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深刻领会党十八大精神,推动思政教育改革

深刻领会党十八大精神,推动思政教育改革

时间:2022-07-25 14:0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刻领会党十八大精神,推动思政教育改革,供大家参考。

深刻领会党十八大精神,推动思政教育改革

 

 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推动思政教育改革 宋建丽 (厦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361005)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是一次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 团结奋进的大会, 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号召, 全党都要关注青年、 关心青年、 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这一号召鼓舞人心, 催人奋进, 充分表达了党对青年群体的关心和殷切期望, 为做好当前新形势下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也为推动新形势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基本思路。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 增强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所提出的指导中国社会前进的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使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就是要让中国走上一条注重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道路、 注重以人为本的道路、 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进而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高度,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进一步回答了举什么旗帜、 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目标的根本问题, 表明了我们党在高举旗帜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

 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 创造、 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 不断发展; 要求全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

 这就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内涵、 特征等, 并以此为坐标总结过去, 开辟未来, 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们学习报告,既要把报告中阐明的理论观点、 大政方针、 创新思路搞明白, 更要把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悟透彻, 从而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采用理论教学、 社会实践、主题讨论等多种形式, 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

 长期实践中, 历经风雨、 艰难探索才开辟出来的一条现代化道路, 需要倍加珍惜。中国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

 只有倍加珍惜、 毫不动摇地坚持这条道路, 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结合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 积极吸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的一套新的制度体系, 其显著特征是“一元主导, 多样并存”。

 例如在经济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并存的基本制度, 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政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 多党合作的制度; 在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多样性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其中的很多新做法、 新经验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中国古代“执两用中” 的哲学智慧。

 当然, 毋庸讳言, 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还面临许多问题、 考验和危险。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真正关心学生内心的困惑,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直面学生的质疑, 采用主题演讲、 专题讨论、 课堂辩论、 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前存在的问题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 而是支流; 而且,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还要靠深化改革, 而不能走回头路, 更不能走邪路。

 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我们才能逐步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继续披荆斩棘, 不断开拓新境界。

 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树立, 这是国家之幸、 民族之幸, 更是青年一代的幸运。科学发展观为青年成长、 成才创造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当代青年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 最富理想和追求, 因而也是最有希望的社会群体,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 无疑肩负着更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作为当代青年, 在发扬“五四运动” 的“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的光荣传统时, 首先要正确地判断和认清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大局, 顺应时代的潮流, 坚持正确的方向, 以积极的态度, 扎实刻苦的努力, 抓住发展的机遇, 把握自己的命运。

 思政课教学实践中, 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引导青年学生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 用辩证的眼光观察社会发展进程并吸取经验教训, 把个人的理想实现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背景之下, 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奋发学习, 勇于担负历史所赋予的光荣使命。

 通过开展多种形

 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高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忧患意识, 积极观察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关注落后地区和贫困人民, 激发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回报社会的热情, 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生和未来的建设当中。引导青年学生要以开放的胸怀和超前的眼光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学习, 开阔视野,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树立和谐世界意识。

 90 多年前的“五四运动” 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启迪, 当代青年是“五四运动” 青年的继承者, 历史不仅记录了这种变化, 而且也昭示出当代中国青年之历史使命和责任的清晰脉络和永恒主题。

 在当代历史背景下,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站在时代的潮头, 努力促进自身的科学发展、 成长成才, 实现个人的价值, 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无疑应该成为青年一代必然性的人生选择。

 正确地认识科学发展观, 也就意味着了解了中国未来将走的道路, 也就意味着把握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成长的环境。

 作为当代青年, 应当从这个目标出发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把个人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进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二、

 坚定信念, 迎接多元价值观的挑战 当代青年富于创新精神和参与意识, 深具政治热情和政治敏感, 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 期盼着承担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

 然而, 他们大多出生和成长于改革时代, 感受着改革所带来的成效和阵痛, 面临着传统与现代、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碰撞。

 面对瞬息万变、 复杂多样的现代生活, 不少青年人在寻求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资源和意义归宿中陷入困惑, 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对理想主义和真诚信仰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人说, 我们现在已经处于“后信仰时代”, 人们的生存意义缺失, 信仰缺席, 在当下中国谈论人生信仰似乎是一件过于理想化的事情。

 然而,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 它总是关涉到意义, 而有意义的生存一定需要有某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 唯有超越现实的物欲满足, 超越自身生命的有限时空, 追求精神的提升, 才可能获得人生幸福和存在的意义, 才可能在多元的价值选择中,始终以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引领人生, 才不致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一个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百家争鸣的时代, 在一个多元和歧异是不可回避的现实的社会, 在人的多向性价值选择成为可能的今天, 青年人不应该完全抛弃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也不可能没有一个被大家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

 值。

 任何人都无法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 而任何社会都必须有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 籍以引领多元的价值选择, 在差异中寻找统合, 陶冶塑造社会成员的人格,使其能在所属的政治社群中, 有效的实现个人的生命理想, 并因此而强化和支持其社群。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

 倡导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倡导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概括, 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 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

 同时, 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 广大青年思想活动的自主性、 选择性、 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面对这些新形势、 新情况、 新特点, 我们更需要坚定不移地把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重大现实课题和长期战略任务, 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把广大青年更好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领和支配的地位。

 当代青年学习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最基本的层面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学习。

 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 作出道德选择、 确定价值取向, 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弘扬时代新风。

 因此,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 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公民意识, 确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一个底线。

 第二个层面是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代青年必须深刻领会中华民族数千年血脉相传的伟大民族精神, 并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把握改革与创新这个时代最强音, 培养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 求真务实、 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积极培养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实践勇气, 走在时代的前列。

 第三个层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利益多元化和社会意识多样化的趋势, 实践表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 最现实的利益就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奋斗目标之中。

 当代青年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教育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

 要引导当代青年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 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起来,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代青年理应是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一代, 以一种什么样的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 以对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积极学习和正确感悟为基础, 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 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始终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定格在高尚的道德情操上; 热爱自己的生活, 热爱自己的事业和岗位, 演示了当代青年健康成长所应遵循的规律, 也昭示了 和谐社会的民主公民所应具有的美德。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当代青年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正确处理理想与务实、 学习与实践、 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伦理理念, 内化成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判断的标准, 才能消解因拜金主义、 多元价值观并存所带来的信仰缺失和价值缺位, 用坚定的理想信念、 高尚的道德情操、 顽强的意志、丰富的知识, 开拓进取, 艰苦创业, 书写亮丽的青春和美好人生。

 三、 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改革, 让马克思主义亲近青年 长期以来,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社会生活脱节的教条主义、 形式主义倾向, 以至于在彰显个性、 寻求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的今天,许多青年一谈到思想政治教育, 谈到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就感觉离自己很遥远,甚至产生一定的疏离感和逆反情绪。

 这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代青年的道德社会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这些名词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 是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如何让这些内容既“入耳” 又“入心”, 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 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

推荐访问:深刻领会党十八大精神 推动思政教育改革 会党 教育改革 深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