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10篇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10篇

时间:2022-11-08 14: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10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2020年,由“合伙员工”的走红,合伙就业首次进入大众视野。随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社部等部门随之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鼓励新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10篇,供大家参考。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10篇

篇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2020年,由“合伙员工”的走红,合伙就业首次进入大众视野。随后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社部等部门随之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鼓励新就业形态和合伙就业。2021年,政府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再次强调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拓展新业态合伙就业渠道。“找合伙”平台针对人才端打造专属合伙式就业服务,形成职业与成长相结合、薪资与能力相匹配的优选模式,为人才解决理想就业与现实就业两者之间的冲突问题。

  什么是“新业态”与“新就业形态”?新业态、新就业形态,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

  新业态,是指基于不同产业间的组合,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跨界等所形成的新兴商业组织形态。

  新就业形态则概括了我国劳动市场中,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导致的就业模式、工作模式的巨大变化。简单来说,新就业形态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出现的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模式。

  目前,新就业形态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稳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范围广、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点,不仅可以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能促进经济有序恢复。“找合伙”平台将会积极探索“合伙式就业”这一新型模式,为企业以及求职者提供高效、便捷、准确周到的服务,同时利用营销手段扩大“找合伙”品牌的知名度,达到积累用户资源,实现战略化盈利。

  “新就业形态”与合伙就业有何关系?新业态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源于“互联网+”,是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新就业形态就是,越来越多的工作模式逐渐变得灵活,工作场所和时间不再固定,工作流程也跟随结果导向而变化。众多新就业形态不断出现,灵活用平台也应运而生,并经受市场的考验。新业态下形成的各种“平台型用工”,正作为新的就业业态迅猛扩张。找合伙通过帮助年轻人达成合伙式就业,充分发挥个人职业价值,实现职业生涯的高效管理与突破。强化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是重点除了支持、鼓励新就业形态和合伙用工,当前的政策也一再提出要强化合伙就业的保障,还有完善和规划灵活用工行业的法律盲点。可见,国家对合伙就业的鼓励支持的态度不会轻易改变,同时会更加重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和整个行业的规范。

  

  

篇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写作交流)新经济新业态基层党建调研思考建议

  只做精品新经济新业态基层党建调研思考建议一.X新经济产业现状几年来,X紧密结合建设发展实际,聚焦特色小镇.大数据产业.商业综合体.生命健康产业园等一批已落地或达成落地意向的,项目,积极探索如何在新经济新业态条件下开展党的,建设工作。通过实地考察创新空间.中国供销农产品物流园.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的,建设情况,与项目负责人.党员.一线工作人员谈话,深入了解了新经济产业结构.机构设置.产业功能及党组织现状等情况。一是以旅游行业投资及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为主的,必爱旅行网,以打造全国首家最大的,地图大数据交易中心和西北地图云基地的,中科宇图两家企业已落地办公,但党员数量不足,目前尚未建立党组织;二是华为云计算中心主体完成,挂靠于管委会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三是新农商大市场有限公司已成立党支部,但组织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四是广州冠昊生物科技公司规划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服务新经济企业的,创业孵化中心基地以及大学生创业创新小镇等项目正在建设阶段,流动党员数量较多,目前,由项目负责单位党组织负责流动党员管理。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新经济组织党建主责主业意识不强。党的,观念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是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前提。新区新经济产业目前均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技术支撑,不断加快提高新经济产业带头作用,在领导和工作人员配备方面,往往顾此失彼,导致新经济组织领导普遍专业技术较强,管理能力不足,进而导致党的,观念淡漠.组织弱化.纪律松弛,主动抓.带头抓.自觉抓党建工作的,意识不强,改革创新精神不足。

  (二)党建工作资源缺乏,工作方法滞后。目前,新区新经济产业规模较小.发展不稳定,从业人员少.流动性强,相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组织,管理体系不够严密,没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党务干部等资源支撑,导致党组织丧失自主开展党建工作的,资源基础,严重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新经济组织不能有效的,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按部就班国企党建工作方式,出现党建业务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

  (三)党建工作与企业利益关系上存在矛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想追求可持续发展,达到利益最大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实行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而新经济业态具有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特征,企业党组织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高增长,往往集中全部精力,不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不愿分配资源到党的,建设,干部

  

  革命精神.斗争精神.创业精神不强,存在不敢担当.不愿负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问题,导致党建工作举步维艰。

  三.加强新经济新业态党建工作对策与思路(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高履职能力。“言教不如身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加强对新经济党组织领导的,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见。要在基础的,组织生活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建立党建联络员制度,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建立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加强“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对党建工作的,各种信息及时跟进.及时传递.及时处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加强党员自身素质和队伍建设。新经济产业党组织开展活动,一定要把党的,思想观念.组织观念.行为观念和价值观念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不断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例如,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专业知识,比学习.比创新”的,“双学双比”活动;围绕产业结构,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演讲比赛,开展各类以党组织生活为主题文体娱乐活动,把红色文化贯穿到新经济产业的,各个领域。

  (四)创新活动载体和工作方法,建立新经济组织党建保障机制。新经济组织党建目标的,达成和功能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活动载体和工作方法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

  根据产业规模.组织结构.经济形态等实际情况科学创建活动载体,合理运用工作方法。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把党开展建工作中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新经济党组织力量集中起来,建立党组织建设保障机制,使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步学习,党的,

  

  方针和企业文化共同宣传,党员管理和人才建设齐抓共管,要不断激励先进.激发动力,在新经济党组织中树立一批先进典型。5

  

  

  

篇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新形势下对于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思考

  2江苏省泗洪县重梅灌区管理所223900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事业单位的光荣传统,是事业单位的“根”和“魂”。近年来,事业单位党组织紧密融入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但是,当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特别是建筑事业单位中,还或多或少存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整体党建工作的提升,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因此,文章站在新形势下国有建筑类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角度,从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现实需要出发,尝试进行研究分析,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创新党建工作的载体,推动国有建筑类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党建;策略引言

  当前社会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事业单位思想政治认识层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事业单位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做好事业单位基层党建工作必不可少。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能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积极作用。

  1加强事业单位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各方面要齐心协力,不断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要用协调发展的思想来开展党建政工工作,使其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当前,中国事业单位想要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就必须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从事业单位发展与基层党建的关系来看,要始终站在发展的高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事业单位基层党支部更适应时代的需要。事业单位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成为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管理者要树立先进的工作观念,重视有效落实的方式,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解决,规范党建政工工作,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变化,党的组织结构、事业单位的政治工作也要与其同步,通过不断分析现阶段党的建设和事业单位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关系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工作中,提出新的工作课题,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创新,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只有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为党建政工工作的开展提供完善的保障政策,才能促进党政工作水平的提高,完善党政工作的内容。

  2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策略

  2.1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我们在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时,要做到全覆盖,在进行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时,将其纳入事业单位建设的重点之一,要将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党建工作的投入。首先,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围绕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考核、审查等工作,注重工作绩效,营造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事业单位和基层党组织的共建。其次,密切同群众之间的联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向上反映群众的合理诉求,为群众发声,了解群众的意愿,吸纳群众的建议。最后,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健全党务工作队伍,做到知人善用。

  2.2创新党建政工工作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党建政工工作的要求,传统的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以参观、组织活动、政治宣传为主,但传统的互动、访问等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首先,在当今时代,党

  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可以整合和借鉴先进的、与事业单位实际相契合的工作形式,从而积极创新政工工作方式,全面优化党建政工工作流程。其次,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完善政工工作方式,为员工打造完善的信息化政工工作平台,以促进事业单位员工更好地参与党建政工工作。最后,创新党建政工工作、紧抓时代脉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因此,必须对事业单位政工工作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从而强化事业单位党建政工工作的有效性,基于此,事业单位应转变传统观念,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与文件规定,应用“互联网+”党建工作方式,提高党建政工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开展多元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3创新管理体系,优化考评模式

  加强事业单位顶层设计,一方面突出“法定”地位,完善事业单位章程中对党组织的明确定位和职能,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把事业单位党的组织体系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之中,实现党的领导与事业单位决策经理层在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上高度融合,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以组织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视基层党组织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思想引领作用,推动事业单位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突出“同步”要求,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将党的基层组织与经营管理性组织同成立同运行,将党建工作载体与评先夺杯同创建同评定,将党建工作成效与经营业绩成果同考核同兑现;最后要强化党建考评,在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细化国企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同时将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结果纳入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评,与选人用人、绩效薪酬、评先评优等工作紧密挂钩,确保党建考核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2.4信息化大平台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运用到创新事业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来。事业单位内部可以建立工作大平台,通过在线视频和电子文件等手段,随时随地开展思想学习。构建讨论平台,一些新感悟或者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及时在平台上交流讨论。

  2.5加强群众监督

  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是提高基层党建政工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首先,应畅通监督反馈渠道,为群众监督提供良好的条件。针对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意见箱等渠道进行反馈。其次,应制定与完善群众监督落实机制。政工人员在整合、分析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要按照落实机制对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保障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与实效性。

  2.6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党建质量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快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促进党建系统、生产经营系统、文化系统、员工队伍系统的聚合协同。以素质培养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教育,做好职工职业意识和专业业务培训工作,提升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以民主建设为主线,重视工会组织的合理化建议和职工群众的切身感受,尊重职工意见表达权利,维护好职工各方面权益,形成民主团结的浓厚氛围。

  结语

  事业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想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进行工作创新。我们应把握住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努力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工作体系。为了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服务事业单位和个人,我们的创新工作还要继续,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朱贺滨.如何创新事业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J].管理观察,2019(33):27-28.

  [2]徐晖.创新事业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8(22):226.

  

  

篇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新业态促进高质量就业感悟心得体会

  近年来,伴随着新业态的发展,众多新职业应运而生,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这些新职业中,有的已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如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有的已具备一定规模,如数字化运营师、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师等。同时,社区团购团长、版权购买师等新职业仍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动因所在。从“六稳”到“六保”,就业问题均居首位。稳就业保民生,除了要多路并进地“稳”存量,还应多措并举地“创”增量;目光既要放在传统行业,更要放在新业态上。壮大新业态,就能拓宽就业路。

  不断发展壮大的新业态,孕育了众多就业岗位。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以新就业形态出现的平台企业员工达到623万人、同比增长4.2%,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约7800万人、同比增长4%。蓬勃发展的新业态,还催生出了依托互联网平台独立工作的新个体经济。新个体经济是“草根创业”主体,是吸收就业的主力军。新业态有巨大的岗位创造能力,在拉动就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新业态促进更高质量就业。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显示,直播主播的月平均收入接近1.5万元。新业态新模式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增加弱势群体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技能发展。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新就业健康发展。灵活就业、共享用工等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行业规范、社会权益保障等问题如何破解,备受关注。在新就业形态下,相关从业人员对企业的从属关系依旧在经济层面存在,但工作的兼职性质导致其在组织层面上并不属于平台企业,“公司+员工”的模式正在向“平台+个人”转变。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劳动关系形成挑战。特别是共享用工模式,利用创新思维实现了跨区域、跨工种、跨企业的突破,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更大挑战。有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帮助灵活就业人员顺利加入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按照相关规范实现与他们劳动价值对等的权益保障。

  当前,新业态已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要不断发展新业态,不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岗位,让广大就业人口拥有更多更适宜的机会、更美好的生活,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篇五: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推进新业态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心得体会

  推进新业态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心得体会数字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类新业态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日益庞大。

  新业态就业群体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是劳动关系不够规范。由于工作方式、地点、时间等相对灵活,从传统角度难以界定新业态就业者与企业的从属关系。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用人成本、规避法律责任,甚至不与就业者签订劳动合同。

  二是劳动权益保障难。我国现行劳动保障法律的适用,以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具备劳动关系为前提,新业态就业群体因劳动关系不够规范,相关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三是发生劳动纠纷维权难。新业态下企业用工模式复杂,一旦发生纠纷,就业者或将面临维权困境。

  保障新业态就业群体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总书记强调,“新业态虽是后来者,但依法规范不要姗姗来迟,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因此,要积极探索推进新业态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现实路径。

  --规范劳动关系认定,加强企业用工责任监管。劳动关系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基础。通常,劳动关系的确定以书面劳动合同为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从属性关系。而在新业态用工模式下,劳动者的这种从属性并不明显。为此,应在促进新业态行业发展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之间寻求平衡点,尽快完善新业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要引导新业态企业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合理约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等事宜;人力社保部门应针对新业态企业劳动用工特点,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并联动相关部门加强对新业态企业用工的监察力度,督促企业为劳动者缴存社保、提

  

  供劳动保护,切实从头维护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尤其要增强数字化监管能力,依托“互联网+监管”等系统,实现监管数据跨地区、跨部门共享。

  --适应新业态用工特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数字化时代全面到来,需要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其适应新技术、新经济发展。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制度灵活性。当前,劳动者可分为传统的强从属性地位劳动者和新业态下的弱从属性地位劳动者。对于前者,应严格按照既有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保护;对于后者,则要在社保模式上推陈出新。比如长沙市在建筑行业推行劳动者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突破了“劳动关系”的捆绑。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的职业伤害问题,可以探索采用商业保险模式进行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方便新业态就业群体快捷享受社会保障。应创新社保管理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打破市州政策壁垒,优化社保转接程序,使各地社保互联互通、灵活便捷、转接顺畅。--多举措畅通维权申诉渠道,为新业态就业群体织牢保障网。一是开通“绿色通道”。整合劳动监察、调解、仲裁力量,构建快捷、便利维权机制,探索“一窗受理”模式,优先受理新业态就业群体的劳动维权事宜。二是简化申诉流程。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办在线服务,最大限度降低申诉成本,减轻新业态就业群体的维权压力。相关职能部门可通过人社系统网站留言、“12333”维权热线和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充分听取新业态就业群体的诉求并及时予以解决。三是拓宽救急渠道。可在社区设立法律援助站点,由律师驻站工作,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拟等服务。新业态就业者也要注重增强法律意识,善于通过法治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篇六: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促就业工作的措施研

  究

  摘要:近十年来,高校应届本科生规模一直呈现高速递增的态势,2020年全国大学应届本科生就读人数平均约为874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0万,增幅已经达到了4.8%,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预计今年大学应届本科生的规模和数量还将以每年50万的平均速度进一步增长,为我国也迎来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新挑战,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这是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重难点。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就业工作与高校党建工作有工作目标一致性、工作内容交叉性、工作效果互补性的关系并结合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择业实际情况问题进而提出以觉建为抓手,多措并举做好广大高校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党建促就业就业形势学生党员党建工作

  一、背景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感。”文件又强调:“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建全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教师觉支部、学生党支部特别是研究生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党建工作来推动我们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效解决方法与有效途径,那么这个问题不仅解决了学校、家庭、毕业生个人等各个岗位的难题,而且对党和国家整个经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指导意义和深远社会历史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高校大量的扩招,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涌入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相对紧张,就业岗位与毕业生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现状还会进一步的扩大。

  (一)对未来工作期望过高。应届生对目前就业形势和自身认识不足所导致。大多数应届生认为在大城市里工作,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有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专门去工资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的单位去应聘。

  (二)就业依赖心理强。目前大学生有“等、依、要”的心理状态。据了解,大学生长期待在“象牙塔”里,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害怕走出去,希望有父母师长的帮助,或者人云亦云,根据身边同学朋友的就业去向来决定,因此不能及时准确的把握就业机会。

  (三)就业信心不足。一、大学生接触社会少,害怕与自己的同事或者上级发生冲突,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际来解决问题;二、有些学生并非是从名牌大学毕业的,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与同级别的学生去竞争,或者认为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不扎实,综合能力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影响自己的工作。

  (四)学生党员未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是学校中的先进分子,是学校党组织与广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党员能否保持先进性,积极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起到关键作用。在求职就业方面,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在求职心态和求职技巧方面一样,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三、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

  由于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主要更侧重于培养大学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两者之间看似没有联系,具体体现为各个就业工作中活动项目的高度一致,但之间却息息相关,具体表现为工作目标的一致性、工作内容的交叉性工作效果的互补性

  (一)工作目标一致性。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就业工作都为学生的学生成长和就业成才,综合素质而发展,为社会提倡优质人才,所以二者具有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二)工作内容的交叉性。高校党建工作在选择优秀积极分子时,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学生的成绩是否达标,当生自身素质是否达标,学生对学院、学校的的贡献力度等等。当然,用人单位在选聘应届毕业生时,同样会考虑学生自身的素质、为人处世、思想先进性这些方面来考虑,所以,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就业工作具有工作内容的交叉性。

  (三)工作效果的互补性。高校党建工作能够通过学生党员的培养来促进全体学生就业目标得到合理地实现,学生党员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就业引领带头作用,以自己的高素质来带动整体同学的共同发展。此外,大学生就业的合理落实与实施有助于为我们的党建工作开展一些方法性的支撑和典型案例的借鉴,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党员就业发展的基石上,找出我们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四、党建促就业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加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转变思维方式,鼓励、引导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以下几点就业方法:

  (一)以学生党支部为突破口,开展就业服务讲座。以学生觉支部为突破口,针对不各个年级的学生开展就业服务讲座,从学生入校开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导大一新生转变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对大二、大三的学生着重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比如:认清就业形势、提高自身能力等等;对大四学生着重对求职技巧、面试技巧、面试礼仪来进行培养。开展多种就业交流专题会,鼓励、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二)积极开展追溯性调查工作。党支部主要负责对应届本科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跟踪和调查,通过QQ群、电话、微信等方式来对应届本科生毕业生来进行

  跟踪调查,并对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答疑解惑,真正地为学生服务,使学生融合到社会中。

  (三)加强理论学习,发挥教师党员的引领作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基础,培养各种专门的人才,使学生顺利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党员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站位,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武装头脑,知识指导正确的实践,用自身的道德情操来影响学生,发挥引领作用,增强服务意识。

  五、总结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性工作,以“党建促就业”为突破口,把学生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的联合起来,这不仅稳定民生,稳定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对高校的党建工作也起到一定的推动。

  项目编号:19SKSZ068

  项目名称: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项目来源: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

  参考文献:

  [1]党建促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目标-以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建工作为例[J].张彦.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

  [2]“党建+"模式下大学生就业促进路径研究[J].魏浓,魏星,阳巧,王瑞奇.智库时代.2019(02)

  [3]高校基层党建与大学生就业工作融合的路径探索[J].倪杨.江苏商论.2019(09)

  

  

篇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党建促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新目标——以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建工作为例

  张彦【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这对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课题.新形势下,如何使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就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就业形势以及对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的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提出以“党建促就业”推动党建工作的优质发展.【期刊名称】《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0)013【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党建促就业;就业形势;学生党员;党建工作【作者】张彦【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湛江524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1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但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不断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发挥学生党建工作的感召力、渗透力和战斗力,这是摆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近几年,由于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倍增,2014年全国有727万高校毕业生,创建国以来新高,再加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农民工、城镇下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涌向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而招聘岗位数的巨大降幅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从总体上看,就业市场呈现出青睐有实习、实践或技能培训经历毕业生的特征。据51job人力资源专家分析,有过2年工作经验或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比没有的人求职成功机率大3倍。在各大招聘会上,更多的企业除了要求应聘者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应聘者的性格、礼仪等也逐渐成为其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二、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1.就业期望值偏高。不少毕业生对面临的就业形势和自身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就业目标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大企业。他们认为大城市的就业环境质量高,大企业就业岗位声誉待遇好,不愿意投身中西部中小城市。同时,工资待遇要求与市场不相符。有的大学生认为工资低、福利差的企业,不利于个人发展,专去工资高、待遇好的单位面试。作者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问卷调查,对湛江师范学院2014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524份,回收有效问卷524份。结果显示,在择业地区的选择上有48.7%的学生首选珠三角地区,而愿到粤西地区的占15.3%,其他中小城市的仅

  占9.9%;在期望的薪金要求上,选择2000-3500元的毕业生占39.5%,35005000元的毕业生占41.8%。这都说明大学毕业生的眼光很高,对自己的期望值也很高。2.就业依赖心理强。有的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表现出一定的依赖心理,总希望父母师长来决定,或者根据身边同学的就业取向来决定,因而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就业机遇。3.就业信心不足。高校大学生多数接触社会少,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的毕业生因为觉得毕业院校不是名牌大学,所学专业不是就业市场上需求的热门专业,或者认为自身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综合素质不高,加上遭遇多次求职失败而在求职中缺乏信心,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最终影响就业。4.就业中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在就业的各个环节上,学生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先锋表率作用,跟普通学生的求职心态、技巧一样,没有真正体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三、“党建促就业”的含义和意义“党建促就业”,就是以“建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争创优质”的工作思路,以“学院党委统筹规划,各学生党支部协调组织,专任教师联系推荐,党员骨干参与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和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使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相辅相成,和谐创新发展。1.“党建促就业”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就业思想和观念。大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的表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导向、激励和矫正作用。通过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觉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与到支援西部计划、援助山区计划中,到基层、到艰苦的地区、到艰苦的行业去建功立业,从而转变大学

  生惧怕困难,“等机会、靠关系、要政策”的消极就业观念。2.“党建促就业”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建促就业”,采用分工协调工作来形成系统的党员管理模式,树立学生党员不仅组织上入了党,思想行动上也要入党的意识,强化对学生党员日常行为的规范,提升学生党员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3.“党建促就业”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党建促就业”,学生党员积极主动走出去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亲自参与并带领同学们进行提高交际、创新、运用知识等各个方面能力的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就业优势。四、“党建促就业”的具体做法及其成效就业是学生之本,服务学生就业既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又是就业工作的落脚点。由于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委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坚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困,把抓好党的建设与促进学生就业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党建促就业”活动,使党建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优质发展。1.加强党的宗旨意识教育,明确毕业生基层就业方向。理论是实践的向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建工作是指导高校就业工作的思想灵魂。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这也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最好标杆。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委通过培养、培训、考察和谈话,教育学生党员始终牢记肩负的职责使命,积极参与西部计划、报名参军、到乡镇就业、到基层就业等项目,以改变现今大学生非国企、大公司不入的观念,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推动就业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2.成立就业指导自助小组,增强学生就业的主动性。以学生党支部为单位,支部委

  员为责任人,把学生党员分组成立就业指导自助小组,将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与就业指导课充分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党员加入到就业指导课的备课小组中,对就业指导五个环节知识进行全面搜索、认真阅读和逐条分析,并参与整个就业教学的全过程。商学院党委为支部组织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学生实现由“要我就业”到“我要就业”的转变,增强学生就业和主动性和积极性。3.创建“三考四训”工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应对就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就业市场的新特征,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党委创造条件,设置专门课室,聘请专人辅导,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三考四训”,即考研、考证、考公务员,参与专业技能实训、商务谈判技能实训、企业管理技能实训、商务英语运用技能实训的活动。其中,专业技能实训活动已成功举办七届,每届参与人数均超过学生总人数的60%,党员参加人数100%。学生党员率先垂范,凭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优异成绩,其中有大学生ERP沙盘企业模拟对抗赛全国亚军、广东省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投资经营大赛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省挑战杯一等奖等。几年来,“三考”率和质量逐年提高,学生英语过级率始终名列学校前茅,党员过级率高达80%,多个班级学生过级率超过90%,个别达10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争相录用,就业率从2008年的92.4%提高到2013年的99.8%。4.实施党员“三个十”行动,创新就业推介活动形式。商学院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在师范院校中设立、以非师范专业为主、学生毕业大多走向企业的学院,这些因素都使得学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够,学生对企业了解不够。为了给就业工作提供充足的资讯保障,商学院党委实施党员“三个十行动”,即要求每位学生党员在大学期间最少走访十家企业、咨询十个人力资源部门、采访十名企业家,向企业积极宣传商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收集人才需求信息,推荐优秀毕业生。目前,学生党员已走访了300多个企业和企业人士,填写并回交了1000多份采访报表。党员“三

  个十行动”,提高了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加快了推进就业信息的传递工作,吸引了更多的企业主动与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形成学院、企业、学生“三位一体、互动共赢”的格局。5.拓宽院企合作渠道,增加毕业生就业途径。一是通过开拓长期、稳固的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就业等提供了良好平台的“预就业”机会;二是在巩固已有实习基地的前提下,发动学生党员开展“服务百店”活动,鼓励他们到湛江的各店铺进行调研、见习、当义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三是建立企业“座堂制”与“拜访制”,定期举行“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应聘演练厅”“跳蚤市场”等品牌活动,聘请著名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来校宣讲,通过他们的艰苦履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企业管理经验,来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自主创业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目前,商学院已与沃尔玛、中国移动、湛江恒逸酒店、北京2688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8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6.启动“党员帮扶就业”工程,推动毕业生全员参与就业。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商学院党委对每位党员做好就业帮扶援助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明确每一位党员做好就业的了解、宣传、教育、统计工作的责任;二是成立党员就业责任小组,划分责任区,负责就业信息的传递和毕业就业的跟踪;三是党员“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双困生”,帮助他们坚定信心,稳定心态,通过发挥学生党员的社会关系和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帮助推荐实现就业,从而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五、“党建促就业”的努力方向1.在党建工作的各项培训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就业工作和党建工作一样,不应是从大四才开始重视的,还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在党建工作的各项培训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对就业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首先,国家提倡支

  援西部计划,鼓励学生下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这是一种就业的趋势,也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就业模式。将就业模式融入党建培训课堂中,能更生动形象,更为学生所认识和接受。同时,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学历、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将社会现状融入党建培训课堂中,将考研、出国深造、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加入培训课堂教育,能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增强就业指导思想的可接受性。2.促进党建和就业工作人员的互相沟通和合作。许多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人员和就业工作人员是两支不同的工作队伍,平时工作上的交接点也比较少。我校运用座谈、共同组织学生活动、论文交流等形式,促进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人员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从而对党建和就业都有更多更深的认识,提升自己工作领域的发展和创新。针对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和高校党建的工作目标,作者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党建促就业”的具体实施,作者感到,高校党建工作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以“党建促就业”为突破口,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把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实现了就业率稳定、就业质量提高的目标,对高校党建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参考文献:[1]张勇志,刘永吉,李玉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党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7).[2]马丹,胡飞君.浅论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知识经济,2011(9).[3]陈灿芬.高校就业工作创新与拓展的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6).[4]崔桂花,崔振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7).[5]傅亮.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9).

  

  

篇八: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为新就业形态创造更大开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异军突起,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从业人员规模迅速扩张,形态种类日趋多样,推动劳动力市场发生深刻变革。新就业形态因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的作用日益凸显。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开展报告〔2021〕?,2021年平台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达7800万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新就业形态对稳就业、保民生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不仅保障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缓解了局部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帮助大量低收入家庭稳住了生计,成为稳就业的“蓄水池〞、保民生的“稳定器〞。新就业形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建立在工业化和工厂制度根底上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推动传统就业方式“去组织化〞,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的附属性特征。从开展趋势看,后疫情时代,全球将迎来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将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和企业形态,重新定义就业方式。我们要顺势而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创造更多新就业形态增长点。完善新就业形态的扶持政策。现有的就业扶持政策如稳岗返还、就业补贴,以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为前提,尚未延伸覆盖到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平台。鼓励支持新

  就业形态开展,需要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扶持和补贴政策。比方,对于就业容量较大的平台,可研究主要依据从业人员就业时间或劳动收入情况给予补贴。加强对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现有职业技能培训以拥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为主,对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就业人员覆盖范围较为有限,也缺乏针对性强的培训工程。鼓励支持新就业形态开展,需要突破劳动合同条件和职业目录限制,开展针对新就业形态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补贴。探索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障制度。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传统就业方式设计的,特别是城镇职工社保体系由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构成,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往往只能以个人名义参加社保,客观上加大了缴费负担。鼓励支持新就业形态开展,需要研究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缴费方式和缴费基数、比例、年限等,并适当降低费率。鼓励用工平台与保险公司创新商业保险缴纳方式,如按单缴纳意外险、重疾险、商业医疗险等,并尊重劳动者对商业保险方式的选择意愿。同时,积极研究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通常收入按单计算、工作时间自主、劳动场所不固定,劳动者与客户通过平台进行交易,与平台的劳动关系附属性不强。平台企业与从业人员或签订效劳合作协议,或通过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呈现灵活复杂的用工形态。鼓励支持新就业形态开展,需要研究确立适合新就业形态的新型劳动关系,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开工时、劳动定额、最低工资等多样化劳动标准体系,更好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就业质

  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作者为国务院开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篇九: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关于构建毕业生党建与就业互动体系的思考——以武汉轻工大学党建与就业工作实际为例

  余华琼【摘要】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是高校亟待解决的两大主要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高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党建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思想与政治保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文章从探讨两者的关系出发,分析如何形成以就业为载体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建立以毕业生党建为核心的就业工作新格局,推动毕业生党建和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期刊名称】《科技创业月刊》【年(卷),期】2017(030)003【总页数】3页(P79-80,86)【关键词】党建;就业;互动体系【作者】余华琼【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267.6毕业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仅是党在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高校教育发展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高校就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社会需求变化,高校毕

  业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日益凸显,如何建立起两者良好的互动体系,给高校党建和就业工作带来了新思考。保持党员先进性,尤其在就业的关键时期,如何卓有成效地发挥党员的先进示范及带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手段,促进毕业生党员充分高质量就业,并发挥其在就业中的示范、榜样与导向作用,成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思路;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凸显的矛盾及成功范例也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自我调适和积极完善提供了努力空间。高校就业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时效性快、工作量大等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指导、求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就业服务、就业安全及文明离校等,如何切实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毕业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就业值得深思。分析武汉轻工大学党建与就业工作实际,大体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毕业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的融合互动意识不够,有效结合不足;其次,毕业生党支部建设和党员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良性循环没有形成;再次,党建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协调性不强,接洽度不高,效果不明显。如何利用好毕业生党组织和毕业生党员这两个有力的抓手,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大力促进广大毕业生实现理性就业,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一项重要课题。2.1平行关系理念高校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协调发展、既彼此促进、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关系是平行关系。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部门与党建部门要切实加强业务沟通和信息往来,互通有无,互为补充,相互提升。在党建工作中需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要不断完善党建工作,促进党员就业;在就业工作中需创设促进党建的指导

  体制,不断巩固其政治与思想堡垒作用,不断推动两者的融合、互动与发展。两者之间的机制与体制的建设需立足当下,建立长久性的考虑,逐步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利用,推动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持续长久地发挥党建工作对促进党员就业的积极作用。构建持续有效的机制是两者互动的理想状态和长远目标,对促进毕业生党员就业、完善党建工作创新意义重大。2.2全程教育理念大学生党员意识的树立,党性观念的增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针对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全程教育才能实现。根据党建工作的任务和党员自身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需加强以下五项教育: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入党后的预备期教育、转正后的经常性教育、毕业前的就业专题教育和离校后的跟踪教育。积极分子的教育要注重党的意识的萌芽和入党观念的初建问题;预备期教育以理解党员的义务与责任,明确权利及各项党内管理规范为主要内容;转正后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为契机,抓好组织、纪律、作风等几大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骨干带头作用的发挥;毕业季的党建内容则应结合就业政策与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专题教育,实施率先就业引领就业风尚;离校后的跟踪教育要以落实组织关系、报告成长动态、完善组织接转,正常交纳党费,加强沟通反馈为主要内容。同时课通过优秀校友回校招聘、举行“党员面对面”,“党旗向我看”等活动,不断巩固在校的全程教育成果,夯实就业实效。2.3管理服务理念就业与党建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理念,可从创新组织设置、构建网络平台、融合工作内容三方面着力。设置党组织和就业部门对接的综合机构,以毕业生党员管理为主,两个职能部门监督指导的形式开展工作。针对日常党建与就业的具体工作,实施“三个结合”,即实施学校政策宣传与就业专题宣传相结合;实施党组织关

  系接转与毕业生就业派遣相结合;实施毕业生学籍档案转接与入党材料管理相结合。这样,既可充分无缝对接具体工作,又可通过加强两个部门沟通协调充分发挥集体合力。通过创建网络管理与服务平台,开辟毕业生党员学习专栏,一方面及时上传方针政策、社会学校热点、党组织制度文件;加强对求职、应聘材料的学习、沟通与交流,热点关注的动态监督和指导,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微信、微博、QQ及手机APP、飞信等模式加强党员教育,通过加强教育管理双向促进就业和党建工作良性互动。3.1信息统计作用毕业生党支部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建立党员信息库,切实加强其信息整合和统计功能。加强党员信息统计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党员信息库资料的完善,奠定毕业生党支部管理与服务的基础;同时也能确保在就业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和引导,为就业服务、推荐等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毕业生顺利就业,可以为党支部塑造典型,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于总结,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党员信息库起到了充实其就业材料的积极作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议将毕业生的专业学习成绩和毕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动态纳入到党员信息库中,为党员的教育、考核及评价提供详细的支撑材料。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方式去考核毕业生党员的优势,用人单位在选人中存在盲目追求党员身份的现象。若考虑将专业成绩及党建工作中的思想汇报、联系人谈话记录、支部生活会发言以及在就业实习实训过程中,能全面反映其好学、敬业、乐于奉献及勇于担当等优秀品质,在党员信息库中合理分配相应分值及权重,这将使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更具科学性、完整性和合理性。3.2沟通反馈作用毕业生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还可以在沟通反馈上着力。例如,把就业期望与党员入党动机两两相结合比照反馈真实情况,通过了解毕业生在就业地域、性质及行业等情况,充分考察其面向基层艰苦行业、地区的就业意愿,来考量并不断端正其就业

  价值观。还可把党课与就业指导服务系列活动相结合,把思想汇报和就业状况相结合。在党课中加强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就业择业教育、求职技巧、就业思想教育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就业论坛、就业心理讲座、诚信就业及安全就业教育交流会等,分享就业经验和优秀校友报告会,把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和主题党日活动与其有机结合,通过搭建载体和阵地开展各项活动,强化毕业生党员的党建管理与就业教育的双向互动。3.3榜样示范作用毕业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具有表率作用,同时也是联系师生的桥梁与纽带,扮演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角色,如何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身份优势及作用,能有效促进毕业生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双提高。毕业生党员通过自身的积极就业、理性就业与率先就业,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毕业生党员通过把自身的求职就业经历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与分享,把个别突出的事例树立为典型,对于在毕业生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毕业生党员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也能及时反映到就业工作人员中,以使其能更加完善就业和服务工作,最终能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3.4朋辈帮扶作用在高校党建及就业工作实践中,普遍推行“朋辈辅导和帮扶”,鉴于毕业生党员与普通学生有着相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面对同样的求职及生存的压力,容易产生“同理心”和“同情感”,可以考虑通过“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一对一”、“一帮一”的就业主题党员系列活动,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及工作上一一对接帮扶,不断增强其党性意识和责任担当,通过系列活动把毕业生党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与党性锻炼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结合起来,不仅发挥了党建促就业的积极效果,同时实现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的接洽融合与良性互动。3.5多级合力作用

  建立“学院—党支部—就业服务中心—毕业生党员”多级合力的就业信息链,全面开展党建与就业工作。组织党建和就业工作人员,通过运用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强相互沟通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对毕业生党员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教育管理,将毕业生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努力开创毕业生的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的互动与双赢局面。

  【相关文献】

  1孙慧敏,由保状,张安涛.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两促进”“双提高”的工作新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1)2郑新瑜,钟明荣.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党建问题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1(5)3郑秋娟.以党建为抓手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2)4陈倩.以就业为抓手促进高校毕业生党建的途径探析[J].教育前沿,2010(7)

  

  

篇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加强党建工作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摘要:在进入经济发展新时代中,国有企业需要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起着思想指导作用,加强党建工作,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支柱作用,在关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方面占据支配地位。因此,新时代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时期,而党建工作作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坚强组织保证和思想基础,必须不断加强。国企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强化党的建设,助推国有企业进行高质量的转型发展,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党建工作;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引言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新时期的改革工作虽然需要围绕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展开,在国有资产监管、股份制改革、职工激励约束等方面采取对相关改革措施加以落实,但由于国企改革本身就是以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因此面对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要想在改革过程中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要发挥党的重要引领与指导作用,做好企业党建工作,而对于国企党建工作的相关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意义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各类思想文化交融,而广大职工则很容易被思想文化所影响,甚至部分员工会在负面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产生错误的思想。因此,在企业发展中所开展的党建工作,不仅满足企业发展建设要求,也对企业职工思想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企业的党组织与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

  展背景下,加强企业的党建工作是企业改革的重要研究问题,通过以德育人,以德发展企业,加强企业发展的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企业的党组织是实现党建工作、优化党建工作的主要群体,在工作实践中通过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向企业职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党组织要深入基层员工群体中,加强党组织在基层职工中的凝聚力、领导力和号召力。

  2加强党建工作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

  2.1更新党建工作观念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想在改革过程中做好党建工作,推动整个企业实现创新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对自身的党建工作观念加以更新,提高对党建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使企业各级党组织能够有效开展党建工作,并将党建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从领导管理层面来看,企业领导干部、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对党建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展开深入研究,正确看待党建工作与新时期国有企业发展间的关系,并对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强调,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2.2加强企业党建活动的创新与实效

  加强党建的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实效性是新时代下党建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和地方不断推进国企国资改革的新时期,国有企业更要高度重视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初步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国有企业实际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如何创新开展党建活动,结合实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对策建议。一是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打造符合企业特色的建党品牌,提出具体的党建工作目标,关键是党的建设必须要深入一线、下沉基层,如建设类企业应将党的建设深入工地一线,可以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各个重点项目设立临时党组织,将建设、施工、监理等各参建方的党员凝聚在一起,共同学习,互相督促,依托党建合力,攻坚项目建设。二是积极开展结对共建。不同企业之间开展结对共建,不仅能加强企业对外交流,还能优势互补、互促共赢,促进企业中心工作。

  比如城投企业与国有银行开展结对共建,能很好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助于该企业抢抓市场机遇,落实直接融资工作,从而助推企业的转型发展。三是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将党的建设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同步推进,党建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共同开展,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职工的归属感和参与度,有助于提升建党工作的实效,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2.3创建多样化基层党建活动方式

  企业应创建多样化的基层党建活动,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基层党建活动中来。党建活动应力求更贴近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积极探索新的党建活动方式,使党建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内容。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模范党务工作者”评比活动,树立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品牌人物形象,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激励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各方面发挥模范作用;组织党员、业务骨干、群众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各类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对党员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勤政廉政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力求党建活动形式多样化,通过参加基层党组织骨干培训、员工比赛等,提高广大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为国有企业整体工作的优质发展和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2.4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党员队伍建设

  针对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一系列党员队伍建设问题,尤其是社会基层党员队伍的一系列建设问题,笔者初步认为,要想真真正正地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尤其是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已然成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更重要的是党员的相关素质。也正因如此,国有企业也要着重考察党员的相关素质尤其是党员的政治觉悟,首先在国有企业选拔这一方面而言,国有企业需要选拔思想政治觉悟比较高的职工,尤其要注意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对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其次,国有企业要定期为党员们安排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理论知识学习活动,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一个需要我们着重注意的问题,在安排国有企业党员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理论知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耽误党员们的正常工作,也可以选择利用休闲时间或者是周末等节假日时间,统一安排党员们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

  理论知识学习活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党员们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也可以开展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理论知识学习活动,例如鼓励党员们参加相关的展览活动、网上学习活动、社会组织实践模仿活动、先锋模范学习活动等等,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高党员们的专业素养以及相关的组织能力,不断地为国有企业后续的党建工作建立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党员队伍。

  结语

  在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下,党建工作与国企发展已紧密融为一体,党建工作应紧密围绕企业全局工作创新开展,做到切实满足企业需求,弘扬企业文化,创新党建新路径,加强国企业党组织建设,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2020(11):58-59.

  [2]韩艾芳.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20(11):76-77.

  

  

推荐访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发展 党建工作 业态 群体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