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热门9篇

2023年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热门9篇

时间:2023-07-18 14: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第1篇国际联盟含义: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盟约中各国达成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热门9篇,供大家参考。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热门9篇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1篇

国际联盟含义: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国际联盟盟约中各国达成一致的内容包括:维护和平原则、非战和裁军原则、集体安全原则和委任统治原则等。

国际联盟:

1、背景:

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

3、总部:瑞士的日内瓦

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7、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1、活动:

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

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

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2、评价:

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2篇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①背景: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初胡惟庸专权。

②措施:裁撤中书省和宰相,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

③影响: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①背景:清初,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②措施: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③影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变化的特点:

①长期存在着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②两大矛盾斗争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集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直至丞相被废除

③个别例外的情况: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元朝以中书省代替三省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交流和融合

②消极影响

容易出现决策失误,形成暴政和腐败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专制,钳制人们的思想 ,阻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以明中期为界,上述影响:积极影响为主(前);消极影响为主(后)。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3篇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十二铜表法》

1、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查士丁尼法典

1、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

2、组成:《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总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3、影响:A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B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4篇

汉到元的政治制度

1、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①背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②措施和影响

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及其职责: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下辖六部), 执行诏令。

②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作用:

既分权,又牵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既分工,又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③根本目的和实质:加强君主专制

3、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1)措施:

①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事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

②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将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将地方税收的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2)影响:

积极影响: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①措施:实行行省制度

②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国家统一,是省制的开端。

5、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

①发展变化:

②科举制

兴衰:形成于隋朝;完善于唐宋元;僵化没落于明清。

影响:

明清以前:打破了特权垄断,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禁锢了士人思想, 阻碍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5篇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最高决策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独裁,专断。

②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没有独立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③形成原因:经济上,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为了巩固国家统一。

④变化:战国奠基 → 秦朝建立 → 汉朝巩固 → 隋唐完善 → 北宋加强→元朝发展 →明清强化

△战国奠基:

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

实践基础: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构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②皇帝制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三公及其职责:

丞相:百官之首,下辖九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④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6篇

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分封的对象和主体:王族(主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姻亲等

②分封的内容:土地、人民、爵位

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征派赋役。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⑤影响:西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破坏了统一

2、宗法制

①目的: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②核心和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③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主要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7篇

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进一步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8篇

★基础过关:

一.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皇权专制

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 ”制度;

特点:皇帝有 的地位;国家的 、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弊端:具有 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演变:以 、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二)调整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措施

调整原因:为防范宰相 ;加强统治提高 ;弥补政事繁多宰相才干不足。

措施:秦朝设丞相,以 分割其军权。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通过建立“ ”对抗“外朝”;唐朝通过建立 、 、 ,将相权一分为三;同时在门下省设立 作为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宋代设立中书门下,长官称 ,后又设 为副相,同时还设 管理军事,另设 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结果:
逐步加强,相劝被分散和削弱。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主要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 范围内,由 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察举制:

(1)含义:由 查访合适的人才向 推荐,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2)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 ;魏晋南北朝时以 为基础选拔官员。

(3)评价: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其形式都是 ,操权于上,民意无从体现。

科举制:

(1)含义:是通过 选官的制度;

(2)实施:
以后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 ;

(3)实质:是一种将人才诱入 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4)评价:破除了 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 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 风尚,有益于社会 风气的形成;从追求 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历代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

秦汉在地方设 、 两级,后增加了 ;

唐代设 、 、 ;宋代设 、 、 三级;

元代以 作为地方常设机构,全国共分 个,另外设两个单列行政区,即 与宣政院,宣政院管辖 、 和 部分地区。

元朝省级地方行政机构以下依次为 、 、 、县四级,

明代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 级。清代在地方上主要有 、 、 、 四级行政区划。

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内阁制度的形成

(1)原因:朱元璋废 职位,导致政务集中于 一身的弊端;

(2)设立:明成祖 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 机构;

(3)职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受 的太监牵制;

(4)实质:是皇帝位 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军机处

(1)设立

①原因:清朝 年间,为适应 的需要;

②权力:由单纯处理 逐渐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

(2)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 。

(3)特点:
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 的特征更为明显。

(4)影响:进一步加强了 制度;其建立与 的推行,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 。

★问题提升:

在历代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措施中,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唐代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本质区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有那三大地方性机构?分别于何时设置?元朝宣政院的设置有何意义?

中国古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上采用了什么办法?你有何评价?

元朝设行省的目的。十个主要的行省。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是什么?行省如何受中央节制呢?行省的作用是什么?元朝中书省和唐朝中书省的区别是什么?行省制与郡县制有何异同?

从察举制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法和标准来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标准呈现怎样的趋势?指出这种趋势有何作用?

你认为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什么不同?宰相制度被废除有何利弊?

★拓展延伸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皇权至上原则;(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4)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 5)宣扬“君权神授”;(6)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1)积极:

①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结束和文化在较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

①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以后,日益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②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同时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萌芽(战国)、确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发展(元朝)、强化衰落(明清)。

选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实行时间 先秦时期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时期

依据 世袭 才能、品德到门第 考试成绩

备注 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 体现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

中下层地主知识分了提供了机会

评价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三省六部制之间,职权既相互牵制和监督,又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额中央政令的失误;

(2)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是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唐朝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成熟,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评价行省制

(1)作用影响:①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政府管理辽阔疆域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制度上的主要进步之处:行省犹如听命于朝廷的十个区域性枢纽,朝廷只要控制了十个行省区域枢纽,对全国成百上千的路府州县的控制就会举一纲而万目张。十行省区域枢纽的形成,弥补了秦汉以降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或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

(3)制度存在的问题:①行省设置完全打破自然界限和地区间长期形成的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给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②行省权力过大(元朝行省制带有强烈的民族征服色彩,行省权力主要掌握在蒙古贵族手中,这些人是元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忠实维护者,很难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代表,但这要放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去理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虽然保持行省,但把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就是针对于此)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2)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

(3)官僚政治: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一方面,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官为君设,即所有官员都要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彩。另一方面是从选拔官员的程序、内容和对象,以及对官员的监察来看都是与皇帝意志相统一的。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 第9篇

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等是世袭的,并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3.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二、如何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确立标志: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这套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3.制度的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4.内部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矛盾,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5.发展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同时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和选官制度。

推荐访问:知识点 复习 热门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热门9篇 一轮历史复习知识点(热门9篇) 历史一轮知识梳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