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心得体会 > 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8篇

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2-11-04 17: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8篇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5篇  在基层工作,可以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培养骨干人才。下面给大家分享基层工作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8篇

篇一: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5篇

  在基层工作,可以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培养骨干人才。下面给大家分享基层工作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篇1

  乡镇是行政层级的末端,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有幸成为一名乡镇干部的我,工作十年来积累了一些和广大群众打交道的心得体会,现在摆出来,与万千基层干部一起分享。

  干工作既要“人情世故”,更要“坚定原则”

  基层干部身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所以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任就落在你我身上。更何况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求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名干部,就要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要是一位先锋。我们不仅有干部身份,更要有群众底色。放下官架子,摆正身段子,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上多下功夫,既要“人情世故”,更要“坚定原则”。

  我认为“人情世故”是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前提,它能让生活和工作融合,那就是要把群众的生老病痛看在眼、记在心,寻找时机多关怀、送温暖,自然而然群众就会把你看成自己人甚至是亲人。

  于是我就和群众互动,碰到问题一起来出谋划策,就会让困难越来越少、阻力越来越弱,使得政策到位、工作落实、任务完成变得轻松容易起来。但个别群众在只为个人利益考虑时也会靠近你、拉拢你,甚至收买你,要你给予照顾时,一定要会划清原则和人情的界线,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在党性原则问题上绝不让一寸、后退半步。那么你我就会得到群众信任、获得群众点赞。

  干工作既要“苦口婆心”,更要“甜嘴公心”

  群众是个大群体,各式各样的人从事各行各业,怀着各自的需求要让你我去服务,过去的“苦口婆心”工作方式和耐心不能抛弃,现在的“甜嘴公心”工作技巧和爱心更要流行。“甜嘴”是沟通时扫除障碍的利器,正如“良言一句如春风,吹进人心化坚冰”。我一是主动和群众打招呼,把群众看成自己的亲人来称呼,先尊重群众必得群众尊敬;二是把生硬的政策尽量的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出来,做到入乡随俗、如蜜如饯的语气很重要,往往事半功倍。

  但“甜嘴”如离开了“公心”这个基础,群众就会评价为“口蜜腹剑”,反污了个人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一直秉持为民为公的理想信念来涵养或调整出自己

  的好心态:“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比比下岗职人和农民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狄更斯曾言: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只要拥有一颗小小的“公心”,那么任何困难都会给你我让步。

  干工作既要“多面手”,更要“专一招”

  上面千条线,你我就要是个“多面手”,争取做个“全科干部”。几十年来我们乡镇的核心工作是计划生育和社会维稳,到现在重心转移到了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工作政策性越来越强,工作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这些事实和形势压迫你我“学习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不足”。同时,下面一根针,你我要“专一招”,争取做个“专武干部”。“专一招”专在“实”字上。千忙万忙,不抓落实都是瞎忙;千条万条,不去落实都是“白条”。所以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在“抓落实”和“善落实”上用“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坚韧及专注去重实际、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得实绩,让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群众的评判。

  干工作既要“问题意识”,更要“过程哲学”

  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在为人民服务中要有“问题意识”,更要“过程哲学”:农保地红线和农村宅基地需求、农村医疗合作与农村医疗资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养老服务、农村开发和利用等等的问题,不仅需要你我正确的去面对和思考,更要去正确的引导群众: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我们固然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

  如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一张蓝图、一个目标,让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就是“过程哲学”的最好注解。但个别干部只求政绩,恨不得什么问题都在他手中解决,开空头支票、喊夸张口号、求“一招灵”的万能良药,做起秀来是“短、平、快”,污了党员形象、害了地方发展、坏了国家建设。我直面问题,做一分是一分、做一寸是一寸,今天变一点,明天再变一点,持续地进步,让群众看到和感到发展还是大有希望的。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我工作十年,调过四个乡镇,干过后勤、社会综合治理、司法、信访、禁毒、计生、人民武装等工作,这些经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让我也获得过市级和县级的一些荣誉。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所以我还会一边工作一边总结,时刻鞭策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努力用好心态、好思维、好眼光、好身手在基层的大舞台上继续做点实事、发点热光。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篇2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平时的工作与群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认真、细心、负责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此外还需要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

  基层工作,说白了就是群众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和群众打成一片,否则群众不卖你帐,你的让他们服你,当然尊重他们是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打开,原来的我,总是坐在机关办公室,基本上很少下基层,或者说是没有,从林业局,到市体育局,再到工信委,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还好幸运的是,在工信委的时候还有过那么一次下基层的经历,说实话,这次经历,对于我之后的种种经历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与借鉴。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身经历是最好的经验”。相信这也是第一次的经历,当然也是为今后开启基层工作新局面的壮丽篇章。

  谈起基层工作,说实话,我只是个新手,虽然自己曾经就是从最基层长大的,但是很多事情自己并未全身心去体验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这些跟现实还是有区别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得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尽量让自己少走弯路,以便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每次,为基层群众做点好事,做点实事,心理上总感觉很开心,或许自己要辛苦些,每次看到基层群众纯真的笑容,都是对我的鼓舞,对我的激励,对我的最好回报。总之,我就是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更多的人快乐!

  对于基层工作,我想谈的是:

  一、放下架子,乐于倾听底层的呼声。只有这样,百姓才会接纳你,不然,可能连群众的们都进步了哦。更不说他会邀请你去他家做客,呵呵。

  二、入乡随俗,不拘一格与民达成一片。当你成为他们的朋友啦,我想很多事情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结果的哦。

  三、得学会喝酒,群众最喜欢喝酒。所以你得学会去适应,俗话说,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成为朋友的关键。当然我也知道,我是一个不喝酒的人,在学校的时候,饮料都没喝过,或许这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是现在,环境不一样啦,多少得喝点,当然这是在不伤害身体的情况下,以为只要命在,一切才会有希望。俗话说活着就有希望。哈哈。

  四、从小事做起,多多关心弱势群体,竞争激烈的社会,这部分人是最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我想这也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尽管我从事基层工作的时间还不长,但是随着在工作中的不断积累,我会不断的做出新的成绩,成为一名让民众信任的基层工作者。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篇3

  《论语》有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用通俗的话说,即要求人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那么作为一名青年基层工作者,我们如何做到严以律己呢?

  从做人角度出发,首先要多向老同志学习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仅是在家里,在单位也是一样。尤其是基层工作中,学习如何与群众搞好关系,深入群众,获取人们信任是群众路线的基础。其次,凡事多为他人考虑。我们80后、90后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家中独子独女,时常被诟病不懂得站在他人角度考虑,太过自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些会议或者活动的时候,年轻的同志常常手机不离手,影响自己不说,还会影响周围的同志专心听讲。再者,要经常进行自我检讨、自我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每天要从多个方面反省自我,只有通过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改正缺点,才能获得进步。

  从做事角度出发,首先要知法懂法、遵纪守法。法律是治国的根本,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要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必须先要深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依法办事,为民服务。其次,诚恳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工作中犯些小错误在所难免,一定要虚心接纳他人意见,改正原来的不足;切忌刚愎自用,讳疾忌医,造成更大的损失。再者,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立场。当周围环境出现各种诱惑,我们要时刻将“清廉”二字谨记在心中。《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中指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当然这个宽不是没有原则的。”当周围行起不正之风,那我们就要斩钉截铁地拒绝同流合污,如果他人还是拒不悔改,那必要时我们要勇于揭露,绝不姑息贪腐之风!

  基层工作看似简单,里面也有着大学问,青年同志一定要时刻谨记严于律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基层刮起清廉之风。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篇4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办一切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实际出发,群众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去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我单位尽心尽力为基层群众实行“一站式”服务工作,严格按照“首问负责制”要求,谁接待谁负责,主动发挥我们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务实高效的服务理念和宗旨,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大力倡导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做百姓的贴心人,知心人。

  我也一直积极树立这样的思想观念,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群众。在我工作期间,碰到过这样一个独居老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子女不在身边,自己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由于离银行太远,交通不便,他都是每月15号直接来财政所领退休工资,每次看着他拄着拐杖蹒跚前行,还要爬楼梯上下,总让人觉得有一种心酸。他平时的生活费用一直是靠自己微薄的小乡干部补贴,而且由于年纪太大,身体不好,还要常年吃药,所以常常出现入不敷出。记得那次他又来了,可那天才10

  号,离发工资还有5天,他说自己没钱了,吃早饭都没有钱了,看着那样一个迟暮老人说出这样的话,大家都很心酸,但是财政所不同于别的部门,牵涉到财政资金就必须严格遵守制度,这是对单位负责。最后我拿出自己的200块钱交给他,让他这几天不至于没饭吃,同时我也跟他说他的工资只能按规定发放,我必须严格按照机关财务管理规定,做到对单位负责、对领导负责、对自己负责。

  后来银行在各个村上也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可以进行小金额的支取,避免他的来回奔波,我们就帮他办了一张银行卡,这样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按时打到他的卡上,至此之后,我就没有再见过他。

  通过一年的工作,让我知道了基层工作既要适应时代与经济的发展,又要富有人情味。时常想着国家的大事,就能主动关注群众的小事;时常解决群众的小事,就能有效服务国家的大事。要改变那种下去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以及一群人下去检查多、解决实质问题少或是碰到重大问题才“亲临现场”的现象,而是要真正在“深入”上下功夫,在针对性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要有积极主动地心态,把群众工作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众工作上,不能“得过且过”;要敢于承担责任,视民生为己任,视民悦为己荣,真正处理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篇5

  谈起基层工作,说实话,我只是个新手,虽然自己在农村土生土长,但是很多事情自己并未经历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这些跟现实还是有区别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得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尽量让自己少走弯路,以便更好地为服务人民。

  可以说,乡镇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通过乡镇工作可以了解和熟悉社会,掌握生活和发展的技能。只有在基层才能贴近群众、融入群众,才能了解百姓所思、所需、所急,工作才可能少走弯路、少出偏差、少有失误。一年来,我勤勤恳恳,专心做事,力求在工作中增强本领,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以便于更好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珍珠的璀璨是因为在磨练中矢志不渝的坚守,群星的闪烁是因为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光辉。作为基层工作者,应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习,熟悉基层工作业务,增强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际工作潜力,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绽放人生光彩,实现人生价值。

  

  

篇二: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巨大成就治理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治理模式从村民自治转向多元共治治理内容不断丰富治理形式不断创新但从全国不同地域的乡村治理来看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20如乡村自治主体参与不够自治内容不够明确自治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21

  (精)心得体会: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性构想。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乡村振兴是乡村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过程,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过程。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表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与基层社会治理息息相关,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因此,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

  一、“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目标。要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准确把握“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

  (一)“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乡风是指特定乡村社区居民的信仰、观念、操守、爱好、礼节、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等精神文化要素的总和。作为一种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为一体的精神文化,乡风是特定乡村社区文化传统长期积淀的结果,亦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影。从本质上看,乡风的形成是特定乡村社区价值观转化为社区居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总书记曾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乡风就是一个乡村社区的灵魂。因此,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实现“乡风文明”。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来看,“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乡村社区居民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坚定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支撑。可以说,乡村社区居民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才会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才会将个人目标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也可以说,建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是乡村社区居民观念与行为文明的最高统领,是“乡风文明”的最强引导力量。(2)乡村社区居民必须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标准。乡村社区居民的个体行动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直接动力,但个体的行动绝不能是无规范的行动,而必须是

  有价值引导的行动。价值观不仅是乡村社区居民个体行为的“导向仪”与“调节器”,还是构建良好乡村风气的精神基础,而且是社区居民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的重要支撑。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实践依据,它不仅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而且也符合我国社会的特点与当代人的价值诉求。因此,乡村社区居民必须在个人层面上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行为指导,将文明行为嵌入到乡村社区居民的社会关系网络中。(3)乡村社区居民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制定或认可、用于调整人们社会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也可以说,个人的道德水平不仅是衡量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乡村社区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但是,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文化的道德功能正在弱化,主要表现为道德约束功能下降,如勤俭节约的传统道德在功利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冲击下被人们逐渐抛弃。因此,乡村社区居民必须提高道德水平,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以“修身”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就必须不断地提高个人品德、遵守职业道德、倡导家庭美德。(4)乡村社区家庭必须具有良好的家训家风。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内在功能的正常发挥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而家庭内在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良好的家训家风。也就是说,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必须以良好的家训家风为基础。因此,乡村社区居民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道德法律为约束,通过“齐家”全面推动“乡风文明”建设。(5)乡村社区邻里必须互敬互助互爱,实现和谐共处。“邻里相恤、邻里和睦”是我国一直所倡导的传统美德。我国有一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说明邻里之间的互敬互助互爱关系是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乡村人口的大举外流,乡村逐渐由原来的“熟人”社会变成了“半熟人”社会,而这种“半熟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邻里关系的良性互动功能。另外,乡村社区中的强权、黑恶势力凭借资源、地位或者权力优势形成了日常话语权,并以此侵犯邻里权利,如房屋地基、土地所有权,从而严重破坏了乡村社区邻里关系。因此,乡村社区邻里之间必须坚持“互敬互助互爱”,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6)乡村社区居民必须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此处的“第一需要”就是指生存与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新的需要”指的就是心理的需要。然而,我国当前社会

  阶层分化日益复杂,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加上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社会“心态秩序”逐渐遭到扰乱,如急功近利、仇富仇官、不劳而获的心理在社会中悄然蔓延开来,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偏向至错误的方向。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二)“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治理有效”中的“治理”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治理有效”中的“治理”是指乡村社区治理。所谓乡村社区治理是指乡村社区治理主体(包括党委、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运用自治、法治、德治和心治的手段,达到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区问题、维护社区平安目的的过程。2016年,指出:“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2018年10月,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可以说,乡村社区治理不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石。因此,要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必须夯实乡村社区治理,积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乡村社区下移。

  从乡村振兴的视角来看,“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乡村社区犯罪率持续降低。社会变迁导致了乡村社区的“熟人”社会走向了“半熟人”社会,甚至是陌生人社会,其实质就是社会关系解组。而社会关系解组使得居民之间缺乏相互的监督以及无法共同维护社区的治安,有可能会促使社区的犯罪率上升,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农村(含镇)人口占比为69.71%,而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法院新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8],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比为82.06%。从理论上说,要达到乡村“治理有效”,就必须降低乡村社区犯罪率。(2)乡村社区民事纠纷日趋减少。随着乡村社区的社会关系复杂化,民事纠纷日益增多。民事纠纷的最主要原因是利益裁决机制的缺位、失效,继而影响到乡村个体的心态失衡、家庭或邻里关系失和、乡村风气败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过程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将会涉及更多的发展、分配与协调问题,乡村社区内部关系将会进一步复杂化,可能诱发更多的民事纠纷。因此,减少与遏制民事纠纷是乡村社区“治理有效”的一个重大挑战。(3)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事件[9]明显下降。虽然极端事件目前主要

  发生在城市区域,但是随着社会冲突的增加、个人心态失衡等问题的产生,乡村社区亦有发生极端事件的潜在风险。极端事件的起因往往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突发性,因而预防极端事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同时,极端事件结果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并产生广泛而持续的不良社会影响,因此,预防、遏制极端事件的发生是乡村社区“治理有效”的应有之义。(4)乡村社区信访率逐年递减。乡村社区信访反映的是乡村基层社会矛盾未得到妥善的处理与解决,而乡村社区信访率体现的是基层社会治理效果的好坏与水平高低,因此,乡村社区信访率的下降可以被视为“治理有效”的评价指标。目前,我国乡村信访原因从税改前救济型信访向税改后治理型信访[10]转变,乡村居民更多的是因为基础设施无法维持、公共生活不断恶化、地方秩序日趋恶化[11]而诉求于信访,因此,要实现“治理有效”就更需要重视降低乡村社区信访率。(5)乡村社区特殊人群[12]得到有效管理和服务。特殊人群中的成员多数未能或难以实现正常“社会化”,不能做到行为适当、守法守纪、合作和负责任。从其行为特征上看,其中部分具有越轨行为包括违法、犯罪,部分易被越轨行为感染,部分不能为政府、家庭、学校或其他组织适当管制和引导[13]。随着乡村社区的特殊人群的增多,失范现象也逐渐增加,乡村社区整体秩序遭到威胁。因此,有效管理和服务于特殊人群是乡村社区“有效治理”的重要内容。(6)乡村社区生活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和服

  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部分社会成员会因为禀赋差异、机会缺失、制度障碍等原因,难以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而成为生活困难群体。生活困难群体容易被社会边缘化,由此生产的相对剥夺感容易导致其心态失衡、行为失范。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区所分享到的发展成果远远少于城市社区,而且乡村内部的两极分化使得生活困难群体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有效帮扶和服务生活困难群体是乡村社区“有效治理”的内在要求。(7)乡村社区“三留守”[14]人员得到有效照料和服务。据民政部2015年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留守妇女约有4700多万、留守老人约有5000万[15]。乡村优质人力资源向城市的不均等流动造成了乡村人口的“三留守”化,这种态势使乡村的整体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直至个体都发生了质性的变化,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遭到双重破坏[16]。而且,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自身心理、安全保障不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凸显。因此,有效照料和服务于“三留守”人员是乡村社区“治理有效”的重要体现。(8)乡村社区居民安全感逐年上升。乡村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应该包括物质和心理的安全的总和。前文所提及的七个“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最终都会体现在乡村社区居民的主观安全感受上,也就是说,社区居民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是检验“治理有效”的总体关键指标。

  二、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推进器”

  基层社会治理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促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由自治、法治、德治、心治所构成的“四治”体系。自治、法治、德治、心治都是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

  (一)自治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1.自治与“乡风文明”。自治强调的是民主规范,反映了乡村社区居民对民主规范的认同与遵从。“乡风文明”不是依靠个别乡村社区居民行为所塑造的,也不是依靠某种强制力所维持的,而是必须基于乡村社区居民所认同的规范,并通过实践得来。也就是说,乡村自治与“乡风文明”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加强乡村文化自治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例如,乡村社区浪费攀比之风盛行、不孝之风蔓延、封建迷信之风抬头、黄赌毒之风滋长等不文明现象,与乡村自治目标转向经济发展而漠视社会风气等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7]。进而言之,“乡风文明”是文化自觉[18]的过程,乡村社会风气的改善必须建立在广大乡村居民对文化的重新认识、选择以及建设之上。然而,乡村居民对文化的重新认识、选择以及建设决然不是分散个体的单独行动,而必须依赖于自治。因此,乡村自治基于共同商议与决定,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以及普遍的规范性,因而能够通过引发乡村社区居民对规范的认同与遵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2.自治与“治理有效”。传统乡村的政治秩序依赖于乡村文化网络中蕴涵的乡村文化权力和自治实践,这种借由文化权力所形成的柔性和简约治理方式一直是几千年来中国乡村社会有序统治的密码。尽管皇权不下县不是出于统治者的恩赐而是困于农业社会国家实行直接统治的边际成本过高,帝国统治不得已而采取的妥协策略,但是长期的乡村自治实践形成的有益经验和治理智慧仍然可为现今乡村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取得巨大成就,治理主体从一元走向多元,治理模式从村民自治转向多元共治,治理内容不断丰富,治理形式不断创新,但从全国不同地域的乡村治理来看,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20],如乡村自治主体参与不够、自治内容不够明确、自治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21]。而这些问题又导致了治理力量聚集效应不足,降低了治理效率,影响了治理效果,如防治与打击犯罪、化解民事纠纷、扶助弱势群体、提供公共产品等过度依赖于基层乡村政府,难以提升居民的整体治理满意度。总体来说,目前乡村自治水平还不能满足“治理有效”的基本要求。

  (二)法治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1.法治与“乡风文明”。法治强调的是法律规范,反映了乡村社区居民对法律规范的认同与遵从。法治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国家的法律文本与强制力,调整与规范各种社会关系。而“乡风文明”与否,就其判断标准来说,就是乡村社区居民之间的一切社会行为是否符合一般的道德准则以及法律规范。也就是说,法治是推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

  法治是一种普遍主义的约束,它在社会关系复杂化、陌生化的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行为引导与调节作用。但是,法治与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礼治”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兼容,以致法治难以发挥普遍的约束作用,甚至还可能破坏原有的乡村社会秩序运行模式,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先发生了”[22]。然而,乡村振兴是乡村社会进入现代化、市场化的过程,是社会关系逐渐复杂化、陌生化的过程,同时也必将是法治理念与行为逐步嵌入乡村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过程。乡村风气文明与否,将会更深刻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发展是否遵循法治精神上。因此,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法治与“乡风文明”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

  2.法治与“治理有效”。伴随着市场深入发展,人际关系逐渐疏远,人们对于各种权利与义务的规范就更加需要法治的保障。而乡村振兴就是乡村现代化、市场化、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必然会面临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局面;必然会面临传统习惯在解决利益争端方面逐渐失效的局面;必然会面临“熟人”社会走向“陌生”社会的局面。因此,在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乡村社区居民不得不改变传统观念与方式,运用法治理念来应对利益格局中的失范行为、冲突行为。但是,法治并没有在乡村治理中完全伸展开来,组织、个人的法治精神不强以及法律知识的欠缺使得政策、行为容易踏入法律的禁区;执法者的“法律规范”与被执法者的“本土规范”的冲突容易使治理陷入困境;依法维权的成本过高使受害者倾向于采用“本土规范”或者选择沉默。总体来看,法治精神与法治话语还没有真正渗入被悄然改变的乡村日常中去。当前乡村治理中包含了法治方式,但更多的是“礼治”以及法治与“礼治”的妥协治理方式,但是这种治理格局最多能起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作用,却终将难以应付加剧的乡村社会变迁形势。因此,法治的弱势局面难以支撑“治理有效”,而“治理有效”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德治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1.德治与“乡风文明”。德治强调的是道德规范,反映了乡村社区居民对道德规范的认同与遵从。德治既是一种价值原则,一种治理模式,也是一种文化精神[23]。乡村文化的道德治理功能旨在通过继承传统乡村文化精华,建设现代乡村文化,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并在这一进程中,整合乡村社会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善治[24]。可以说,德治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方式。但是,新时代乡村治理面临德治困境与挑战,如“空心村”现象、乡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减退导致乡村传统文化体系消融,传统文化共识、传统价值观、历史积淀的价值取向不断被削弱腐蚀,乡村传统文化与其根基断裂甚至消失;文化入侵导致乡村主流意识形态分散化,西方的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甚至消极、不健康和反动的思想传入国内,在一些乡村散播开来,导致乡村主流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复杂严峻的状况;诚实守信等传统观念逐渐淡化、人际关系淡漠导致乡村道德不同程度滑坡。[25]乡村德治困境意味着,当前乡村社会环境中的个体道德失范行为不断增多。可以说,德治困境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障碍。

  2.德治与“治理有效”。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虽然法治的普遍性规则会取代部分地方的特殊性规则,但是,这并不代表传统的“礼治”调解作用失效。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乡村社会关系都由法律规范与调整,而传统的、地方性的非正式礼俗习惯

  等规范,广泛解释着乡村社会的日常关系与行为。而这些具有正向的且不违背于法律的传统的、地方性的社会治理方式可以被视为“德治”的一部分。德治可以说是当前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社会不至于在变迁中陷入失序的保障。然而,由于乡村社会已经越来越背离传统的“熟人社会”,传统乡村社会主导关系的血缘与地缘关系受到冲击,以及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出,乡村伦理共同体的式微导致了“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有效性日益式微[26]。因此,基于乡村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德治重构,不仅是乡村社会治理的要义,也是“治理有效”的途径。

  (四)心治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心治强调的是自我规范,反映了乡村社区居民对自我规范的认同与遵从。自我规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自我立法”。“自我立法”有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从“法权”与“道德”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内在的自我立法是道德法则及其规范性,它是人的精神自由;外在的自我立法则是法律,它是人的行动自由或自由权利的实现与维护[27]。可以说,心治是法治与德治的延伸,旨在通过心理指导、心理服务,引导法律与道德规范内化于社会成员的意识与行为,最终发挥调整与优化社会心态功能,并使社会成员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符合社会

  期望。因此,心治的目的是调整与优化社会心态[28],实质是促进法律与道德规范内化。

  1.心治与“乡风文明”。心治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乡村社会心态不仅是“乡风文明”与否的重要观测点,同时也是乡村社会风气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的社会心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消极的社会心态则有害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例如,当前部分乡村社区居民具有懒惰心理和拜金心理,期望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处处唯利是图,成为弱化国家法律和乡村道德约束力、败坏乡村社会风气的因素,这与我们党和国家倡导的“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和“乡风文明”的原则相背离[29]。这些乡村社区居民的心态失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败坏乡村文明风气。因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心治。

  2.心治与“治理有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乡村社会面临着多重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如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充分、文化发展不充分、公共服务发展不充分等。

  同时,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居民的社会心态失衡,如失落的社会情绪、失调的社会认知、失衡的社会价值观、失范的社会行为[30]。乡村居民的社会心态失衡有可能导致自暴自弃与自我社会边缘化,使个体陷入弱势或困难群体;有可能导致无理抗争,激起社会纠纷与矛盾;有可能导致认知偏差,产生偏激行为乃至极端事件,从而阻碍“治理有效”的实现。因此,以心治促进社会心态的健康平和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途径。

  三、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着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四治”体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息息相关的。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着力点就是要加强以自治、法治、德治、心治为核心的“四治”体系建设。只有着力加强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心治体系建设,才能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着力加强乡村“自治”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对基层自治的要求就是进一步改革和理顺自治体制,健全和完善自治机制,建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自治体系[31],从而推进“乡风文明”的建设,达到“治理有效”的目标。

  以乡村自治推进“乡风文明”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要敢于亮剑,对不文明行为和丑恶现象要敢抓敢管敢制止,对义行善举要善于发现、给予表彰,以优秀榜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同时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32]。二是要积极推动乡村自治组织建设。要改变村委会在推进“乡风文明”过程中的组织单一性与力量薄弱性现状,从而引导与推动其他自治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如志愿者协会、慈善组织、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长生会、互助会[33]。要充分激发乡村自治组织在乡村风气治理中的活力,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乡镇政府的考核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此外,也要激励其他自治组织(如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参与到乡村风气治理中来。例如,可以通过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慈善组织的慈善服务传递互助互爱的精神。

  以乡村自治实现“治理有效”,关键在于完善乡村自治体制,形成多元化的乡村自治主体。具体而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从改革和理顺自治体制来说,关键是要构建包括乡镇政府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家族家庭、村民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层次的自治主体。第二,从健全和完善自治机制来说,要构建多元自治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模式,形成以乡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治理网络,并且市场与社会主体

  在治理网络中能自由平等地表达意见、参与决策与监督。第三,要解放思想,减少干预,鼓励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家族家庭、村民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在法律与政策的范围内,对个人事务、公共事务进行自我服务、自我决策、自我约束。

  (二)着力加强乡村“法治”体系建设乡村市场化、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然而,市场化、现代化的乡村社会关系,必须依赖于法治方式调整。以法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加强以下两点:第一,要提升乡村基层干部的法治水平。乡村基层干部应该要懂法,通过培训、自我学习增强法律知识储备;要善用法,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做到依法制定政策、依法执行政策,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要勤执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惩治乡村中破坏文明风气的违法行为,如黄赌毒。第二,要培养乡村社区居民崇尚法治的精神,使人们形成法治观念与法治信仰。因此,这就必须在乡村社区中加强法治宣传与教育。法治宣传与教育要紧密联系社区风气建设,开展适用性强的专题(如偷盗、赌博、不赡养等)宣传教育,以贴近社区生活的案例调动居民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同时,也要创新普法模式,需要将传统媒介(如宣传栏、宣传手册、标语、广播电视等)与现代媒介(如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微信、QQ、公众号等)相结合,拓展法治宣传

  渠道;此外,可以通过编辑典型案例集,制作图文并茂的法制挂图、年画,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采用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教育效果[34]。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乡村社区居民对法治的需求必然会随之增强,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而“治理有效”的途径与手段也将会越来越依赖于法治,因此,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意义重大。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关键在于:一是基层政府要信法、知法、守法、依法决策、秉公执法,公正、公平、公开地处理社会矛盾与纠纷,为乡村社会树立法治权威。二是要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基层司法所、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等是根据基层公民的法律需求而设立的,他们覆盖面极广且作用不容小觑,作为国家法律宏大叙事的机构载体,基层法律机构就是现代法治渗入乡土社会的宗庙,基层法律机构必须朝着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完善[35]。三是要推动法制教育的发展,法治教育不仅要面向政府,同时也要面向乡村居民;不仅要面向成年人,更要面向未成年人;不仅要抓好宣传,同时也要进入学校课堂;不仅要树立权利意识,同时也要树立规则意识;不仅要进入脑海,更要能融入实践。

  (三)着力加强乡村“德治”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必然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过程,而德治则是乡村精神文明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德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明确德治中“德”的内容。虽然我国乡村一直有德治的传统,但是德治中的“德”在不同时期应该有不同内容。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既要抛弃不合时宜的道德糟粕,也要传承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精华,更要吸收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道德价值。具体来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二是要构建多元化的德治方式。要强调“修身”在道德建设中的根本性作用,提升乡村社区居民的自我道德修养;要强调“齐家”在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家训家风引导家庭成员价值观、规范家庭成员行为;要强调乡规民约的积极作用,教导、指引和评价生成乡村基层社会伦理文化,养育乡村成约成员的道德素质,固定乡村社会成员约定、认同的道德规范[36];要强调新乡贤与模范的引导作用,发挥新乡贤在乡村社区中化解纠纷、收集民意等正风气、立风气的作用,发挥模范榜样在乡村社区中通过道德形象淳化风俗的作用。

  以乡村德治的重构来推进“治理有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构建与当前社会关系相适应的乡村道德内容。例如,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生活困难的家庭成员提供物质或心理支持;当前乡村常住人口中以妇孺老幼为主,应

  该弘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孝悌为本的传统道德理念[37],为乡村“三留守”人员提供帮扶与支持。二是要构建与当前社会结构相适应的乡村道德内容。随着乡村的传统单位如宗族、家族的逐渐瓦解,“礼治”功能也逐渐衰退,这就需要通过树家风家训、定政风政德、建乡规民约、立企业伦理,将德治扎根在社会基本组织中,从集体的意义上增强道德、规约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与规范,促进治理秩序。三是要在乡村治理单位与组织中选任有道德、讲原则、能服人、善协调的道德威望型人员负责矛盾纠纷的排查与调解,或者成立由政府、企业、地方道德模范共同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与调解小组,增强德治在实践应用中的权威性。

  (四)着力加强乡村“心治”体系建设心治对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心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就需要:一是要明确心治内容。这就需要从个体、群体、乡村社会三个层面做好心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个体层面的正确的社会态度服务和健康的社会情绪服务;人际层面的客观的社会认知服务和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群体层面的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38]。二是要加强心治的主体建设。需要在乡村社区建立社会心

  理服务工作站或工作室;强化医院在社会心理服务中的功能;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乡村的发展;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三是要努力探索多种社会心理服务方式。要将社会心理服务的覆盖面延伸到各个地区、组织,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人群[39]的服务。要开展社会心理热线服务、专项服务、团体服务、个案服务、指定服务、集中服务“六服务”活动,找准服务的“切入点”;要对重点人群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六严控”活动,筑牢工作的“生命线”[40]。

  乡村振兴必然是差异化发展的过程,而差异性的存在就可能会导致社会心态失衡。因此,心治既要着眼于当下的社会心态失衡问题,更要着眼于防止未来乡村社会心态失衡扩大化问题。这就必须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增强保障:一是要在个体层面上,逐步建立社会态度、社会情绪调查系统,开展民意、民情、民生、民计的专题调查和分析研判,同时关注网络舆情中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形成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加强正面引导,疏导排解人们的消极社会心态和负面情绪[41]。二是要在人际层面上,不断缓和、化解人际间的矛盾冲突,建立多形式、多路径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畅通民意民情表达渠道;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体系,及时实施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生活事件和群体危机事件社会心理服务,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42]。三是要在制度层面上,设计一套涵盖乡村各领域发展并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乡村内部的协调发展,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乡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乡村社会治理达到“不治而治”的效果。

  

  

篇三: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5篇

  基层工作心得体会5篇在基层工作,可以加强村基层党组织建立,积极培养骨干人

  才。下面给大家分享基层体会,一起来看看吧!乡镇是行政层级的末端,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有幸成为一名

  乡镇干部的我,工作十年来积累了一些和广阔群众打交道的心得体会,现在摆出来,与万千基层干部一起分享。

  基层干部身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所以密切联系效劳群众的重任就落在你我身上。更何况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求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名干部,就要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要是一位先锋。我们不仅有干部身份,更要有群众底色。放下官架子,摆正身段子,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上多下功夫,既要“人情世故”,更要“坚决原那么”。

  我认为“人情世故”是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前提,它能让生活和工作融合,那就是要把群众的生老病痛看在眼、记在心,寻找时机多关心、送温暖,自然而然群众就会把你看成自己人甚至是亲人。

  于是我就和群众互动,碰到问题一起来出谋划策,就会让困难越来越少、阻力越来越弱,使得政策到位、工作落实、任务完成变得轻松容易起来。但个别群众在只为个人利益考虑时也会靠近你、拉拢你,甚至收买你,要你给予照顾时,一定要会划清原那么和人情的界限,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在党性原那么问题上绝不让一寸、后退半步。那么你我就会得到群众信任、获得群众点赞。

  群众是个大群体,各式各样的人从事各行各业,怀着各自的需求要让你我去效劳,过去的“苦口婆心”工作方式和耐心不能抛弃,现在的“甜嘴公心”工作技巧和爱心更要流行。“甜嘴”是沟

  通时扫除障碍的利器,正如“良言一句如春风,吹进人心化坚冰”。我一是主动和群众打招呼,把群众看成自己的亲人来称呼,先尊重群众必得群众尊敬;二是把生硬的政策尽量的用群众乐于承受的方式讲出来,做到入乡随俗、如蜜如饯的语气很重要,往往事半功倍。

  但“甜嘴”如离开了“公心”这个根底,群众就会评价为“口蜜腹剑”,反污了个人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一直秉持为民为公的理想信念来修养或调整出自己的好心态:“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比比下岗职人和农民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狄更斯曾言: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只要拥有一颗小小的“公心”,那么任何困难都会给你我让步。

  上面千条线,你我就要是个“多面手”,争取做个“全科干部”。几十年来我们乡镇的核心工作是方案生育和社会维稳,到现在重心转移到了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建立上,工作政策性越来越强,工作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这些事实和形势压迫你我“学习上要不知足,工作上要知缺乏”。同时,下面一根针,你我要“专一招”,争取做个“专武干部”。“专一招”专在“实”字上。千忙万忙,不抓落实都是瞎忙;千条万条,不去落实都是“白条”。所以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在“抓落实”和“善落实”上用“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坚韧及专注去重实际、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得实绩,让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群众的评判。

  为人民效劳是我党的宗旨。在为人民效劳中要有“问题意识”,更要“过程哲学”:农保地红线和农村宅基地需求、农村医

  疗合作与农村医疗资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养老效劳、农村开发和利用等等的问题,不仅需要你我正确的去面对和思考,更要去正确的引导群众: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开展。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我们固然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

  如**右玉十八任县委书记一张蓝图、一个目标,让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就是“过程哲学”的`最好注解。但个别干部只求政绩,恨不得什么问题都在他手中解决,开空头支票、喊夸张、求“一招灵”的万能良药,做起秀来是“短、平、快”,污了党员形象、害了地方开展、坏了国家建立。我直面问题,做一分是一分、做一寸是一寸,今天变一点,明天再变一点,持续地进步,让群众看到和感到开展还是大有希望的。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我工作十年,调过四个乡镇,干过后勤、社会综合治理、司法、信访、禁毒、计生、人民武装等工作,这些经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自己,让我也获得过市级和县级的一些荣誉。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所以我还会一边工作一边总结,时刻鞭策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努力用好心态、好思维、好眼光、好身手在基层的大舞台上继续做点实事、发点热光。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平时的工作与群众有着严密的联系,认真、细心、负责是做好工作的根本要求,此外还需要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

  基层工作,说白了就是群众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和群众打成一片,否那么群众不卖你帐,你的让他们服你,当然尊重他们是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翻开,原来的我,总是坐在机

  关办公室,根本上很少下基层,或者说是没有,从林业局,到市体育局,再到工信委,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还好幸运的是,在工信委的时候还有过那么一次下基层的经历,说实话,这次经历,对于我之后的种种经历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与借鉴。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亲身经历是最好的经历”。相信这也是第一次的经历,当然也是为今后开启基层工作新场面的壮丽篇章。

  谈起基层工作,说实话,我只是个新手,虽然自己曾经就是从最基层长大的,但是很多事情自己并未全身心去体验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这些跟现实还是有区别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得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尽量让自己少走弯路,以便更好地为百姓效劳,每次,为基层群众做点好事,做点实事,心理上总感觉很开心,或许自己要辛苦些,每次看到基层群众纯真的笑容,都是对我的鼓舞,对我的鼓励,对我的最好回报。总之,我就是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更多的人快乐!

  对于基层工作,我想谈的是:一、放下架子,乐于倾听底层的呼声。只有这样,百姓才会接纳你,不然,可能连群众的们都进步了哦。更不说他会邀请你去他家做客,呵呵。二、入乡随俗,不拘一格与民达成一片。当你成为他们的朋友啦,我想很多事情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结果的哦。三、得学会喝酒,群众最喜欢喝酒。所以你得学会去适应,俗话说,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成为朋友的关键。当然我也知道,我是一个不喝酒的人,在学校的时候,饮料都没喝过,或许这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是现在,环境不一样啦,多少得喝点,当然这是在不伤

  

篇四: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近些年来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技术化精细化将科层制的治理绩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内嵌其中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更加凸显基层治理中的台账泛滥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各种工作微信群和政务app等现象正是上述问题的集中体现

  心得体会:提升治理水平为基层减负(最新)

  2018年底,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从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制度机制、组织保障等方面指明了为基层减负的工作方向与具体路径,为打赢这场“减负战役”奠定了重要基础。

  近些年来,基层工作负担日益加重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城市社区为例,中等规模的社区居委会一般配备有工作人员10至12名,但居委会所承担的具体职能在细分后少则几十项、甚至多达一百多项,涵盖党建、民政、劳动、社保、司法、调解、治安、卫生、优抚、救济等几乎所有政府行政职能。我们在调研中经常听到“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谁都往社区插一杆子”、“一个人分成两个人已经完不成工作了”之类的反映。更有甚者,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之外,各种考核、检查、评比应接不暇,为了应付此类“考检评”而制作各类台账也占据了基层大量时间和精力。

  基层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的工作状态,对我国党政系统的正常运转、对国家与社会治理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必须从党的政治建设高度深刻认识这一问题。首先,基层负担过重会极大降低政府行政效率。基层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链条的末端,是中央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和民众诉求有效表达的关键环节。穷于应付形形色色的文山会海,忙于迎接各种各样的考核检查,上级政策势必难以有效

  贯彻落实到基层。其次,基层负担过重也会显著影响社会治理水平。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通过有效社会治理实现社会整合与社会秩序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层治理的首要目标。基层负担过重会导致基层工作者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力直面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重点问题,直接影响社会治理水平。最后,基层负担过重将会侵蚀党的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源与执政基础都在于人民群众,基层则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与基本纽带。基层负担,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导致的基层负担过重势必导致基层主动或被动地“唯上不唯下”,脱离人民群众,也损害了党的执政之本、立党之基。

  基层负担过重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第一,技术化、精细化、信息化治理时代的到来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同时,也加重了科层治理的文牍主义、程序主义等倾向。科层制被认为是应对现代社会复杂性及其治理最为有效的组织与制度形式,但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内在弊病。近些年来,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技术化、精细化将科层制的治理绩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然而内嵌其中的各种问题也随之更加凸显,基层治理中的台账泛滥、基层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各种工作微信群和政务APP等现象正是上述问题的集中体现。第二,我国从中央到基层的治理链条长、治理层级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如何在确保中央权威和政令畅通的同时,又让基层政府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安排,是我国国家治理中一直致力达成的目标。在长链条、分层级和条块结合的治理体系中,这种相对较为复杂的框架为基层政府和各条线部门的博弈提供了极大空间。近年来“项目制”大行其道就是这种条块博弈的表现。第三,错误的政绩观以及由此产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在实际工

  作中首先考虑的是“不出事”,进而在基层治理中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不出事逻辑”。该逻辑主导下的基层治理会脱离人民群众现实需要,回避基层社会棘手难题,热衷于开会发文、搞形象工程的治理生态,不仅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也难免给基层造成各种没有必要的负担。

  由此看来,基层负担过重的原因错综复杂,牵涉到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因此,有效为基层减负,需要在“治理”二字上下足功夫,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以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破解我国基层治理的制度瓶颈。

  在理论层面,要明确以下二个问题。第一,谁来治理的问题。在基层社会,长期以来社会发育相对比较滞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转型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建设与基层社会自治逐渐兴起,各种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更多地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发挥对基层治理的主导作用,一味追求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不仅不利于社会建设的总体发展,还有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效果。但另一方面来说,居民自身或通过特定组织与团体形式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是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这既有利于重塑国家与社会的边界,形成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又符合全球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规律,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此外,政府(公域)、市场(私域)和社会(第三域)结构体系中的市场组织,因掌握特定的资源与技术,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如何治理的问题,即如何动员、调配、使用各种资源,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关系公共利益的实际问题。传统的社会治理机制,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的行政

  力量,以行政命令和法律法规的方式来动员各种资源与力量。这种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方式,能够高效集中和优化配置政府、市场与社会三方面的资源,解决一些与基层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渴望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治理过程,渴望能够建立自下而上地影响公共事务决策的渠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实践层面,要逐步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变目前政府在基层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治理思路,投入资源来培育社会组织以及引导市场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服务与治理,真正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格局。

  首先,要始终保持基层治理格局中党的领导地位和政府的主导地位。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基层党组织应立足于服务群众,以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着重做好规划、统筹和协调工作。避免疲于应付各种具体事务,又要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则要着力建设服务型基层政府组织。强化基层政府的服务意识、服务职能并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使之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同时,基层政府组织还要改变片面强调对上负责的惯性思维,更多地面向基层民众,有效回应、吸纳和满足基层社会的各种利益诉求。

  其次,要培育各类基层社会组织,增强基层社会自我服务的能力。要扩大基层社会自我管理的渠道,培养其公共参与的意识和能力;要推动包括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在内的居民自治组织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发育成长,发挥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秩序整合与利益表达的功能,同时又能够对政府权力产生有效的

  监督与制约;还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基层自治的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提供制度支持。

  再次,要充分发挥市场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基层政府要对基层社会治理职能进行系统彻底的梳理,基于效益和质量的双重指标重新明确各服务职能的供给主体,并制定基层社会服务职能外移与让渡的制度和政策。政府还要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扶持、税收减免等措施创造宽松环境,鼓励企业进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扮演好规则制定者和比赛裁判员的角色,而不是直接干预服务供给过程;通过制定相应的市场法律法规,切实发挥监督监管作用、保障有效落实。

  

  

篇五: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要在抓牢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坚持和深化在美丽楼院创建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搞好居民议事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让居民群众进一步参与到整个社区的发展治理工作中来

  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基层党的建设状况直接影响着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战斗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学成都佛山、促转型发展”的精神要求,切实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更好地搞好基层党建工作,在区委组织部的带领下,我有幸赴成都参加了“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创新”培训。通过认真学习,汲取了经验、得到了启发,进一步清醒了头脑,理清了思路。

  下步工作,一是要坚持党建统领,多元共治。通过理论培训和现场教学,深深地感受到,成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之所以搞得好,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党建统领基础上的多元共治。草堂路社区、清源社区等社区,由于社区党建工作抓的牢,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引领作用和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辖区单位的党组织以及各类社会组织都被吸附到社区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各项活动,真正形成了党建统领、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要在抓牢抓实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坚持和深化在“美丽楼院”创建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搞好居民议事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让居民群众进一步参与到整个社区的发展治理工作中来;同时,认真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吸引辖区内更多的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当中,形成群策群力、多方互动、共驻共建、共建共享的社区发展治理格局。

  二是要坚持党建统领,打造特色。通过参观学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成都的社区都在坚持党建引领的基础上,立足自己的区域特点优势和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特色打造。例如:清源社区的蜀绣文化、茶文化,草堂社区的有关诗圣杜甫的唐诗文化,玉林社区的现代影视文化等等,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元素都有机融入了社区建设之中,令人印象深刻。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切实做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认真深入地挖掘自己区域的可利用资源和传统文化,进行总结提炼,并将其运用到社区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切实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既有格调、又接地气,真正起到以文化人的教育引导作用。

  三是要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发展。通过几天的参观学习,感觉到成都将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紧密结合,不但夯实了基层党建工作,还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岷江村将党的组织建到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园林苗木经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战旗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托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农村金融保险平台和农产品交易服务平台,促进了郫县豆瓣、布鞋、鸟笼、蜀绣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努力践行抓党建促发展的精神要求,将抓好党建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立足辖区经济特点和社会实际,努力扩大党建覆盖面,不断强化组织力、引导力,做大做强辖区产业,努力推动社会发展,切实通过党建的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篇六: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心得体会

  “责字当头”,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作用。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责字当头”,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社区治理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组织向最基层延伸,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为基层党组织选优配齐干部队伍,同时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奖、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员队伍,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党建引领作用,用“党建+”模式做好社区治理工作。同时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牢“四个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当好人民的勤务员,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做到以群众为师、以实践为师,心里装着群众,对社区治理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做好社区治理的绣花功夫,体现社区治理的“针”本事。同时走好群众路线,贯彻人民至上理念,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放下官架子,多些泥土气,用群众爱听的大白话、大实话与群众谈心交心,走入群众中,让社区治理工作多些人情味,有滋有味。

  “方字打头”,以网格化推进社区治理能力再提升。“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社区治理也是一样,要掌握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从而提升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成效。因此,要“方字打头”,遵循社区治理规律,掌握社区治理方法,助推社区治理再创佳境。推进网格化管理在社区治理中推广应用,将社区细分为若干网络单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资源和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对网格内人、物、事、情的全天候、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全方位、多维度、高韧性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因此要明确和细化网格员、网格服务团队的具体职责与基本任务,用网格化治理做好社区治安巡逻、社情民意、文化建设、物业服务、矛盾化解、救助帮扶等民生服务工作。强化社区网格员技能培训,实

  现一岗多责、一员多能,把网格内的大事小事做足做实,积极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服务上门。同时对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量化,用好奖惩机制,给予网格员绩效考核,实现对网格员队伍的科学高效精细化管理。

  。

  “力字托底”,凝聚起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做好社区治理工作,要“力字托底”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凝聚吸纳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物业、业委会、楼栋长、院落负责人、社区能人、志愿者、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社区治理阵地,用项目建设巩固社区治理成效。根据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分模块建设好技能培训、休闲娱乐、居家养老、党建服务、社区食堂、就医问诊等项目,让社区治理成效看得见、摸得着,集聚社区治理的源泉活水;同时积极建设多类业主

  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利用社区公约约束规范居民的行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实现“不出社区门,办好民生事”的目标愿望。

  从“芝麻绿豆”的小事入手,念好社区治理的“责、方、力”三字经,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循环,实现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谱写幸福民生的新篇章。

  

  

篇七: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是要过好日子继续加强调研聆听师生诉求保护师生利益继续推动好名师工作室建设加快文创学院和服装学院两大与校外联办项目的建设继续加强洪昌xx馆的蓝色教育育人基地建设除承办校外展览外我们的学生作业展也要积极展开服装设计大赛也将更好地提高我们这个平台的使用率重视教师的培养重视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做好招生和就业关键的进出口工作做好能带领xx学院xx名教师xxxx名学生过好日子的管家婆

  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主题心得体会

  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主题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主题心得体会为进1步提升广大农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努力铸造培养1支有本领、会发展、善治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农村干部队伍,在市委组织部的统1部署,以“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为主题,第10届村干部“培训周”。

  此次培训对我的感触很深,这堂课是1次意蕴深入的知识充电,更是1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这次的学习内容更贴合我们的工作实际,领导们的讲课语言生动有趣,例子鲜活,说的每句都是恳切的心里话,也让人很是感动。我认为此次培训不但指明了我们今后努力的大方向,更具体到每个人工作中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可以说是手把手1点点喂饭式的教学了。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到发挥党的良好传统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动身点做好大众工作,再讲到提升履行力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以事不避难齐奋进的决心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作为1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心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虽然也算是个老党员了,但我认为自己精神上还缺钙,是营养不良的。刚入职很多工作不会做,但又不敢请教同事,怕人家觉得我笨笑话我,问领导又怕领导觉得我烦不喜欢我,所以工作中不但存在畏难情绪,还常常有怕担责、怕干事的心理。特别是做党务工作,我1不懂程序不懂按规矩办事,2是缺少党史、党章等知识的学习,做工作真的是1头雾水,云里雾里,做1项工作心里没个底儿,做完了才能松口气。

  特别是写材料更别提了,不懂方式方法,没有经验也没有头绪,拿上1份材料坐电脑跟前后背就开始冒汗,静不下心来,心里发慌。久而久之,不反思不悔改,心中无责、心中无纪,那我就是领导们说的“不愿干不想干不会干不能干”的队伍中的1分子。因此我特别庆幸自己认认真真的上了这1周的课程,真的是醍醐灌顶。深化应用“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风格漂浮、不干事混日子等问题,坚持党的1切工作到支部,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履行力极为重要等方面我深有感触。

  以此次培训周为新的出发点,我希望自己能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与全区的党员干部齐奋进,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团结1心、众志成城,用担当和责任践行对党对人民的许诺,实行入党时的诺言。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磨刀不误砍柴工”,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静下心来,多学习1些知识,多思考1些问题,努力获得更大的学习收获。

  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主题心得体会为进1步提升广大农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努力铸造培养1支有本领、会发展、善治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农村干部队伍,在市委组织部的统1部署,以“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为主题,第10届村干部“培训周”。

  此次培训对我的感触很深,这堂课是1次意蕴深入的知识充电,更是1次涤荡心灵的精神洗礼。这次的学习内容更贴合我们的工作实际,领导们的讲课语言生动有趣,例子鲜活,说的每句都是恳切的心里话,也让人很是感动。我认为此次培训不但指明了我们今后努力的大方向,更具体到每个人工作中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可以说是手把手1点点喂饭式的教学了。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到发挥党的良好传统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动身点做好大众工作,再讲到提升履行力展现

  良好的精神面貌以事不避难齐奋进的决心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作为1名共产党员,理想信心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虽然也算是个老党员了,但我认为自己精神上还缺钙,是营养不良的。刚入职很多工作不会做,但又不敢请教同事,怕人家觉得我笨笑话我,问领导又怕领导觉得我烦不喜欢我,所以工作中不但存在畏难情绪,还常常有怕担责、怕干事的心理。特别是做党务工作,我1不懂程序不懂按规矩办事,2是缺少党史、党章等知识的学习,做工作真的是1头雾水,云里雾里,做1项工作心里没个底儿,做完了才能松口气。特别是写材料更别提了,不懂方式方法,没有经验也没有头绪,拿上1份材料坐电脑跟前后背就开始冒汗,静不下心来,心里发慌。久而久之,不反思不悔改,心中无责、心中无纪,那我就是领导们说的“不愿干不想干不会干不能干”的队伍中的1分子。因此我特别庆幸自己认认真真的上了这1周的课程,真的是醍醐灌顶。深化应用“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风格漂浮、不干事混日子等问题,坚持党的1切工作到支部,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履行力极为重要等方面我深有感触。

  以此次培训周为新的出发点,我希望自己能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与全区的党员干部齐奋进,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团结1心、众志成城,用担当和责任践行对党对人民的许诺,实行入党时的诺言。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磨刀不误砍柴工”,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静下心来,多学习1些知识,多思考1些问题,努力获得更大的学习收获。

  中层干部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两周紧张充实的学习结束了,在这次中层干部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中,我增长了知识,加深了感悟,收获了成长。记得在开班仪式上,xx代表学

  校党委向广大学员提出了“提高学习质量、切实提升能力、有效对接具体工作”的学习要求,为我们建立了目标,增加了动力。从xx的严格要求与殷切希望,到校内外专家教授精彩讲座带来的知识收获;从组内讨论的思想碰撞,到课后自学的习惯养成;从课上学习到课外应用,我通过不断总结与反思,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首先,我的感受可以概括为3个词:及时,务实,充实。这是1次很及时的培训,作为党培养起来的年轻干部,我很荣幸地被组织信任并委以重担,但同时我和其他年轻干部1样,面临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的要求与压力,格局站位要提高、思政水平要提升、知识储备要加强、目标任务要实现、师生利益要保护、责任使命要担当。因此,我确切存在着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经验恐慌等多种压力。这次培训无疑是克服这些困难的1场及时雨,它不但是几场讲座和讨论,不但是学员经验的交换,更加我们指明了今后学习的方向,引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吹响了人人学、时时学、处处学的号角。这是1次很务实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新冠疫情防控、师德师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虔诚干净担当的廉洁自律教育、网络安全与舆情处理和最经常使用最实用的公文写作,节节接地气,场场贴人心。疫情当前,来自防控1线的xx主任带来的防疫知识有助于我们防控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我们疫情期间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xx院长带来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是我们毕生的必修课;石传延教授的讲座饱含豪情,极富感染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作用;xx警官向我们介绍了互联网安全最前沿的知识,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点意义;xx教授为我们讲

  授了最实用的公文写作知识,他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得生动有趣,从他的讲述中我感遭到了1名老师院人浓浓的爱校情怀和教育情怀;xxx检察长更加我们上了1堂生动的的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课程,吩咐我们未来努力的关键是时刻保持好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作为学员,我要给这样务实接地气的课程点赞!感谢学校领导的精心安排,感谢组织部、宣扬部两个部门的辛苦付出,感谢主讲老师们的悉心传授!这是1次很充实的培训,有课堂传授,有课下自学,有集体讨论,有实际应用,不但学得充实,还让我们略显紧张的又体会了1次考生的角色,找回了学生时期的学习豪情。通过学习,我的视野在开辟,知识在延展,经验在丰富,与同事的情感和友谊也在加深第2个大方面,是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努力的方向。

  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擦亮牌子、打好底子、过好日子。1是要擦亮牌子。依照学校2020年党建工作方面的相干要求,我们要擦亮xx学院师生联合党支部全国高校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创)样板支部的牌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役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共同信心指引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做好能鼓舞美院师生前进旗帜的扛旗手。2是要打好底子,就是要牢牢围绕我校2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和2届2次全会精神的要求,全面提升综合治理能力,转化主题教育成果,夯实工作基础,为艺术学专业服装设计方向能申下、1流专业和课程建设有突破、师范认证能通过等目标的实现打好底子,做好xx学院未来的设计师。3是要过好日子,继续加强调研,聆听师生诉求,保护师生利益,继续推动好名师工作室建设,加快文创学院和服装学院两大与校外联办项目的建设;继续加强洪昌xx馆的蓝色教育育人基地建设,

  除承办校外展览外,我们的学生作业展也要积极展开,服装设计大赛也将更好地提高我们这个平台的使用率;重视教师的培养,重视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做好招生和就业关键的“进出口”工作,做好能带领xx学院xx名教师、xxxx名学生过好日子的管家婆。

  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勤奋学习,踏实工作,恪尽职守,紧跟时期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主题心得体会自展开“强本领、补短板、促善治”专题警示教育以来,本人严格依照要求,通过学习领会____新时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和____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思想上重视到位、行动上落实到位。作为奋斗在教育阵线上的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通过自己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这是每名党员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这1伟大时期赋予每名党员教师的崭新课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要从共性、普遍性方面去取掌控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又要结合本身所处的岗位,肩负的职责,教育事业的特殊性质具体地体现。踏实做事、尽职尽责,不孤负党和人民对共产党员的信任和重托,做1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文化是1个国家、1个民族的灵魂。1个清正的文化更是成为让1个国家繁华兴盛、让1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石。当前课业的任务较重,思想上不自觉地放低了理论学习标准和要求,理论学习有所松懈,自我加压、自觉学习的紧急感不够强,学习劲头不够足,在1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主动学习少、被动学习多,系统学习少、现用现学多的问题,有时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没有真正做到把学习作

  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心、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效途径。在今后,我将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做廉洁自律的模范。党

  风决定政风,党风决定民风。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但关系到个人的道德品行,还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提高专业技能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学习。现今时期是知识经济的时期,知识的更新速度愈来愈快,每一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未来社会中,不管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将存在毕生学习的需要,所以107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全民学习、毕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共产党员,不求新知,就会知识老化,就会缺少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本领,就没法适应新情势新任务的要求,就没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没法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更要不断学习,顺应人类社会的潮流发展要求,及时转变观念,要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转变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要从“教师”转变成为“教育家”,从“教育家”转变成为“教育艺术家”,要把教师工作由“教书”转变成为“育人”,要使学生“学会知识”转变成为使学生“会学知识”,要使学生“接受”转变成为使学生“创造”,真实的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

  党员教师不但要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育工作者,而且更因该具有1定的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研,是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党员教师仅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由于,提高教学水平离不开教科研;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离不开教科研;培养新世纪和高科技时期需要的人材途径离不开教科

  研;保障学生潜力的延续发展,教师素质的延续提高,管理机制的延续优化,教育质量的延续增长离不开教科研;实现充满生命活力的学校办学目标离不开教科研;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展开教育实验、探索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发展离不开教科研;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离不开教科研;本身教育教学的寻求和发展一样离不开教科研。因此,党员教师必须成为学科带头人,成为科研队伍里排头兵。

  只有这样,党员教师才能带动1般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当中,才能完成好祖国和社会赋予教师的光荣而崇高的使命,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所以,党员教师更应当站在毕生学习的高度,力求掌控机会,拓展未知领域,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知识体系结构,以适应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挑战。

  勤于学习,强基固本。作为1名党员,要培植良好的学风,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思想境地,筑牢思想防线,提升运筹自若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继续教育、毕生学习势必成为人生的唯1正确的选择,要适应工作的需要,高度重视业务学习、理论学习、政治学习,努力培养学习的习惯,修身养性,不断检讨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党员教师仅唯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热忱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够创造出1流的工作事迹。共产党员努力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不但是切实实行岗位职责的需要,也是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必备条件。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发挥得怎样样,先进性体现得如何,最常常、最大量、最直接的就是反应在本职工作上,用工作事迹来衡量,工作事迹是评价先进性唯1的指标。因此,党员教师更应立足本职岗位,埋头苦干,把崇高理想与祖国需要和时期要求结合起来,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主旨与时期精神结合起来,把敢为人先的魄力和

  寻求出色的精神结合起来,走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最前沿,走在优秀教师的最前列。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我心灵上接受了1次洗礼,思想上遭到了很大震动,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为项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八: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坚持方便党员服务党员的理念把全市8000余个基层党组织全部纳入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管理全市219万名党员信息全部导入数据库通过个人中心网络投票志愿服务有事找组织活动圈等功能板块党员可以看到自己的政治生日活动记录积分等可以在微信群活动圈发布自己的活动动态心得体会等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使党员找到了家的感觉

  创新基层治理范文五篇

  党建是一门大学问,我们要拿出做学问的态度,既要统揽全局、牵住牛鼻子,又要抓住要害、找准着力点。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委党建范文】一秋天的黎光村,河里多鱼,山上养蜂,田间长豆,掩映在翠绿和赭红交替的色彩里——满眼青山绿水,峭立的岩壁是丹霞地貌。黎光村地处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在金沙江和澜沧江的分水岭上,村里几乎没有平地,有山林17万亩。黎光村党总支书记蜂金龙是黎光河保护责任人,“乡里决心不让一块垃圾进金沙江,村里16公里河道,光靠我一个不吃不喝也做不到!”他说。说起以前非法狩猎滥砍滥伐带来的生态破坏,村民乔成记忆犹新:小时候河水大到能推磨,后来山泉水少了,村里吃水都困难!“最近三五年,猿猴又回来了,油锯声变成鸟叫声,村里的生态越来越好。”乔成说。黎光之变源自一个项目。2015年,当地党委和政府引入“村寨银行”:村民以小组为单位,开会商量每家自愿拿出一笔钱,和其他扶持资金合起来,每年发放给小组内1/3的农户,鼓励村民自己立规矩做好山林保护。项目负责人邓仪介绍,钱怎么花、环境咋保护都由村民商定,村三委班子不包办代替。河上村小组有30户人,为这事3个月开了6次会。小组长李海云回忆,前几次吵成一团,第五次会上商定每家拿出500元钱,第六次会上把怎么还款、山林怎么修枝打杈作薪柴、河里炸鱼毒鱼罚多少款等事项都确定出来了。到第二年还钱时,10户人家挨个并排把钱摆桌上,介绍自家借款干了啥、亏了没,另10户人家依次现场取钱。老上组为“村寨银行”的事磨合了3年才达成一致,小组长冯丽光解释:以前村民一直持观望态度,如今达成共识,是因为看到别的组尝到甜头了。

  村民自己立规矩,效果出乎意料。各小组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村民之间也更和睦。大家一起商量垃圾焚烧炉怎么建、建哪里,“一事一议”落到了实处。蜂金龙干了近20年村干部,他说现在黎光村“制度最管用、自己最省心”。

  2017年9月,黎光村举办首次“项目竞争会”,各小组讨论商定发展环保两相宜的事,随后6个小组加上村妇女联合会共7个项目入围。最终5个项目得到资金支持,其中恨都组的“重楼钢架遮阳棚”得分第一——以前大棚用竹子搭架,两三年就朽烂,一亩大棚得砍上千根竹子。

  几年下来,黎光村环境好了,村民的心也拢在了一起。据介绍,“村寨银行”还在玉龙县的河源、兰香等7个行政村实施,共投入资金180多万元,涉及生态保护面积25000多亩。

  【党委党建范文】二营口大石桥市黄土岭镇“流动党校”又开课了,这次是在石门村村委会开办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党课,石门村驻村第一书记严松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以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全面细致讲解。来听党课的不仅有党员干部,还有村民,为的是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扫黑除恶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中,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表示,“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一字之差,原来搞不懂区别在哪里,现在明白了,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黑恶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黄土岭镇位于大石桥市东部山区,属“九山半水半分田”,地处偏远,加之受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绿色生态林区等政策性因素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89户、5893人。解难题只能靠发展。要谋发展就得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将思想认识从不适应新常态、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镇党委结合区域面积大、居住分散、集中培训人员难的特点,创建了“流动党校”小微项目,有效解决了制约党员教育的瓶颈问题,提升了党员素质。

  黄土岭镇党委通过有效整合市、镇两级涉农部门、党校等资源,选拔出15名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组建了“流动党校”,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内容列成书目,让党员群众根据需求自己选学。同时,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等主阵地作用,开展知识讲座与现场模拟、理论讲解与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基层党员群众能够随时随地参加学习培训。

  党课的内容很丰富,政治、经济、法律、农业技术方面的都有。上课时间安排机动灵活,一般利用农闲时间开展集中学,农忙时则组成学习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讲解,党员群众需要什么讲什么。以白家村为例,镇“流动党校”组织有关技术专家、种植大户多次到该村柞蚕养殖基地进行培训,农民在自家门口就能掌握科学养蚕技术,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养蚕行业中来。今年3月以来,全村40%的农户都开始从事柞蚕养殖,每户平均产量1000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36元来算,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白家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柞蚕养殖专业村。

  “流动党校”讲课的不仅限于本地“老师”。黄土岭镇七一村、张家村、周家村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为帮助其解决技术难题,镇党委专门请岫岩满族自治县科协的科技人员前来讲果,培训了几百人;还请省杨树研究所的党员骨干和技术专家深入前仙峪村讲课指导栽植榛子苗木。

  针对一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流动党校”采取把学习内容整理打包送学上门的方式,为老弱病残党员送学上门近200人次。针对流动党员,通过手机短信传送学习资料、电话传达文件精神等形式为其寄学240余人次。同时,“流动党校”还深入到村小组、企业、党员中心户,将先进人物事迹的电教片进行流动播放,真正实现了由“枯燥党课”向“生动党课”转变。

  镇党委还通过“流动党校”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用心思考工作,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变工作作风,走近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流动党校”接地气聚人气改风气,受到党员群众的欢迎。在为

  党员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和技术财富的同时,还带来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并通过党风带动社会风气转变。

  “黄土岭镇经济发展的重点就是用好山水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已成为当前全镇上下的共识”;“摆脱传统的、旧的生产方式,提高养殖、种植技术水平,使有限的耕地发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方向。”

  如今,黄土岭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其中,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以轿顶香菇合作社为龙头,黄土岭镇已先后成立6家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镇已建香菇大棚500多栋,食用菌年生产周期内,零散用工可达到1800人次,带动贫困户致富就业达150户、400人左右。

  【党委党建范文】三“今天,党支部组织全体在家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家冒着高温清除河边垃圾,以实际行动保护汨罗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近日,湖南平江县三市镇爽口村组织开展“‘双争’见行动,保护母亲河”主题党日活动,参加活动的预备党员周密林这样倾吐心声。今年以来,平江县在77个县直单位和542个村(社区)中,分别开展以“争做优秀党员,争当岗位能手”和“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做优秀党员”为内容的“双争”积分纪实竞赛活动,推进基层支部“五化”建设,促进党员作用发挥。突出规范性,组织生活严起来“为有效解决基层党建工作虚化、弱化、边缘化的问题,切实防止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年初以来,我们在机关和农村党组织中探索开展‘双争’积分纪实竞赛活动,希望通过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引领和共产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建强基层堡垒,树优党员形象,贴近实践实际,服务中心大局。”平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胡伟说。为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平江县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双争”积分纪实竞赛活动评分细则,将评分内容细化为基础积分、党建活动得分、

  奖励加分和扣减分,基础积分重点考核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费缴纳、组织生活会和党员志愿服务等工作情况。各基层支部逐月上报支部和党员积分台账,上级党组织负责审核认定,县委组织部最终核实复查,严格按照分月积分、季度排队、全年总评的方式兑现奖惩,督促各基层党支部严肃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示范激励广大党员遵章守纪、创先争优。

  聚焦实效性,工作业绩晒出来在上半年“空心房”整治工作中,向家镇抓住“双争”活动契机,发挥基层支部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耐心讲政策、帮助群众搬东西、维护现场秩序,10天拆除“空心房”883栋,创造了“空心房”整治的“向家速度”。“在支部领头和党员带头下,老百姓都敢闯敢干了!”安定镇横冲村村民自信地说。该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村组农户创造了可观收入。今年“五一”黄金周,全村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增收90余万元。该村党支部二季度积分为25分,排名全镇第三。“双争”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先后有木金乡青芬村、石牛寨镇石牛村等多个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一跃成为全县“治陋习树新风”、村级服务平台管用典型。同时,根据积分排队结果,全县共处置不合格党员66名,对二季度排名靠后的6名基层支部负责人分别进行了约谈。彰显示范性,党员形象树起来“信息一定要认真核对,不然系统通不过。”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平江县政务大厅里,58岁的户政窗口民警喻坚松还在耐心辅导办事群众。本季度,老喻“双争”活动总积分达15分,排名支部第一,被评为“双争活动岗位能手”。“双争”活动开展以来,该中心设置“党员示范岗”“群众满意窗口”,引导党员率先垂范、争当先进。上半年,该中心窗口干部出勤率100%,群众满意率98%。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该县党员在“双争”活动中,真心、贴心、暖心地服务人民群众。“多亏了老书记李望明一手一脚指导我养蜂。现在我养了差不多

  40箱蜂,上半年已产蜂蜜600来斤,下半年顺利的话,估计年收入可增加4万来块。”板江乡黄苏村的贫困户曾胜保算起增收账十分高兴。在李望明等人的带领支持下,该村有27人成为专业养蜂户,养蜂1000余箱,年产值近100万元。李望明被评为“双争活动先进个人”。

  “双争”活动的开展,使平江组织生活规范规矩、战斗堡垒巩固加强、党员形象更加鲜亮。半年来,全县共有16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3万余名党员,通过组建设立党员义工队、服务先锋团、党员示范窗口等,积极开展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志愿活动;6600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3万余名贫困对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7万多个;“七一”期间,评选表彰36个“先进支部”、240多名“优秀共产党员”

  【党委党建范文】四“嘀……”这是河南焦作市山阳区国税局第一党支部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中,一名党员用身份证签到的声音;大家熟悉的“咔咔”声也是一种签到方式,专门为“手机一族”量身定做。一年来,“嘀……”“咔咔”的声音已经在焦作市响了约60万次,该市各级党组织已经组织各类活动37000余次,参加党员约60万人次。这些数字是实时精准的,这就是焦作市委组织部倾力打造的“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的强大功效。2017年以来,焦作市委组织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设了“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为各级党组织进行党建工作大数据分析研判提供了强大工具,为党务工作者开展各项党务工作提供了基础平台,为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提供了随身助手。党建e家云平台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党员管理、组织生活等工作纳入平台管理,通过信息链接、融合和提取,形成庞大的党建基础数据库。通过实时记录和统计分析,为各级党组织和相关领导提供高效详实的党建分析数据。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各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三会一课”以及组织生活会等工作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及时问题进行预警提醒。修武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周金锁说:“哪个村开了没有,什么时候开的,哪些党员参加,在云平

  台上一目了然。对于没有按时开展‘三会一课’的党支部,我能第一时间督促落实。”

  焦作市委办公室党务干部何霞说:“以前发展党员最害怕遗漏步骤,缺失材料。现在不用怕了,通关式发展党员,前一个步骤进行完毕,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不怕程序不规范、不怕遗漏步骤,这是对组织负责,对党员负责,对自己负责。”这只是党建e家云平台其中一项功能。像组织活动、党费登记、党员信息管理、党组织关系转接等纳入党建e家云平台管理的工作有80余项。同时,云平台实现与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和同步更新,极大减轻了党务工作量,提高了党务工作效率。

  “让数据互联互通、让党员沟通无限”是“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的重要目标。坚持方便党员、服务党员的理念,把全市8000余个基层党组织全部纳入“焦作党建e家”云平台管理,全市21.9万名党员信息全部导入数据库,通过“个人中心”“网络投票”“志愿服务”“有事找组织”“活动圈”等功能板块,党员可以看到自己的政治生日、活动记录、积分等,可以在微信群、活动圈发布自己的活动动态、心得体会等,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组织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沟通交流,使党员找到了“家”的感觉。

  【党委党建范文】五八月骄阳似火。在千年古城苏州,有一朵“花”在烈日下格外鲜艳,一朵结合了党徽与苏州园林文化的“海棠花”开遍古城的大街小巷,“海棠花红”正在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红色文化新名片。红色文化党建元素润物无声家住桂花公园附近的老党员陈大爷,自退休后每天晚上都会沿环护城河健身步道跑上小半圈。最近,他发现以往熟悉的步道上添了几处别样景色,沿途出现了许多带有海棠花标识的党建宣传栏,特别是苏州独立支部系列展示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支部成立以来带领苏州人民走过的风雨历程,引来了不少游客和市民的驻足观看。去年底,苏州在建成环护城河健身步道的基础上,植入丰富的党建元素,并依托环古城河,开设古城门码头间的红色游船专线,与党

  的“一大”在南湖游船召开遥相呼应。通过“两路(健身步道和环古城河)、两基地(苏州状元博物馆和城墙博物馆)、一载体(党员志愿者队伍)”等创建举措,以点成线,打造了具有文化旅游特色的党员教育学习路线。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健身休闲的同时,学习党建知识,感受红色文化,使党的政策、党的工作、党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生活。建成以来,苏州红色步道已累计服务市民群众约50万人次。这是苏州拓展和延伸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的新尝试。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绿色生态优势明显,环太湖、环护城河、环运河等地区环境优美,沿线广场、公园、健身步道人流密集,在市民群众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今年以来,苏州紧紧抓住这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公共场所,打造了一批“海棠花红”主题公园与红色步道,构建了一条“三环党建文化带”,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迸发力量,让“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构建苏州党建文化大格局。

  红色课堂党性教育直抵人心“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吴门桥街道“亲水吴门”党群服务中心是苏州首批“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现在服务中心里面气氛庄严,几排年过花甲的老党员列着整齐的队伍,面对着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虽然声音有点沙哑,有些还带着浓浓的乡音,但是看到他们坚毅的眼神和庄重的表情,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正式入党的那一刻。这是吴门桥街道南二社区党支部为60岁以上老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的一幕。作为本次重温誓词的领誓人,南二社区党支部的老党员王建栋显得有点激动:“以前党组织办活动都是在社区的会议室里开展,今年开始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里给我们布置了专门的场所。在这里,党组织为我们过政治生日,组织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这样的仪式教育,既让我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又让我想起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誉和责任。”在“海棠花红”先锋阵地群建设中,苏州在县级市(区)、镇(街道)、

  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造“政治信仰空间”,突出鲜明时代感,增强历史厚重感,通过设置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精心设计党旗、党徽、入党誓词等党建元素,综合设置党建成就和党史知识展示,创新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提升展示和教育效果,使党员在场馆内能强烈感受到神圣的红色氛围。依托“政治信仰空间”,大力开展党员仪式教育,针对新党员入党宣誓、党员接转党组织关系、日常组织生活、重大节日纪念、党员政治生日等多种场景,规范设置仪式教育流程,创新运用现代化的方式手段和直抵人心的教育形式,使党员在其中感受精神洗礼、荡涤心灵,形成个体自觉、集体记忆。

  红色港湾服务群众细致入微虎丘景区北门游客中心,入口处摆了一排雨伞,旁边的海报上印有“爱心雨伞,方便你我”字样,十几名游客在这里领取雨伞应急。“今天恰好没带伞,没想到还没进景区,就体验到了景区的人性化服务。”来自山东的游客魏女士说。“游客至上,服务第一。”在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景区,景区管理处党总支构建了“党建+旅游”模式,以“党旗更鲜艳、游客更满意”为追求,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党组织责任区”,打造极具辨识度的党建阵地。在虎丘山重要景点、游客密集区域,处处有坚定的党员责任区;在重要节假日、党员活动日,时时见流动的党员服务队,60余名虎丘党员所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游客免费提供植绿护绿、旅游咨询、文明宣传、医疗救护、旅游讲解等全方位的服务。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联系民生紧密、服务群众直接,其作风和形象直接影响城市形象和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苏州结合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实际情况,广泛推行党员先锋岗、党组织责任区等制度,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树形象”等活动,不断激发党组织、党员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展示了苏州广大党员的先锋形象。海棠花红,绽放姑苏。一面面党旗飘扬在青山绿水之间,一枚枚党徽闪耀在粉墙黛瓦之上,已成为千年古城一道美丽动人、催人奋进的风景线。

  

  

推荐访问:基层治理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基层 治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