: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小学生核心素养论文如何渗透校园文化

  概要:打造班级文化,有一定的规范准则,但也有许多地方是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的。各种项目的设计、布置、制作等,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以学生为主,班主任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肯定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班规的方式可以创新,在班集体里要遵守什么规矩,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提出,形成公约。执行班规的方式也可以创新,不是传统的班主任管,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引导学生根据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出建议,为纠正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出点子。通过学生管学生,群体管个体,形成良好班级舆论,加强学生的管理和自我管理。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营造校园育人氛围因地制宜、因生而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育人的作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选取生动感人的题材,采取形象化的方式,以达到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打造整洁校园,学会责任担当

  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品质、行为习惯、精神状态等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校园更是如此。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校园,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丰富师生的审美。在“创强”春风吹动下,校园变得美丽多姿,各具特色。然而,把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好只是环境育人工作的前提,要利用校园环境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得真正把学生当作学校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与中懂得责任,学会担当。

  1.参与设计

  学生的能力远比老师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很不相同,老师们喜欢的认同的,学生们未必喜欢认同。我们在建设校园的时候,有一些细节,比如阅读角、小标语、装饰图案……不妨让学生参與进来。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美术课、实践课等,举行比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图画或者文字表达出来,评选优胜,择优采用。在丰富学生的学科学习的同时,更能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和热爱。

  2.参与管理

  教职工是学校的管理者,但一所学校如果单单靠教职工来管理,管理力度是不够的,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参与管理更能迸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我们可以让学生竞争上岗,成立各种管理小组,投学生所“好”,冠以各种学生引以为豪的

  “称号”,如管理校园秩序的,叫“纪律监督员”;管理校园卫生清洁的,叫“环境小卫士”;管理校园图书角的,叫“护书使者”……每个小组由专业教职工带领,制定管理制度,教以管理方法,赋予管理权限,加以纪律约束。让学生会管、乐管,以能管理好校园为豪。

  3.参与维护

  校园的维护工作是繁琐的,我们可以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维护工作,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轮值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比如植物园的修枝剪叶,图书的粘贴修补,草坪的打理……当然,这个维护,不是简单的放任自流。每个实践活动,都聘请有专业知识的义工,或者由本校老师担任指导工作,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如不同的植物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图书修补技巧等。先学会方法,再参与实践。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也懂得了校园建设的不易,明白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公物、爱护校园。

  二、打造特色专栏,学会学习生活

  整洁美丽、井然有序、育人功能强大的校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专栏,学校往往会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拟定各种主题,利用校园的角落设置一些供学生学习的宣传专栏以及活动场所。但不是所有的设置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如有些学校,学校里学围棋的学生并不多,下棋的时间更少,却花费大量资金建有围棋长廊;有些学校,宣传专栏内容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且长时间不换……这些形同虚设。要打造具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特色专栏,应该注意两个“有”。

  1.有用

  有用是指专栏选择的内容能对学生起到教化作用。这个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校年度教育教学目标进行选择。针对小学生特点,校园里可以设置“学习墙报”,以学生感兴趣的环保、科技、生活小知识为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面,增长见识;设置“成果展示角”,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书画作品、手工制作作品、科学小发明等,促进学生爱学乐学,有学习的榜样;利用走廊、空地设置“班级植物种植区”,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可以教会学生植物知识、学会观察,还可以激发学生爱心、培养学生爱环境爱生活的品质;设置“反思角”,促使学生自我检查、反思,从而学会自我管理……

  2.有效

  有效是指专栏设置的方式能引起学生共鸣,起到教化的效果。要做到有效,就要避免呆板,以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如“成果展示角”,赏心

  悦目的展示比简单生硬的展示更有效果,利用墙壁、壁架等,添加学生喜欢的图案花纹边框,凸显展示的作品,把展示角塑造成美的景观;“班级植物种植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认养盆花,照顾花草,写观察日记,为花草画像,贯穿学科学习。就是古训、标语、行为习惯提示等,这些看起来比较枯燥的东西,也可以采用有趣的方式,如把行为习惯要求喷写在阶梯上,每次学生上楼下楼都可以看到,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提醒……通过多种方式的转变,可以使专栏教育功能最大化。

  三、打造班级文化,学会合作创新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硬文化”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具体表现为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如书画廊、图书角、班级内外悬挂的标语等。“软文化”相对“硬文化”,是一种隐形文化,如学生行为规范、学习风气、班级的制度舆论等。对于班级文化来说,“硬文化”和“软文化”同等重要,打造班级文化,要做到“软”“硬”一起抓。

  打造班级文化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

  1.竞争中彰显合作

  竞争与合作不是对立的,往往是有竞争才有合作,班级文化建设也一样。学校围绕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各种竞赛活动,如设计班徽(班名、班口号)比赛、制作班级墙报比赛、教室布置比赛等,通过班与班的竞争,可以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增进学生间的了解和信任。在班级里,也可以成立各种学习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各种竞赛活动,如作业评比、课堂纪律评比等,在竞争的同时,开展同学与同学间、小组与小组间的帮扶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班级舆论,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与人共享、团队合作的品质。

篇十三: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中小学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对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日益重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学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校园环境与视觉形象着手,构建传统文化识别系统;提高认识.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发挥传统节日作用,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内容教学;中小学教学之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原则。

  关键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对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重视,正在大力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相关的理论对于中小学的教学之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途径方面的探讨。

  (一)校园环境与视觉形象着手,构建传统文化识别系统

  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首先从形人手,营造一个具有传统文化风格与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环境是影响教育的主要外部因素,“孟母三迁”的典故就说明环境对儿童教育盼重要性。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韵味的校园环境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条件与物质基础。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的亭台楼阁之名,对联、碑刻与牌匾之文,雕像、绘画与花窗之形,花草、树木、山水与建筑之景,都是书院教育整体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建筑、古典文学、书画艺术与传统教育,都强调由形入神而“形神兼备”,校园传统文化环境建设必须与相关的传统文化理念、办学思想、师生的行为规范等相结合。

  (二)提高认识.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重视在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抓好学校德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学校应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学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中,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并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同时拓宽教育途径,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让优秀传统文化学得有趣、贴得更近,效果更显。如在语文

  教学中渗透古诗文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古典音乐欣赏,在写字教学中加强书法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增加国画、传统工艺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学习中华武术等教学。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有三字一句的《三字经》与娣子坳,四字一句的(佰家蚴与《千字文:》,五字一句的《五字鉴》,五字与七字一句的《千家诗》与(馆诗三百首》,其中仨字鳓(佰家筵E》仟字蓟与《千家诗》简称“三百千千”,是中国最常用的蒙学教材。这些蒙学教材都是用简短韵文编写而成的,琅琅上口,便于学生诵读,学生通过读诵“三百千千”,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两千左右的汉字,就可以具备基本阅读能力。

  (四)发挥传统节日作用,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内容教学

  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内容、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续完善祭典中华民族始祖活动、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高度重视国庆节:“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各个中国地方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我们要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开辟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作为小学生课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加大相关的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力度,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中小学教学之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原则

  小学教学原则是突出3大重点——以字义为主、以事为主与以艺为主,避免说教与过多讲解。小学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字学、音韵学、基本礼仪与技艺。文字学以《说文解字》为主,详细讲解常用汉字的字义与造字法,主要的造字法就是六书——象形、會意、转注、指事、假借与象声。音韵学的教学原则是先读诵的《言律启蒙》与《笠翁对韵》,从练习两字相对开始,三四个月之后对三字,逐渐增加到能够对四字、五字与七字,便成为一句诗,最终学生就可以学会写诗与填词。洒扫、应对与进退的基本礼仪教学原则是以事为主——即以待人接物的活动教育为主,主要教学方法是行为示范法与角色扮演法。最后,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学生兴趣开设琴、棋、书、画、武术与女红等技艺教育,主要通过模仿与临摹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传统艺术与传统工艺,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郑辉,骆志煌.中学历史教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行动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0):7-9.DOI:10.3969/j.

  issn.1674-5582.2014.10.005.

  [2]于伟峰.”概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106-110.

  [3]张阳.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4,(3):

  50-55.DOI:10.3969/j.issn.1004-454X.2014.03.008.

篇十四: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

  渗透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能够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塑造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身心的协同发展大有助益。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有效路径,希望能够优化德育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使之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渗透

  引言:小学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了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有大量的负面消极言论,再加上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给小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已经势在必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合渗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德育教育予以常态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将正能量传递下去,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与渗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达成立德树人目标

  优秀传统文化给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事迹,用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生知道中国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等美德铭记于心,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促使学生从小就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将由此得以实现。

  2、强化了小学德育教育效果

  以往小学德育教育过于枯燥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通过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极大的拓展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无限想象。学生会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主动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精髓,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相对更高,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3、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残酷的抗争史,蕴含着无数的血与泪,正是因为先人的奋勇拼搏,不屈不挠,才有了我们今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借助小学德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他们将会勇敢的同不良社会现象作斗争,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改变生活,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渗透的有效路径

  1、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选择合适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可以大幅提高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小学教师应该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充分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能够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时信手拈来,带领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进行有效的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将会有正确的理解。比如说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品德时,可以引入《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就集中在短短的三十个字中,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想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接下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父母都为他们做了哪些事,自己又是如何进行回报的,引导学生孝顺父母,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鼓励学生在家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生将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容易分散,沉闷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感到毫无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消除学生的叛逆心理,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将会得到显著增强。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有着一定的必要性,给学生创造真实情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会端正学习态度,焕发出高度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时可以播放有关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影视作品,让学生知道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革命英雄是如何与侵略者斗争的,他们的奉献与牺牲捍卫了国土,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他们光辉的形象和慷慨激昂的话语会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学生对祖国抱有崇高的热爱之情,愿意向革命先烈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壮大奉献终身。

  3、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毋庸置疑的是,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宝贵财富,而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借助他们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理解德育教育内容,会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助推作用。以《朱子家训》为例,在教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会勤俭节约,抵制浪费行为,须知爱惜粮食人人有责,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尤其是在资源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我们今天的浪费可能会加速资源能源的枯竭,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将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予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在学校开展光盘行动,形成文明用餐的良好风气,尊重劳动者的辛勤成果,可以培养学生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将勤俭节约牢记心中。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着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应该注意传统文化氛围的创建,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得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熏陶,自觉学习优秀的诗书礼乐,逐渐增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学校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譬如说孔子文化节、古诗比赛、古典文学诵读等,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另外,新媒体时代下要积极拓展德育教育阵地,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可以通过建设德育教育平台,利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以此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和创新的伟大壮举,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注入了勃勃生机,需要小学教师能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教育素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学校也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致力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优质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雪婷.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6)

  [2]尹燕高.论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8(02)

  [3]陈晔.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

篇十五: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一、小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与作用

  小学校园文化是指在小学校园内能够体现出来的有关校园氛围、精神、环境以及文化等的综合形态。该文化主要以小学校园作为其地理环境和区域,由校内校长、教师以及其他管理者作为文化建设的主导,有学生做成精神文明受益主体,以校园、学生以及家长三方共和为一体,使小学生的道德精神、行为以及思想等均得到优化,并使之形成稳定的道德与文化意识,成为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综合全能型人才。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在现有校园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开展德育课程等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自我意识,但对于小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来说,这些教育远远不够。小学校园文化决定着小学学校的未来发展格局,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小学校园的建设水平,因此想要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水平,需要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一方面通过结合校园文化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氛围和道德水平,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渗透的形式将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可大幅度提升德育教育水平,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效果,减轻教师压力的同时能够利用校园力度提升各方在德育教育中的参与性和作用,是全面提高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1.创设德育校园环境,突出德育教育效果

  校园文化不仅包括校园环境外显文化,同时也包含校园精神内涵文化。而想要打造出具有高道德水平、高精神理念的校园文化,则需要必须及时打造外显文化,利用一目了然的形式直截了当地将校园文化体现出来,既能够让观看和校园内的成员充分感受到校园文化带来的感官冲击,同时能够受到氛围感染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动感受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能够在完美地与校园外显文化相结合的同时提升其灌输效率,达到渗透目的。

  一方面,校园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校园外显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明确其渗透目标的同时根据现有校园环境进行规划与创设,在以校园中小学生为主要渗透主体为前提的条件下对小学校园中的物质形态、载体、环境等进行合理设计与策划,可加强对校园内绿化的建设,增加花草树木,并由校方教师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打扫等活动,使小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了解到绿化对生活、对学习的重要性,并培养其保持良好卫生的习惯,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

  另一方面,除了校园外部环境以外,还需要对教学楼等教学内部环境进行德育渗透。可通过增设各个学科宣传栏,包括艺术、环保、科学等,并在所有学生能够经过的地方增设宣传板报,例如走廊、教学楼主干道等,并由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班级内部增设论坛、名人画像以及文化展示台等,将德育理念和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学习与身处的环境全面结合,达到处处皆为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

  2.创新小学校园制度内容

  创设小学校园文化时不仅需要将其环境进行打造与优化,同时也必须结合先进校园建设理念和现代化,并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对校园相应制度内容进行创新与优化。一方面,校园领导人员在制定相应制度时必须以我国教育法等法规制度为基本前提,坚持在我国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加强对小学校园内部环境与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保证利用强有力的手段加强对教师、学生以及校园环境的硬性制约,保证校园内部运行的稳定性和有秩序性;另一方面在建设、创新制度时必须加入相应道德规范标准,并考虑到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与道德标准底线,针对学生开展制度时以鼓励、激励为主,以道德教育为辅,并要求所有教师与学生必须在遵循制度的前提下達到自我发展,确保所有小学生在校园学习期间能够感受到完整、优化的校园文化,并在其中充分接受道德教育,提升自身道德观与自我认知,提升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

  3.增加校园德育文化活动

  针对小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不仅需要科学开展课堂教学,同时也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性格、心理等特点丰富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各类有效、有趣的综合活动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的基本目标,因此,想要进一步加强小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教育的渗透融合,则可以通过丰富校园内各类活动实现。一方面,院校方可根据我国各类传统节日和历史开展相应校园内活动,例如定期在校园内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爱国歌曲才艺展示活动等,或根据节日开展党的生日庆祝活动、儿童节文化活动等,既能够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带领学生参与其中,又能够利用各类文化活动带领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发展,提升学生的爱国思想,达到德育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可根据学生体质条件等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例如植树活动、集体运动活动等,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体制进行提升,同时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放飞青春,同时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全面打造出具有高道德水准的综合性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需要对校园环境、制度等进行创新与优化,更需要结合小学生具体特点对校园内各类活动进行增设和丰富,使小学生的小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升校园文化水平,达到全面优化德育教育水平的目的。

篇十六: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景泰中学办学思想渗透在巴学园文化中景泰巴学园的的核心理念:“自主体验个性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又总结归纳出:色调“红、蓝、白”,校旗:…校徽:…校歌:…我们的校园文化也体现了发展生命个性,打造激情校园。为落实“自主体验个性发展”核心理念,我们正在大力把理念变成行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一、强化办学理念,促进师生发展日常工作中,景泰中学领导班子意志多于认识,社会影响多于理性思考,要使学校工作有所创新,就要追求认识多于意识,理性思考指导办学行为。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1、打造学习型校园,推进师生共同发展。我校建设开放式图书馆并启用,提出“把墨馨园变成学生的乐园”的理念,组织学习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学习,加深了教师对办学思想理解,拓展了思路,并制定了将每周三作为学校学习日的制度,在学习中产生教育智慧;为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室建设,我校存书达五万多册,主要是学生自己喜爱的书、教师专业发展书籍和上百张光盘,并于2011年开始组织学习,我校还启动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书的题目:《窗边的小豆豆》,书的内容以“培育和谐师生文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主题,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快乐学习的现代中学生,书中由多个故事构成,是适合师生共读、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沟通感情的一本好书。师生学习热情很高。景泰巴学园还陆续举办了一些师生论坛,并要求学生进行海量阅读,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2、推进语文、英语特色教育,打造特色教育科组。学生自编自演语文英语方面的作品,这样对老师的启发很大。为推进语文、英语特色建设,我们即将制

  定语文、英语特色标准,开展英语组“口语大赛”,语文组社团等等带动整体语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二、张扬生命个性打造激情校园

  激情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可以提升自信,激发灵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的潜能,极大地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要培养名师,铸造名生,打造名校,就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培养育广大师生的激情,有一支富于激情的教师队伍,培养一群富于激情的学子,创建一种激情文化,鼓励激情的课堂教学,让校园生活激扬飞越,创造出一个激情燃烧的校园,提升生命个性质量。1、打造激情校园,构建体育文化。学校提出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享受学习”,就要认知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人,把教育看做是追求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这些作为理念,如果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而没有将这些先进理念内化为思想来指导行动的话,先进理念就变成大而空、虚而假的装饰了,很难体现出学校教育教学的特色。有时,我们也要走出常规的认识和行为误区,对过去许多看似合理的东西重新反思,在关注学生成长方面多做文章。因此,每年10月份,我校将举办每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传统田径模式有其优点,但缺乏创新。因此,我们设立运动会主题为“身心健康,彰显个性,激情校园”,因此体育组在筹备校运会中体育组老师为落实这一主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如常规田径竞赛项目,师生共同参与项目,增进师生感情项目,学生征集自组团体项目,学生个性表演项目,班级群体性参与项目,培养合作意识项目,挑战校园吉尼斯项目等,并用标语、条幅彰显班级文化建设,创新运动方式,打

  造激情校园。在筹备过程中有益与激发师生的想象力,调动工作和学习热情,使校园成为师生的乐园。每年3月份根据学校团队的建议,结合每年一度的植树节的到来,我校积极开展校园绿化活动。组织学生去社区植树,从选地、挖坑、栽树、管理,学生全程参与,植树后还将举行仪式将把树分给学生志愿者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另外还在学校操场一角自制了一些生物迹象的标识,组成一个小型生物地理园由生物组负责还将对学校这些标识和植被树立标识牌,既提高师生生物知识,又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教育作用。2、突出年级职能,实施公民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做一名心怀梦想的好公民。一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公民教育、德育主题教育。4月份我校实施的学生公民道德系列主题教育,一是在学校德育教育屏幕中表彰、引领,树立师生典型,提出规范要求,发布年级活动开展情况;二是在教学楼楼廊上,把学期年级德育主题:传承孝悌、成就自我和德育分主题感恩系列挂在楼道上,让学生每天耳濡目染,显示年级管理特点。公民教育最有特点的是初三年级,在级会上对号的行为表现予以表扬。每年清明节,我校将要求学生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去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辈业绩,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3、落实学生主体,推进个性发展。厚重特长教育基础,通过学生社团,依靠学校师资,组建特长兴趣社团,为开发特长规模搭桥铺路。根据我校条件,景泰巴学园组建了现阶段可以运行的两个学生精品社团,一是墨星文学社社团,二是。。。社团,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经过选拨确定了几十名学生参与,制定了活动章程,每月将开展一次活动。并根据学生兴趣,组建了学生兴趣班,拓展了

  我校特长教育的基础,同时践行了学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快乐学习”的办学思想。三、谋划校园建设,打造特色文化我校校长在关于校园文化建设时提出:“创品牌学校,要求体现学校独有形象,体现学校发展特色”。本学期我们学校的行动指南“以人为本、至精为尚”和核心理念“自主体验个性发展”,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景泰巴学园极力发展生命个性,打造激情校园,一走进学校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在学校的正墙上的三尊浮雕,中间最大的一幅,。。长,,宽,内容是我们最骄傲的伟大建筑—长城,并在上面雕塑我们的办学理念“。。。至精为尚”,左边是:立精英风范、创精品强校,右边是:办学思想“立于信、精于思、敏于行。……学校整合学校闲置用地,在校园最角落处,大胆开发,把闲置的仓库,老鼠栖息的地方建设成学生车马园,耳目一新,学生通过棋类活动,提升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出门到门卫处一是玉兰树,二是绿色植物园,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墨馨园、弈趣园、心语园等等。校园文化时时皆教育、处处皆教育、人人皆教育、事事皆教育,只要我们有这种理念,就能指挥我们的行动。

篇十七: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我们开展的第二课埻有吅唱队舞蹈队书法小组美术小组话剧社青语时报数控兴趣小组电工电子制作小组计算机维修小组ppt制作小组手工编细小组羽毛球活劢小组等这些兴趣小组对学生都是免费开放的学生可随兴趣选择参加授课教师都是我校相关与业教师担当这也体现了我校全员育人的模式

  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凝聚力的源泉。良好的校园文化就是建设一个可以引导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一个大的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充分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发挥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尤其是新生,学生们从一个学校进入到一个新的学校,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管理方式,让同学们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班级内部不够团结,班级凝聚力较差。课堂纪律较差,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等等。这时候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可以很好的引导新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存在这样的问题:

  1、对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养成不够重视。

  2、作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也十分重要,这部

  分教育还不够。

  3、组织的活动,德育教育不够深入。

  三、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议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活动为引领,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

  1、对学生进行学校规章制度、校园文化的介绍,增强学生

  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尤其是新生,新生初来乍到,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校园文化都不是很了解。

  很容易由于冲动而犯错误并对学校的管理产生不认同的逆反心理,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让学生尽快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校

  园文化十分重要。

  2、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首先就要注重每个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却不容乐观。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等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应该在我们和我们的学生身上继续传承。

  我们学校把德育的重心放低,从学生们最基本的行为习惯,比如:如何走路、如何吃饭、见到老师要如何做等等抓起,效果比较显著。我们从一年级新生一入学就加大对他们的德育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比如:我们学校的每面墙都贴有警示、激励的话语和一些规章制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熏陶和教育,刻提醒学生们。在我校的学期德育计划中,每月都有不同的德育教育主题,学生们根据学校德育主题,对班级墙报进行布置设计。

  包括:德育园地、优秀作业、班级活动、主题墙报等内容。工作

  有布置,有检查,每月由学生会组织对班级墙报进行评比,并公示。我们还会时常举行一些知识竞赛、和各种活动活化这些知识。

  当然,在这些背后还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和管理,比如,学生们在宿舍的表现和在教室的表现每一项都是和学生自己的考核、班主任、任课教师、宿管教师的工资挂钩的,这样对学生和老师也是一种督促。

  我们学校注重全员育人,就连门卫、保洁员在遇到学生出现不良

  行为后都会及时制止,不留给学生一点松懈的机会,实现对学

  生先由他律再到自律的一种转变。

  我们要

  3、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

  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始终以职业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提高的,而是在我们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循循善诱、逐渐渗透的。从点滴做起,从每一日的坚持中积累。

  比如说,我们始终贯彻学校抓问题点的思路,严抓学生出勤,使

  学生平均出勤率达到98.5%。我们在每个班级的黑板一角公示

  学生出勤情况并与班级考核挂钩。其实,这一点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是细致入微的,我们时刻以企业人的标准要求学生,首先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不迟到!我们不仅要培育出优秀的技能人才,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还有我们在车间和机房,也始终以企业“6S'管理来严格要

  求学生们。比如:车间里的工具从哪拿的放回哪里去,机房里下课自觉摆放好鼠标键盘等等。从这一点一滴的教育我们始终坚信可以滴水石穿。现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我们学校受到人保局领导的肯定,我们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4、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班级是学生们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所以班级环境建设非常重要。从每天的值日工作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卫生好习惯。给大家一个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班级每个月根据学校的德育计划设计班级板报、德育园地、学习园地。选取写字、画画较好的同学成立了板报小

  组,每月精心设计为班级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

  5、营造课堂文化

  老师们上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文化,也是营造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好动、叛逆心理强,所以上课之前我们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寻找他们喜欢、能接受的授课方式,尽量减少单纯讲授理论,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练结合让学生们多动手,来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手能力逐步加强。

  上课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老师应该及

  时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比如:在课堂上,有的同学有时会交头接耳、趴桌睡觉等等,这些是中职生最常见的问题,老师简单批评效果不会好,还会经常出现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其实在冷静下来之后她们也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也很后悔,就是老改不了,或者改了也不能持久我的做法是:用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去逐渐代替以前的不好的习惯。其实这句话说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则很难。首先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每件事的不同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事情让学生坚

  持去做;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反复,老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再则你要沟通各方面的关系配合实施。这种做法

  的效果一

  旦出现,能长期有效,学生也会终生受益。

  6、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相比较呆板的政治说教,学生们更喜欢丰富多彩的多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学生们比较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我校为学生开展了内函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宿舍文化活动。这也是我们以第一课堂为主线,第二课堂为两翼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方式。

  我们开展的第二课堂有合唱队、舞蹈队、书法小组、美术小组、话剧社、青语时报、数控兴趣小组、电工电子制作小组、计算机维修小

  组、ppt制作小组、手工编织小组、羽毛球活动小组等,这些兴趣小

  组对学生都是免费开放的,学生可随兴趣选择参加,授课教师都是我校

  相关专业教师担当,这也体现了我校全员

  育人的模式。宿舍文化活动有宿舍制度知识竞赛、叠被子比赛、

  内务比赛等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更重

  要的是我们通过第二课堂和各种活动活化了德育知识,寓教于乐,将理

  念、规章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大量丰富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爱好,对建设积极向上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职业院校永恒的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需要每个师生共同努力的,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努力就能更好的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篇十八: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

  范玉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强化。如何实施德育教育,途径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然校园文化的德育渗透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群体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总和,通常包括自然环境、人际环境、文化建设以及规章制度、校纪校风等。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促进、约束、规范等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如果我们致力于营造高品位、有特色、多样化的校园文化,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就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这种自然美是打动人,感染人,从感情上引起人爱慕和激动的力量。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刘勰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说明自然美在审美者的心灵中能激起美感,产生影响。当你走进花园般的校舍,看到校园道路整洁、绿草如茵、楼房整齐、窗明几净,你还会随地吐谈、乱扔纸屑果皮吗?这就是自然美的魅力。现代研究表明: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是记忆的重要条件。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氧气充足,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绿色有利于保护视力,还能减低噪音,消除疲劳。古诗云:“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为语文及其他文科教学提供意境和素材,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和道德情操,是“一部立体的多色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苏霍姆林斯基语),是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最好校本教材。

  宿城一中的校园环境不可谓不美:庄重、威严的学校大门和一进校门的林荫大道向人们昭示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道路两旁的标语牌、警示牌,时刻教诲、鞭策着一中的每一个学生;校园内绿草如茵,百花争艳,亭台水榭,假山喷泉,小桥流水,鱼戏鸟语,相映成趣;教室内外伟人画像高悬,锦言荟萃,激励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严格操守,勇攀科学高峰;不断更换的读报栏、宣传标语、条幅、展板,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学校大事,关心时事政治;培菁报、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橱窗展示一中风采和学生成果;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多彩……,生活在这样的校园环境里,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受到陶冶,德育的渗透作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以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书法、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演讲、讲座、展览、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学校气氛,也可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影响其思想品德。学校要为学生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发展个性提供条件和机会,寓教育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活泼、开朗向上的精神风貌。

  另外,由师生员工构成的人际环境是比校园自然环境更为重要的育人环境。和谐、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客观、公正、理解、抑恶扬善的集体舆论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建立尊师爱生、平等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德,就能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

篇十九: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P>  如何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摘要】校园文化作为无形的德育课程,它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本文试探讨如何充分激活校园文化,营造色彩缤纷的人文校园,发挥校园文化对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环境howtocarryonthemoraleducationusingthecampusculturetheseepageliuyinran【abstract】thecampusculturetakestheinvisiblemoraleducationcurriculum,itisaffectingstudent’sthoughtpersonalcharacterandthepsychologicalqualitybysomekindofuniquelatentfunction.howdoesthisarticletrytodiscussactivatesthecampusculturefully,buildsariotofcolorhumanitiescampus,displaysthecampusculturetobeinfluencedbywhatoneseesandhears,themoraleducationfunctionwhichtotheteachersandstudentsinfluencessubtly.【keywords】thecampusculture,nurturesthepersonenvironment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心理认知转化过程,一个渐进的道德情感升华过程。如果我们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

  无形的德育氛围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渗透,德育效果将事半功倍。校园文化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育人环境,以期实现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感化,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1.美化校园环境,改善育人环境学校的整体建筑造型、教室设计、文字标牌、宣传版等,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每一种视觉元素都是一个德育元素,它们能使师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环境育人”已是教育界尽人皆知的教育信条。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都直接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理念。因此,我们要从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建设校园文化。1.1学校的各种建筑物包括教室、宿舍、饭堂,试验室等,设计与其他建筑不同,要同时能创造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氛围,进而让人愉悦身心,能动地陶冶学生的情操。1.2学校标牌、橱窗、校旗、校徽等如果运用醒目、美观的造型文字、图案、色彩来表达,很容易让学生留存深刻印象,从而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块标牌都成为无声的语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校教育。宣传展版、照片等具有形象鲜明、一目了然的视觉元素作用,有更强的情感冲击力,能使学

  生了解到学校各方面的宣传信息,又能享受视觉上的美。因此,宣传展版、照片比文字标牌更传神、生动。

  1.3校园环境建设做到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的合理布局、建筑物的装饰、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通过花草树木、名人塑像、橱窗、宣传栏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校园内栽树木,种花草,修剪花木,天天打扫公共场所,使校园里地面无纸屑,厕所无臭味,墙壁无涂污。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绿化基础上,还要十分注意校园的美化,精心搞好花草树木的搭配和修剪,使校园里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创造出优美的自然景观。在环境点缀上要体现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审美观。在教学楼和教室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名言警语,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俗语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学校应该强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约之以规”。实践证明,严格的校规校纪,可以促进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学校要狠抓“教风”、“学风”、“师德”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工作。这些制度方面的校园文化,对全体师生来说,既有一定意义上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又有强大的号召性和感召力,它以文字、条约的形式

  出现在师生面前,实际上就形成了师生在学生生活中的“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的检验标准,它对师生良好品德的塑造和正确习惯的养成起着导向作用。

  3.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一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正确舆论引导人”,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3.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与教育通过广播播音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社会法律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让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3.2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的作风是关键,在学校各项工作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其次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作息时间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尚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勤奋读书,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着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3.3开展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推荐访问:学校日常教育中怎样渗透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渗透 日常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